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灯_第一章细雨九龙灯驴出剑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细雨九龙灯驴出剑门 (第1/7页)

    第一章 细雨骑驴出剑门

    蜀北剑阁,亦名剑门关,是大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山中凿石架阁,险不可越;关口形如一只张开的虎口,关内绝峰无数,当中分向两侧,连亘数百里,像城墙垛垛,又像持戈戍守的战士,排班峙立,虎视眈眈,气势雄奇磅薄,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暮春三月,就在这个闻名天下的名山之中,一桩小小的事故发生。

    这虽是一桩小事故,却在不到两个月之间震动了整个江湖,并且掀开了武林有史以来最不平凡的一页。

    那是一座无碑的孤坟,它孤零零的躺在封门关内一座形似虎牙的土丘旁,坟头只较地面高出半尺,像那些未经人踏过的草地一样,上面长着茂密的杂草,如不仔细看,很难发现那下面埋着一到白骨。

    这座孤坟,躺在山上已有二十年之久了,从它出现到第八年之间,一直没有人来替它清扫过一次,也一直没有人来探望它一下。第九年起才开始有人来眷顾,那是一个美艳绝伦的女子和一个三岁小孩,还有一个又聋又哑的婢女,他们三人在一个秋天的午后来到剑门关;就在山中一个极为隐秘的地方置屋住下,每年清明节就来扫墓;年复一年,那个女子已由青春年华而进入了中年,那个小孩也由髫龄而长成一个英俊的少年了。

    这又是一个清明节的早上,天下着毛毛雨,他们扫完了墓,在纸灰飞扬中并肩面对着孤坟肃立,似乎又一次沉缅于那些褪了色的往事。

    “龙儿,娘又要走了。”

    “是的,娘…”

    “你不要难过,总有一天,娘会带你去见阿姨的。”

    “是的,娘…”

    “那么,你在想什么?”

    “儿在想,唉,没有什么…”

    “不,你今天一直不说话,你一定有着什么心事,现在告诉娘,你在想什么?”

    “儿在想…想…想娘所说的那个住在汉阳的阿姨,是不是…真有其人?”

    那个中年妇人浑身微微一震,脸上顿时露出浓重的惊骇和愠怒,凝眸深深注视儿子好一会,忽地化惊怒为悲伤,低头轻叹了一口气,俯身由坟旁提起一个包裹,这才徐徐转望儿子道:“龙儿,你怎么会说出这种话来?”

    少年一见母亲的脸上有着失望之色,不觉大起惶恐,垂头呐呐道:“这五六年来,娘总在这个时候离家前往汉阳找阿姨,起初两年,娘老说儿子年纪太小。不能远道跋涉,可是现在,儿子已长大了,为何不能随娘走一趟呢?”

    那中年妇人闭目沉默半晌,随又轻叹道:“娘不要你外出,就是要你好好在家读书,希望你将来能够取得一个功名,以慰你爹爹在天之灵,你连这一点也不懂么?”

    少年抬起头,面现迫切之色道:“可是儿在旅途中亦可读书,何况古人也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老是在家里读书有何用处?所以”

    那中年妇人不等他说完,伸手按了一下他的肩膀,含笑打岔道:“好吧,娘明年一定带你出去玩玩,现在快回屋去,别老站在这里淋雨…”

    母子俩相对默立片刻,中年妇人又伸手按一按少年的肩膀,移目朝那座孤坟投下了深深的一瞥,然后转身拎着包裹迳自向关外姗姗行去。

    少年伫立不动,怔怔地目送母亲的身形渐渐远去。于是,像往年一样,脑中思绪纷至沓来:“为什么?为什么娘一直不肯让我走出这剑门关?还有,为什么娘一直不愿在爹爹的坟头上立一块墓碑?难道爹爹生前犯了罪,是官门明令缉捕的逃犯?不!娘说爹爹是一个不仕之士,一生只喜游山玩水,三十二岁时死于一场疾病,只因爹爹喜欢剑门关这个地方,故临终遗命娘将他安葬于此,但是”

    “沙、沙、沙…”

    正当他思忖至此之际,蓦听得有个脚步声由后传了过来。

    “那个讨厌的哑巴春梅来了!”

    他想着,转身举目望去,视线瞥处,不由心头一震!

    原来那并不是他所想的哑巴春梅,而是一个老人,那个老人年约六旬左右,身材短小,瘦骨嶙峋,身上穿着一袭破旧的黑衫,肩上负着一柄铁锄和挂着一只布袋;走路步履摇摇欲坠,走一步呻吟一声,浑身无一处不透着颓废虚弱,十足一个身怀沉疴的老人!

    老人走到他面前停住,眨着一对雾翳的眼睛将他打量一阵,忽然惊“啊”一声,苍白的脸上现出万分惊奇之色,张目失声道:“你…少年人,你是谁啊?”

    看了老人那副惊奇的表情和听了那种近乎“喧宾夺主”的询问,他不禁也感到十分惊异,只因他在这剑门关内已经居住了十二年,山中的几户人家他都认识,这个老人,别说见过,听也不曾听过何况他竟那么吃惊的反过来问自己“是谁”呢?

    他迷惑地朝老人拱手一辑,以温和的语句答道:“小可上官慕龙,寒舍就在此山,请问老丈贵姓大名,今日因何来此偏僻之地?”

    老人嘴里“哈哈”的颔了颔首,脸上的惊奇之色已在一瞬间收敛净尽;他把肩上的铁锄和布袋卸下,缓缓弯身在坟旁的一块圆石上坐落,一面笑眯眯道:“老夫河南人,姓柴名亦修”

    “修”字甫落,目光触及坟前的一堆纸灰,忽然脱目惊“咦”一声,抬目望着上官慕龙讶问道:“少年人,这是你烧的?”

    上官慕龙点头道:“是的,因为今天是清明节…”

    老者脸上立时现出一片感激之色,又颔了颔首,喟然道:“唉,真是惭愧,整整二十年了,老夫却一直不能前来清扫一次…”

    上官慕龙诧道:“啊,老丈认识先严?”

    老人敢情患有气喘症,这时忽然咳嗽起来,一面咳嗽一面摇头道:“不,老夫…咳咳,老夫怎会认识你父亲?咳咳,咳咳咳。”

    上官慕龙更加惊诧道:“老丈既不认识先严,何以竟说‘不能前来扫墓’的话?”

    老人喘着气笑道:“你误会了,老夫说的是拙荆,咳咳…拙荆理骨于此已有二十年之久,直到,咳咳…直到今天,老夫才有时间前来起回她的骨骸。”

    上官慕龙愕然道:“老丈说什么?您要取回尊夫人的骨骸?哪个坟墓是尊夫人的?”

    老人咳嗽渐止,别过脸望身边的孤坟笑道:“就是这一座!咳!她生前性子最急躁,而老夫却懒怠无比,要是她知道我迟到今天才来掘取她的骨骸,不暴跳如雷才怪呢!”

    上官慕龙不禁失笑道:“哈哈,老丈别开玩笑,这座坟墓是先父的啊!”老人神色一愕,连忙起身绕着孤坟端视了一遍,又摆头看了看四周的景物,最后回望上官慕龙道:“你这少年人才真会开玩笑,老夫虽已二十年不履此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