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九章天朝困惑 (第2/3页)
他们所实行的制度又都类似于西洋君主国家的内阁制但非民选;两者都在积极推进政治改革推行洋务运动只是在此非常时期方想到改革是否为时已晚矣? 议事大厅里已坐着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杨辅清、林绍璋等将领军方巨头翼王石达开还未到大家都在耐心地等待。外面响起重重的脚步声东王杨秀清站起迎上前其它将领跟着站起只见石达开威武地大步走进稍立定向东王杨秀清行李后再向众将领点头示意。 杨秀清虽与石达开有隙嫌但他很钦佩石达开石达开亦对杨秀清敬重有加。因此两人虽各有势力但却惺惺相惜他们即相互制肘又相互协作和平时期制约多而非常时期则协作多这也是天王洪秀全愿意把权力下放也不得不下放的主要原因。 “翼王!对不起了这军事会议本应由你翼王召集在你翼王府召开才对我却越权代你做主了!”杨秀清真诚抱歉。 石达开豁达爽朗笑道:“东王千岁说笑了东王乃天朝责任宰相召集召开军事会议有何越权之有?何况这又不是纯粹的军事作战会议而是军事战略会议关乎天朝政治命运的大事岂是我小小翼王府做得了主的?” 杨秀清拉着石达开坐下状似亲密无间样。自两人合作成功逼迫天王洪秀全削权、推行改革后两人关系有所改善他们作为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深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与“覆巢无完卵”的道理。正是他们两大势力的精诚合作加上洪秀全一系的全力支持太平天国才在“天京事件”后重振雄风又创出了崭新局面。 待石达开在右边位坐下杨秀清沉落脸色轻叹一声:“本以为清廷江北江南两大营被击破天朝危机已除我太平军当可乘胜追击扩大我天朝的势力范围唉!谁知清军僵而不死其江南湘军与江北淮军厉害不仅有效地抑住了我太平军的两路进军而且又重在江北与江南组建新大营锁我咽喉!更要命的是西南人民军已兵临城下他们可不同于清廷各式军队啊!他们是毒蛇猛兽他们不仅战力非凡而且极会蛊惑人心我天朝现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危机!” 石达开同样忧心忡忡虽现在还未有太平军与人民军交战的消息传来但一支从未臣服过的军事力量出现在身旁尽管其曾表示过友好任谁心里还是不会感到舒服任谁也会对其提防提防的啊! 石达开不明白了在太平军轰轰烈烈运动之时这支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人民军还只是很不起眼的小弟弟——它只是中国几十支农民起义军中的一支并不足以引起太平军的任何重视。之后天朝向所有的起义军出合作意向各起义军纷纷归顺愿意接受天朝的封赐独独只有这支西南边陲的小小人民军表面上与天朝讲友谊讲合作却从未真正地表示过臣服。他们不仅怠慢天朝钦差大臣不接受天朝的分封分赐还与天朝进行或明或暗地斗争在多次隐蔽战线斗争中太平军居然屡处下风真是不可思议啊! 更不可思议的是小小的人民军在不断地展壮大所谓的根据地面积曾一度过天朝他们不仅灭清军如玩儿戏而且对战船坚炮利的西夷蛮族也是手到擒来这都是了不得的事情啊!今年在年中还听说人民军被联军打得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可到了年尾人民军乾坤大逆转不仅打得联军落花流水迫使其屈辱地签字投降而且还开始展开大反攻仅三个月时间不到便占下了四个省还要多这不得不令人匪夷所思不得不令人羡慕啊! “翼王!翼王!”杨秀清连叫几声。 陷入沉思中的石达开恍过神来不知所云问:“什么?” “翼王对当前局势有何看法?对人民军的存在有何高见?”杨秀清注视石达开求教地询问。他注意到刚石达开走神了这是极为少见的现象。 石达开明白过来他一时尚未理情头绪把问题踢到下面开口道:“各位将军有何高见?不妨先说一说!” 杨秀清又把目光移向下面济济一堂的将领们他对天朝的武官们还是满意的他特别欣赏年青的陈玉成与李秀成两人军事才能杰出协助他与石达开大破清军固若金汤的江北与江南大营立下赫赫之功。此时的陈玉成仅21岁而李秀成也不过35岁。 陈玉成敢于直抒意见忧虑道:“属下认为天朝现在的形势比任何时候都要严峻!”他的观点与东王杨秀清、翼王石达开的一样。 李世贤不以为然他统兵于福建前线与人民军正面对峙的太平军就是他的部队他并没有觉得人民军有什么可怕还不是两个眼一张嘴?如果不是因为我的部队在福建北部猛烈进攻清军人民军岂可那么容易占领大半福建省?对此他还耿耿于怀认为人民军不劳而获抢占了他的胜利果实呢!他不敢直驳杨秀清与石达开的意见对于陈玉成他就没那么多顾虑了自以为是地说:“陈将军未免危言耸听了吧!想我太平军新破清军两大营正是兵强马壮、士气高涨之时目前联军部队大部已退出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也已北调我太平军不是正好可以顺势扩大天朝版图吗?” 陈玉成轻瞟一眼李世贤反问:“联军走了现在不是来了个人民军吗?李将军的部队不是正与人民军对峙吗?将军应比我们大家更清楚此事!” “不错!真是我的部队与人民军在福建一线对峙因此我才会比大家有着更深的体会人民军没什么可怕他们只是善于把握时机而已如果硬要说人民军有多厉害的话他们的战力充其量也只是与联军相当。侦察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