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逸史_第一百一十三章防御战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三章防御战八 (第2/3页)

御线出现任何的闪失对于人民军来说都是万万不能承受之重的啊!而恰恰是在这一点上在林逸主持召开的人民军高级军官“对敌作战军事会议”上众多将领都忽视了。他们想当然的想法是守怎么也得守一下的守不住再退嘛!再加上第三军官兵们极力反对那种无任何作为地后撤退就更没有人往这个方向去想了。

    “杨莘秘书你吩咐参谋部下个文给南宁军校并通知军校校长施南宽少将让军校副校长参谋战略系的系主任吴命陵上校即刻南下合浦前线就作为人民军军委主席特别军事顾问身份参与南宁作战防御指挥部的参谋工作吧!”对能够如此想得深看得远并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建议的吴命陵林逸有了一点兴趣。“现在人民军中不正缺少这种具有战略眼光能统筹大局的战略军事人才吗?说不定这个吴命陵还真能给自己带来一个惊喜呢!”林逸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决定给吴命陵一个机会。

    吴命陵是北方山东人身材魁梧高大仅比林逸稍矮一点点。他的父亲是秀才以教私塾为生。吴天陵小时非常地调皮捣蛋(现在的医学术语称之为少儿多动症)常惹得他的老父亲动用家法侍候方能令其安静片刻。稍大些后吴命陵受其父的影响慢慢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他的父亲见孺子可教渴望其能在仕途上有所展以光耀门楣。可他对功名利禄不甚感兴趣倒是对一些政治军事颇为喜好他还特别喜欢听别人讲有关江湖侠士农民起义的故事他对其中的英友豪杰钦佩不已向往不已。

    在公元1851年南方爆农民起义之后他觉得机会来了未敢告诉其老父亲只是留下一封书信后偷偷南下了。开始他本意是投奔太平军的可因为太平军在永安突围后不知所向错过了时机。他正感遗憾茫然不知所措时又听说更南边还有一支起义军于是再一次满怀希望兴冲冲地继续南下。

    一到钦州吴天陵就到处寻找起义军要求参加部队可当时的人民军刚刚扩军完毕依军队编制不可能再招多余的人了的。好心的人建议他去考军校说考军校也是参加人民军只是考军校得要有文化的人才行。吴命陵窃喜他什么都没有就是有文化。

    顺利考上军校后由于其文化功底扎实思想激进接受新鲜事物快又因为那时还是处于人民军快展阶段部队扩编很快需要大量的军事干部人才许多学员仅学一年甚至于有的只学了三五个月就被要求提前毕业派往部队基层正当吴命陵梦想着自己也将很快毕业加入军队时也确实他们那一个班级的人都被下派到部队基层了但一纸命令彻底地粉碎了他的这个作得很圆很圆的梦。

    军校领导鉴于吴天陵的优异成绩让其留校任教尽管万般不愿但碍于军令他也只能无条件的服从了。此后他在军校几年刻钻研取得不俗的教学成绩在军事理论上也颇有建树。以前在许多方面如军队建设方面、后勤管理方面、及一些具体战略部署方面他都有给人民军参谋部与后勤部写过建议报告只是他的这些建议报告要么缺乏验证要么牵涉面太大两部委的人都官僚性地未把这些报告再上交到更高一层的领导人手中而束之高阁了。这一次的建议报告之所以能交到林逸主席的手中还是因为南宁军校校长施南宽少将的缘故。施南宽校长一直很赏识吴命陵这次施南宽有事去向林逸汇报顺便也把这份报告带去了。开始林逸看到这份报告深以为然但考虑到修改战略方案牵涉面太大心里也对粤西人民军的防线充满信心至少他认为人民军不可能被打得溃退吧!谁知还真被吴命陵不幸而言中了。

    林逸到达合浦之后的两天第二军大部与第三军及湛江预备役师、高州预期备役师都陆续撤到了人民军的第二条防线。林逸心里急着召开一次军事会议整肃部队纪律并追究失职人员的责任但在召开军事会议之前他还是以南宁作战防御指挥部的名义向参与粤西防御战的所属部队下达新的部署命令:第二军第5师、高州预备役师进至6川第8师进至博白防御信宜方向联军;第三军第9师、第1o师驻于旺茂第三军第11师、湛江预备役师驻于石涌第三军12师驻石康;第二军第7师由于消耗过甚允退至马波镇休整补充。

    安排好一切后在南宁防御作战指挥部的军事会议上林逸怒气冲天指名道姓地批评下面一干噤若寒蝉的将领们众将领这是第二次见到林逸主席如此不留情面的点名批评失职的高级干部了。第一次是在人民党第二届中央委员会召开之时当时林逸也是毫不留情地点名批评军情部的朱达部长及文化部的黄论部长工作的不得力文化部黄论部长最后还被撤换了呢!这次的批评更甚前次。

    “许仑将军你作为粤西前线的总指挥官此次的败退是负有总责任的无组织、无计划的突然败退一路下来部队拖拖拉拉延绵几百里根本无战斗力可言又没有递次阻击造成大批无辜百姓由于撤退不及惨遭杀害这是对人民军的极端不负责这是对人民的犯罪。作为一个人民军的高级将领不能把眼睛只盯在军事上还应该时常考虑老百姓的利益而且还要把百姓的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这是人民党、人民军建党、建军的基本宗旨。”林逸意味深长地说盯着许仑将军的眼神满是期待。

    许仑羞愧地低下头他对这次大撤退指挥不当而深深自责。本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