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很受欢吃货穿越记 (第1/2页)
2很受欢迎 面儿拿个木盖子盖在碗上,怕罗一山会动它,神秘地对他道“好好看着它,不许人动它,否则呆会吃不成。等我先去给客人煮碗面来!” 罗一山咽了咽口水,双手老实地背在背后,认真地点点头,一双眼眼鼓得大大的监视着面前的碗,生怕有人会动它。 空气中方便面的味道越来越浓,不少食客放慢吃面的速度,都想看面儿耍什么把戏。 面儿给一个食客煮好一碗面,才走过来揭开木盖,拿起一双筷子搅了搅,方便面的香味更浓。 罗一山看着碗里变成一碗香香的汤面,眼珠落在那碗面里,直流口水。 “吃吧。这叫方便面!”面儿把筷子递到罗一山面前。 罗一山抓过筷子,忽忽地吃了两口,傻笑着大叫“好香,好好吃!” 四周的食客都觉得这种泡面法挺新奇,不用下锅煮。 有人走过来打听“请问面儿姑娘,这方便面?不用煮,用开水泡就可以了?” 有个食客是四处游走的年轻货郎,好奇地问道“方便面是什么面?” 面儿从铺子里提出篮子,拿起一卷干面团,掰下一块放进嘴里,脆脆地嚼着,笑着介绍“它之所以叫方便面,是为了方便大家在没有锅没汤没的火的情况下吃上王家铁爪面和王家的佐料,而且这种面便于携带,所以叫方便面。行路在外,若是带有此面,只要有个碗,向人讨些开水便可冲泡,实在无开水的情况下,还可以干吃。最重要的是这面的味道是可以带走的铁爪面的味道。” 面儿把一卷面递到货郎手上“货朗大哥。你掰一块试试吧。” “我试一试。”面铺前围满了,不少人伸手进来掰了一块品尝,吃罢都赞叹道“方便面,名符其实,好吃,方便。” 货郎尝罢,眼露惊喜“多少钱一团?” 他长年走街窜巷,常常只有啃干馒头和干饼。若是有了方便面,路上倒是多了一种食物,而且他极爱吃王家铁爪面。有时走远了,若许久不到青河县,吃不上铁爪面时,这面还可以解馋。 刘老头在一边紧张地道“这种面拿在手上就能吃。又要盘成卷,这极不好做?好象调料都是专门配制的?” “那应比寻常的汤面贵些?” 古代的物价和经济就那个样子,再繁荣都赶不上现代。价格方面,卖太贵不可能,可方便面和佐料的制作比煮汤料讲究许多,若是只卖三文。又太亏,四文钱勉强合适。面儿举着四个指头,笑道:“四文钱一团。每团泡好后。可是一碗份量足足的铁爪面哦。” 方便面虽比素汤面贵一文,但是方便携带。货郎立即道“卖我三卷可好?” “行!” 面儿拿张大油纸包好三个面团,又用张小油纸包好一些干香的佐料,叮嘱他。“这面不能压,一压会碎的。还有虽然这面易存放。最好不要放过一个季节。” 货朗数了十二文钱,接过方便面,欢喜地道“象我这种四处走的小商贩,这些面哪里放得过一个月?” 一个汉子勾头闻了闻罗一山碗里的面汤味,也叫着“方便面好香!面儿,给我来一碗方便面。” 面儿给那汉子泡上一碗面,这时守北门的城差大哥来叫面,看到面铺前围得热闹,问罢情况,听说出了新式方便面,连忙叫了两份。 又有要坐船出远门的人叫着“给我包一卷,我在路上吃。” “我也要要…” 只一会十个方便面就卖光了。 “大家要是喜欢,我明晨再带些出来。”面儿不敢一次拿太多方便面出来,只是想先少量拿些出来看看市场反应,本以为古代人不好稀奇,谁想一上市,便这么受欢迎。 方便面抢完了,面铺恢复正常,只有些吃水面的食客,好奇地看着几个叫了方便面的香喷喷的品尝。 “回去我再给你泡面吧。”面儿抱歉地看着小娥,本来她要给小娥惊喜的。 小娥看这面这么抢手,比素汤面卖贵了一文,早乐得笑开了花,直摇头“没事的。” 罗一山第一个吃了方便面,兴奋地在大街上边跑边叫“王家出方便了!” “罗一山,叫得好,你今天要把青河县城挨着叫遍了,才不枉面儿让你第一个吃方便面。”小娥冲他叫喝。 罗一山对她吐下舌头,背着个布书包,乐颠颠地一路叫着跑了。 几个来买面的大婶,有个好奇地问“什么方便面嘛?若是真的好,明晨多带些出来,我们也买点回去试一试。” “四文一团唔。”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