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五章前沿之战 (第2/3页)
寻找蒙古骑兵决战并令人民军第一骑兵师分成若干股四处搜寻蒙古骑兵的踪影。但蒙古骑兵打定了主意只是sao扰绝不与人民军交战人民军第一集团军始终不能捕捉到他们的主力而人民军第一骑兵师多股出击多次出击也仅是捞到一些小米虾。 这种情况直到四月中旬人民军第二骑兵师与第三骑兵师北上增援后情况才得到根本改变。自林逸要求第一骑兵军尽快组建成军后人民军各大部通力合作总政治部从干部配备上总参谋部与编制上总后勤部从兵源上、武器装备、马匹提供上均以最快度使第一骑兵军组建成军时间仅用了两个月。 第一骑兵军采取边招募边组建边训练边北上的原则迅部署到陕西北部。第一骑兵军的主力骑兵团兵源大多来自于原清军投降骑兵部队或西北牧马少数民族而第一骑兵军的后勤部队、机关人员、轻炮部队、重机枪部队、通信部队等则从人民军几大新兵营或军队院校抽调。 第一骑兵军中有些部队还没有训练一个星期便被派出执行任务他们在战斗中成长在成长中战斗虽说他们也遭受到挫折但他们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以第一骑兵师为主力其它新骑兵师配合第一骑兵军成功设伏围歼了三万蒙古骑兵并不断驱赶趋渐把蒙古骑兵逐出了陕西与山西境内。 有了第一骑兵军的护卫人民军第一集团军可以大胆向北挺进。接人民军总参谋部起北京战役令:第一集团军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出陕西进入蒙古向东北挺进绕到北京城的北部第一军占领承德府一带封堵住清军的北退之路第二军与第三军从北面与西面向北京城起攻击;第二集团军夺下保定城后逼近北京城从西面与东面向北京城起攻击其第十军向西南警戒务必阻止山东清军北援;第四集团军的第十六军出河南向东挺进进入山东省以牵制山东清军! 第一集团军接到这份命令下面的将士们大脾气这不是厚此薄彼大偏心吗?我第一集团军离北京城上千里而他们第三集团军就在北京城大门口等我们赶到北京城时可能第三集团军连汤都喝得不剩一点渣了! 胡野林理解下面将士们的心情他作司令的不能与老资格的第三集团军的鲁万常司令相比但下面的将士们可都是人民军中最老的最骄傲的元老啊!不能最后参与到最有意义的一场战役中这将使他们留下终生的遗憾。 胡野林一边下令部队加前进一边宽慰下面的将士们:“虽然我第一集团军离北京城千里第三集团军就在北京城大门口但第三集团军并不一定就会赶到我第一集团军之前到达北京城!因为在第三集团军进军北京城的途中有一只拦路虎——保定城横在他们面前他们一定要打死这支拦路虎方能顺畅地、无后顾之忧地到达北京城而要想打死这只拦路虎势必要花费第三集团军不少的时间!这就是我们的机会因此我英勇的第一集团军将士们不需灰心丧气不需满腹牢sao我们只需抓紧时间快马加鞭我第三集团军不仅可以喝到上好的汤还可以吃上鲜美的rou!” 他的政治动员极为有效第一集团军挺进神不到五天时间他们已看到了蒙古境内的长城。 而在太原的鲁万常接到人民军总参谋部准允其继续北上的命令后喜上眉稍他踌躇满志即刻下令摆在最前面的周宁涛的第九军逼近保定城他则亲率第十一军与第十二军跟上而杨诚志的第十军警戒西南山东方向护住整个集团军尾部之安全。这时他心里美滋滋得很他决心让远在千里之外的第一集团军连汤都没得喝! 随着鲁万常的命令出整个山西太原地区热闹起来不管是晚上还是白天都是一片繁忙。这里西风急吹关河冷落人如流水成千上万的部队与后勤支援民工从山西涌入直隶向华北地区开进浩浩荡荡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第三集团军三个军赶到保定城外鲁万常在于家庄召开第三集团军军以上干部军事作战会议讨论攻打保定城相关事宜。 “司令!打保定城何需如此劳师动众?把它交给我们第九军不就得了?”第九军军长周宁涛大大咧咧不像是在参加严肃的军事会议倒像是在菜市场与人杀价。 鲁万常蹙眉周宁涛是原古华将军的手下他不好作却也沉下脸色:“周军长自认为凭第九军三万人便可把保定城拿下?保定城内有十万绿营三万新式清军及四万八旗兵他们的火炮数量并不比我第三集团军少!” 周宁涛不以为然:“清军已成惊弓之鸟无甚战斗力他们的火炮虽多性能却与我军的相差甚远司令不需忧虑您尽管放心好了!我定可在三日内拿下保定城司令您则可令一部分部队先期逼近北京城另一部分可攻取东北角的天津城!” 鲁万常倒是小觑了这位人民军中除许奂之外年龄最小的将军了周宁涛的算盘打得准他让人民军其它部队威胁北京城保定清军还不撤兵回援?北京城才是清廷的心脏啊!难怪他敢打三天之内拿下保定城的保票。而且周宁涛还颇有战略眼光他的眼睛不仅仅只是盯着保定与北京他还注意到了天津打北京是整个战役的中心而不能先解决北京城周边的清军军事力量则人民军根本不可能安心攻打北京城。 人民军第三集团军政委施南宽微笑接着周宁涛的话:“周军长所言极是在攻打保定城的同时安排一支部队攻打天津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在我人民军其它部队还未上来之前仓促攻打北京城则不可取了!”他停顿片刻扫视众将领一眼接着道:“这不是军事战略、战术问题而是政治与历史问题!政务院下派随军的文物特派专家小组已郑重向集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