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七章177部队 (第2/3页)
留踏出荣桧钟表厂的大门时前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位身着军装的士兵骑着马直奔而来负责警卫的特勤团战士大声喝叱骑着马的士兵勒住马轻快地跳下来出示特种通行证后他被允许跑到林逸面前报告。 “报告林主席!人民军后勤部周炳坤部长急件!”士兵大声报告后从侧腰的公文包中抽出一份急件呈上。 何方接过急件撕开封密口抽出里面的信飞地看了几眼报告道:“林主席!好消息!从攀枝花市过来一支神秘的部队现驻于南宁市郊的金鸡村新兵训练营周炳坤部长请您过去看看!” “欧!神秘的部队?”林逸脑子飞转疑惑片刻道而后又露出若有所思的笑意自问道:“部队又装备了什么新的东西了吗?” “好!我们马上去金鸡村新兵训练营看看那支神秘的部队!”林逸高兴道。 “林主席!这已经是中午了您还没吃午饭呢?是不是•;•;•;•;•;•;”何方急忙阻止道。 “不!我们去金鸡村新兵训练营后再吃午饭也不迟!”林逸心情兴奋断然否定道。 “可这金鸡村新兵训练营离南宁市有5o多里路啊!”何方仍不死心地劝阻道。 林逸看了大家一眼想了想道:“南宁市府的人你们都回去吧!剩下的人随便吃点东西马上上路!” 林逸一行风尘仆仆地踏进金鸡村新兵训练营周炳坤部长早已在等候。林逸与周炳坤和训练营的军官寒暄几句后问道:“那支神秘的部队在哪里?” 周炳坤拉出一位壮壮的中等身材的上尉军官笑道:“林主席!部队就在里面他们正在等待您的检阅呢!这位是那支神秘部队的上尉指挥官名叫黄意民。” “林主席!177部队上尉连长黄意民向您报告!”黄意民立正大声报告。 林逸举手回礼吩咐道:“让我们大家去看看你的部队吧!” “是!”黄意民应声道“请林主席这边走!”他带头引领大家。 “177部队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林逸边迈着大步边随意问黄意民。 “177部队是一支通信部队!”黄意民有点得意道“等下林主席就会知道他的神奇了!” 林逸哑然失笑心里暗想:“一支通信部队会有什么神奇的?不外乎就是传输信息的作用!不过如果他们能做到有线或是无线传递信息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倒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了。” 他不动声色道:“有什么神奇之处?” 黄意民本还想在林逸面前卖个关子可在林逸如此大人物面前终归没那个胆据实回答道:“我们的通信技术能够千里信百里传音达到神话传说中的顺风耳的水平了!”说完他期待地看着林逸希冀从他的脸上看到他所喜欢的那种震惊表情。以前每一个听到他如此说的领导都会出现那种非常震惊的表情的就连周炳坤部长也不例外。 可是这次他失望了林逸仅是露出欣慰的微笑追问道:“是供电式的还是机械式的?” 黄意民一怔他没有想到林逸会问出一个如此专业的问题来孰不知林逸对电话电报并不熟悉他只是联想到后世见过的老式与新式电话机乱猜测的。 历史上人们对于远距离传送声音的研究始于17世纪。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罗伯特•;胡克先提出了远距离传送话音的建议。1793年法国查佩兄弟俩在巴黎和里尔之间架设了一条23o千米长的接力方式传送信息的托架式线路。1837年美国画家莫尔斯设计出了著名的莫尔斯电码。1844年5月24日在华盛顿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里莫尔斯亲手cao纵着电报机向远在64公里外的巴尔的摩城出世界上第一份电报。1876年3月美国人贝尔明电话机 对于电话电报作用又特别是在军事作战方面的运用林逸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他在公元1852年在与美国签订的三个友好条约中特别要求美国派往根据地的援助人员中要有电话电报方面的科技人员而人民根据地派往美国的留学人员中他也特别指示一定要有一定数量的人选修通讯专业的科目。 这几年根据地‘南方重工’的通讯实验室在归国留学生以及欧美技术人员的帮助下电话电报技术展很快攀枝花市在公元1853年建成第一条1oo千米的实验通信线路后又于1854在昆明市、攀枝花市建成了5oo千米实用通信线路。而在1855年电话机的明及随后送话器与诱导线路的明终使林逸把通讯用于军事的目的得于实现成立了人民军也是世界上第一支电话电报通信部队。 黄意民收起一贯的得意认真道:“177部队目前所使用的电话机是最新产品——供电式电话机。” 林逸侧头看了一眼黄意民点头道:“不错比之以前又有所进步。”他这话有所指他在公元1853年上半年接到工业部部长沈明亮提交的一份详细的《根据地工业展的报告》时上面有关通讯方面的内容表明当时明的电话机还是磁石式电话机打电话时需用手动磁石动机先叫交换人以后才能传呼对方。 一大群的人走进宽阔的出兵cao场一个肩扛少将军衔及几个肩扛二杠三星的校官在其中格外引人注目而被这几个将校军官围绕在中的一个无杠无星的年轻人则更是特别他高大魁梧的身材英气俊美的脸庞透着威武。 林逸从左到右检阅站得笔直的一百多号人的177通信部队后转对黄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