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占领南宁 (第1/3页)
第十一章 占领南宁 公元1851年6月25日晚林逸命令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于6月27日上午在南宁府南郊的亭子集会师。当时的南宁府并不很大左江、右江在南宁府西面的老口渡口附近会合后形成汹涌宽阔的邕江成“几”字型流过南宁城边沿。邕江北面是南宁府南面是亭子集属南宁府近郊。如果不是清廷广西提督府设于南宁城南宁也不算什么军事重镇的。南宁在文化、政治方面不如桂林桂林是广西的府;军事地理位置不如柳州柳州西可入云南北可上贵州、湖南东可进广东南下可临大海。 在亭子集林逸召开进攻南宁的军事会议他要求三个师表一下各自进攻南宁的设想。第三师参谋长朱昊先言他走到地图前指着良庆渡口道:“邕江水流湍急亭子集渡口已被清军切断正面强攻缺少渡船重新制造一来时间上拖延不起二来质量也不能保证;良庆渡口水流相对平缓虽有清军防守相比亭子集渡口的守军还是少很多我军可以正面佯攻以迷惑清军大部队占领良庆渡口后可以从东面进攻南宁府此一方案的缺点是一来一去耗时!” 第一师参谋长孙定军接着言:“南宁府西部的老口渡口水流最急可守卫的清军最少一般都认为不可能在那里实施大部队渡河我们就是要化不可能为可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相应的南宁西面防守的清军也少我军也可以轻易攻取此方案的缺点是渡河时危险系数大如果只渡少量的部队又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最后是第二师参谋长许仑讲述作战方案:“早一天进城就早一天解救苦难中的黎明百姓正面进攻是节省时间的最好办法可正面强攻正如朱昊参谋长所说条件少、伤亡大。因此我们要智取夺取亭子集渡口对岸的登陆口是关键我们可以派出少量精锐化装成从隆安县过来增援南宁的乡勇巧取亭子集。前天军情部报告有隆安增援部队一千人正在路上大概明天下午申时可以抵达南宁府我军可以让他提前一天到达。” 三个方案从时间或是从可能性上来说显然第二师的方案最佳可三个方案都没有解决大部队船只太少的问题。邕江两岸的船只大多都被清军烧的烧扣的扣了。林逸让大家继续深入地讨论一下后就解散了会议。不过他还是让许仑暂时按他们第二师的那套方案做出详细的作战计划来。 “看来得与胡野林见见面了。”林逸自言自语。 胡野林原南宁绿营镇标在那陈战役中被俘后情绪一度低落可人民军并没有为难他只是强制劳动了一个月后就让他进了钦州政治学校学习。开始他对这种学习很消极认为可有可无的。后来很多人民军高级官员也常进来旁听课程他也就认真听了几堂课。那里面所讲的好多都不敢想象甚至是大逆不道的可认真想想如果真能那样百姓的生活将会多么的美好啊!印象深刻的“人人平等人人展人人自由”这三大基本政策就很能打动人的心。 人民军上下之间没有磕头请安的最多是敬手礼。胡野林在学校学习期间可以自由上街但有人远远监视。街上平民百姓商人小贩生活都很精神很拥护人民军的样子。两个月学习下来使他改变了许多。上面政治部的人找他谈了几次话说:“再过一个月你就可以自由离开了。”胡野林开始不相信后来现监视自己的人真没有了自己到城外走了走也没有人管他明白政治部的人说的是真的。 在决定是去是留这种人生大事上胡野林认真思考了几天后分别给政治部和林逸主席写了一封信。信中写了自己思想改变的过程和对新思想的认识表达了想报效国家的愿望希望人民军和林逸主席能给予机会。 这次林逸的召见胡野林是第一次见到林逸没有想到创造那么多新思想、新战术、新神话的人民军领袖竟是如此之年轻如此之风度的青年人。胡野林很激动本能地想磕头请安意识到不对马上行了一个标准的人民军军礼。 林逸满意地点了点头对他说:“请坐胡先生!感谢胡先生对人民军及我本人的信任和支持如果胡先生愿意可以继续留在人民军中会有你大展鸿图的机会的。不过你还得学习去学习一下现代战争、战略和战术吧将来可以统军打战。” “谢谢谢谢林主席的信任我一定好好学习听从人民军的安排。”胡野林回答。 “胡先生现在有个问题需要你帮忙啊!”林逸说。 “林主席尽管吩咐野林能办到的在所不辞。” “想必胡先生知道我军正在进攻南宁府吧我想请胡先生指点一二!” “指点不敢当人民军是遇到船只少的问题了吧!” 林逸点头了点。 “这个我可以帮人民军解决我的原部属也是我堂弟叫胡野森的是南宁府水师千总驻守亭子集渡口我可以前去说服他。” “好!胡先生义举也!人民军感谢你啊!”林逸赞许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