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秦妃 (第1/2页)
第二十九章 秦妃 第二日天明,雾气已完全散去。 天清气朗,京都灯会第一日是赏,第二日便是玩。 舞龙、舞狮、猜灯谜、吟灯联、走桥,上元灯会最热闹的便是第二日。 据说那些居住在重重禁宫中的贵人们,在这一日也会乔装打扮来灯会一游。 当然传言终究是传言,那些贵人们究竟会不会真的“与民同乐”谁也说不准,毕竟没有人真的见过。 但知道的人也是有的,上元也是一年里头的大日子,秦延睿一大早便进宫给他那贤妃妹子“请安”去了。本想乘着节日向皇上请旨,就说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兄长和meimei,让殊丫头出宫与他们团聚。 哪知这一进宫不要紧,竟又给众人带回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历年的上元节,民间举办灯会,宫里头也不会闲着,除了家宴之外,还会举办一个小灯会,让那宫嫔后妃乃至宫娥太监也热闹热闹。贤妃掌了后宫大权以来,宫里的规矩渐渐懈怠了,她本是江湖女子,皇帝志在天下也从不过问,明眼人都知道这些年宫里头问题不少。但是横竖皇上都不说话,其他人自然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了。 谁知偏偏这个年节关头,出了麻烦。 先是身子一向健朗的太后不好,自年前精神便一日不如一日,临近上元节干脆一病不起,神志不清起来。 随即又是皇上的新宠虞夫人在某日清晨忽然晕倒,直到今日依然昏迷不醒。天朝后宫嫔妃本是没有“夫人”这一说法。这虞夫人据说是华阳王妃虞氏的外甥女,因为被人发现身份来历有些蹊跷,太后不喜,便一直不曾得一个正经地宫妃封号,只是到了这份上还有谁敢不把她当主子。 这些日子为了这个虞夫人。帝妃二人没少闹口角,后来闹得僵了皇上竟将贤妃给禁了足,不久前才收回旨意。 只是这么一来,宫里没人主持大局,年节庆贺的事都耽搁了下来,家宴也就草草举办,小灯会更是虞提都没有人提。 怪只怪在这个虞夫人,也不知是天性冷淡还是脾气古怪。总之,便是她贴身的奴才听她说过的话也不超过二十句,那目光常常盯着一处发呆,时不时便像丢了魂一样。于是宫里宫外都奇了,这般的木讷美人,就算美上天去,皇上也该厌倦了,何况后宫之中从不缺美人。 谣言传得沸沸扬扬,说是此女有妖法,将皇上地心智给迷住了…诸如此类。 因此此女虽然有华阳王做后台。但华阳王府毕竟远水救不了近火,后宫之内,甚至朝中内外想乘机扳倒她的人多了去,反倒是当初反应最贤妃秦氏有些心灰意冷。终日不跨出宫门半步。 偏生她容忍到这个地步,老天还是不肯放过她。 那日她带二师兄进宫后,次日清晨便传出虞夫人昏迷不醒的消息,秦殊当下也不过幸灾乐祸而已,却为避嫌依然不出宫门半步。 谁知自那日后,宫中的太医、流霞殿的宫女太监便一批一批的掉脑袋,再后来是几个低阶宫嫔,再后来整座皇宫再无人敢笑、无人敢多说半句话。整日里死气沉沉,倒正应了“坟场”一词。 本来任凭外头如何闹腾也该与足不出户的秦殊无关才是,谁知到了上元前夕,匆匆从华阳赶来探视“外甥女”的华阳王妃,带来了一个号称神子转世地“神棍”一口咬定宫里有人使用妖法。谋害太后与虞夫人。以致太后神志不清,虞夫人长睡不起。 结果就在秦延睿告假的这几日。宫里已是闹得鸡飞狗跳,若不是朝中老臣担心出了先帝时“双口为吕”的冤案,硬是压下这件事,只怕宫中早已是腥风血雨了。 尽管如此,宫中依然一片愁云惨淡,皇帝已经派人整个后宫挨门挨户地搜过一遍。有了先帝时的前车之鉴,宫里哪个主子也不是傻子,早自己将自己宫室查了一遍,稍微有些可疑的东西都已经处理掉了,结果自然是什么也搜不出来。 本来即使皇上怒火未消,但这件事也勉强算是给压下去了,谁知就在上元夜灯会第一天,秦殊的宫里一个小宫女失口说出虞夫人昏倒前一天的晚上,秦殊曾独自离宫,后来又很晚才回宫。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很快这一番话便传到皇上那,皇上顿生疑心,当晚帝妃二人又是一番大吵。 过去秦殊不惯常年幽居深宫,偶尔独自溜出宫去也是皇上默许,哪知今次竟会为了这件事怀疑到她的身上。 秦殊又是气又是伤心,竟也不辩解,由得他胡乱猜疑,她何尝不想让那个女子马上去死,只是她何等心高气傲,做过的事绝不抵赖,当年还是太子的皇上也曾说过正是喜欢她这一点,可如今却跑来质问她没做过地事,怎能令她不绝望。 好在秦殊在宫里头人缘是极好的,待皇上心绪稍稍平复,马上便有人提醒皇上,凭着贤妃娘娘在皇宫内外来去自如的功夫,便是直接将人杀死在宫里也不会留下痕迹,又何需用妖法或下毒之类的麻烦法子。 皇上也不并非全然失去理智,仔细一想便想通了一些事,夫妻二人相识多年,秦殊地脾气手段他是清楚的,这件事的确不像是她的作风。 然后他越想越觉得她那时的神情、举动像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