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逸史_第七十三章遭遇战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遭遇战二 (第1/3页)

    第七十三章 遭遇战(二)

    这是人民军自建立以来第一次成建制地被消灭这悲壮而耻辱的一幕被写了人民军的历史成为了军校典型的反面教材。此战后来在军事专家的总结中引起很大的争议一直延续几十年也没有定论。争论的焦点是在当时的情况下第二营该不该占领无名岭山头?一方认为第二营营长王诚遇敌后的指挥开始就是错误的不该命令部队占领无名岭山头而应该命令一部分部队阻击后不等两翼的敌军合围上来早早向南突围;另一方则认为第二营营长王诚开始命令部队占领无名岭山头的指挥正确只是占领山头后能观察到整个战局的情况就应该不停留果断向南撤退或是顺着西班牙第82团后退步子俯冲下去。

    其实当时的情况并不像那些马后炮事后诸葛亮似的军事专家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由于当时欧美各国所使用的前膛线枪的杀伤力并不是很强只要不是直接命中心脏或是大脑中枢人中几弹都不会立即死亡所以当时突遭袭击造成大量的人民军士兵受伤许多士兵有的鲜血直冒止也止不住;有的倒在地上不住抽筋满地打滚;有的眼睛被打爆惨不忍睹;有的手脚失灵走也走动不动当时任何一个人民军战士都不忍扔下他们不管而只顾自己逃脱。王诚更不能何况还有一连的士兵在断后那也是一百条生命啊!出于对人民军战力的自信他只想先占领一个制高地看看情形再说只是没有想到欧美联军人数如此之多指挥官作战如此之老道没有给人民军任何时间和机会。

    后来有专家或新闻媒体采访劫后余生的徐昕上尉和其它特种分队的战士求证当时的情况徐昕蔑视地看着他们说:“他们不是人民军的耻辱他们是真正的军人!是革命的烈士!”

    隐隐约约从东莞方向传来的枪炮声使在东莞城东北部秘密驻扎的第51团本部紧张万分高度戒备。“前面有异常情况怎会没有情报传送过来呢?如果一条情报渠道出问题另一样情报渠道来源不可能也出问题啊?”第51团团长潘攀好生疑惑坐立不安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情况不明一时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实际上不仅是两条情报渠道出了问题就是第三条渠道也出了问题一条是第51团本部派出的兵探一直未能回来;一条是第51团第二营完成解救劳工任务后派回报告的通讯兵也未能回到东莞北部第51团本部的驻地;还有一条是化了妆的广州军情站的隐蔽情报员未能潜出东莞城。

    准备潜出的广州军情站情报员及第二营派出的通讯员都是在东莞城东部(今东莞附城附近)被欧美联军为保军事行动机密不分清红皂白当作平民老百姓给枪杀了而第51团本部派出的兵探则被附近的清军绿营所捕获。

    “不能再这样无所事事地等下去如果贻误战机任由时间一点一点地流失都是犯罪啊!”第51团团长潘攀心里暗忖一边命令再派兵探前去探明前方情况一边集合部队准备秘密潜行。

    第51团本部刚接近东莞城北部的万江正准备偷偷潜过迎面遭遇到一大队清军绿营约有七百多人。双方来不及作任何解释就生了正面冲突。这队清军是从惠州府过来准备增补广州城部队损耗的他们也是在经过石龙镇附近时听到东莞附近传来枪炮声匆忙赶过来查看究竟。一般遇到这种情况人民军第51团都会退却礼让但此时第51团团长潘攀怀疑前方的枪炮声与人民军第51团第二营有关所以也未考虑那么多直接命令部队冲散清军。

    一支奇怪装饰的部队出现在眼前本着不是自己人就是敌人的想法清军统领下达了同样的命令。在这短暂地交火中第51团错失了最宝贵的解救第二营突围的时间。手持冷兵器及部分燧枪的清军面对气势汹汹的人民军根本无还手之力被人民军第51团一个集体冲锋冲散了队形。

    散开的清军更难对付冷枪冷箭不时地从黑暗的角落射出等清军真正的被击溃后时间已过去大半时辰天已明亮而第51团第二营此时被死死地围困在无名岭山头上危在旦夕。

    第51团本部第二次派出的兵探心撩火撩地赶回来报告:“东莞附近的战斗是第二营受到欧美联军围困所致。”团长潘攀迅命令全军不必再理会这队清军急行军弛援第二营。

    接近东莞东部(今附城附近)时远处的枪声、炮声已渐平息。第51团本部拼命的突进遭到欧美联军担任警戒任务的美第74团的阻击他们在听到东莞城北部传来枪声时早已作好准备高度戒严了。

    好不容易突破美74团的防线人民军第51团又受到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已经完成歼敌任务的其它联军的围攻第51团本部好像进了一个口袋钻也钻不出。

    “大势不妙难道第二营已没了?”潘攀团长后怕地猜测。

    “前方枪声已熄第二营至少也是凶多吉少再往前冲已无意义如果不及时脱离与敌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