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12·大坂风云_第二十七章兵祸再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兵祸再起 (第2/4页)

么做如何?眼下城内的狼人手中,既无米也无钱财,穷困之极,因此,夫人格外开恩,分给他们少许金银聊度困厄…”

    “他们有那般潦倒?”

    “是啊。不…还有一个原因,我想看看分给他们金银之后,结果如何。”治长以平静但又颇含讽刺的语气道“我觉得,把这些金银纳于囊中,第一个从城内溜走的必是织田有乐斋。不知夫人以为如何?”

    淀夫人好大工夫没明白治长的意思。狼人穷困,才把剩余的金银分给他们,这一点她明白,可这样一来,有乐怎就会出城呢?

    “夫人还不明白?有乐父子已经与关东私通,我早已看出来,才分发军饷。他必然会将此看作开战的信号,弃城而去。哼,有乐父子的弃城与大御所的议和,均为阴谋。”

    淀夫人仰面思索片刻“你的意思是,有乐要放弃大坂?”

    “不,我的意思,是我们已中了大御所的jianian计。”

    “既如此,我问你,万一…两方打起来,有乐却还是岿然不动,你将作何解释?”

    “那时…”治长用白扇指着腹部,微微笑了。多日以来,他夜不能寐,恨不能痛快地以切腹了断。

    “你以性命为赌?”

    “正是。”

    “哦。咱们就不必再等大御所援手了,把金银都分了吧。不过,金银非我所有,而是右府的。我马上按你的意思告诉右府,也希望你莫忘了自己的话。”

    “我会铭刻在心。”这已非寻常的议事,此情此景下,很容易作出不智的决断。

    治长退去后,淀夫人立刻去了秀赖处。不过,她把散发金银的事且放到一边,先当场质问千姬之事。

    千姬竟异常沉着,让秀赖都为之一惊。“这个尘世便是男子的世间,女子所能做的,就是为心爱之人去死。这样思来想去,就行了糊涂事,请见谅。”

    听到此言,淀夫人泪如雨下“合情合理。是这个理啊…你也原谅我吧。你才是我真正的女儿啊。”

    二人同为女人,悲惨的宿命感令淀夫人悲痛不已。

    可是,更加不祥的事却接连发生。分得金银的狼人立时摩拳擦掌,坚信决战就要来临,而织田有乐斋父子正如治长所料,从大坂城消失了。

    四月初八,佛诞日,下午。

    此日,有乐斋父子称至京都总见寺做法事,出城而去。治长之弟治房知了此事,却未吱声,只有几个老臣带着疑心送走他们。

    此前已经有了织田常真的出逃,故而难免有人对此心生疑虑。将有乐家已是人去楼空之信通知淀夫人的,乃是阿玉。九日晨,阿玉绣好有乐托付的茶道用小绸巾,送去一看,竟是大门紧闭,里面一个人影也无,询问邻家下人,说府里下人早于七日傍晚全被遣散。

    淀夫人之前还以为,有乐斋怎样云云不过治长耍的一出鬼把戏。但昕阿玉一说,她脸色都变了“把修理叫来。修理不会不知此事!”

    未等侍女前去通传,治长已经脸色苍白赶了来,额上全是亮因因的汗珠“启禀夫人,刚才派到东海的人在田中见了大御所,带来了大御所的密令。”

    “大御所的密令?谁见了大御所?”

    “是我派去的米村权右卫门。我曾告诉他,若遇见骏府之人,就称是使者,若是不遇,就打探消息。”

    “权右卫门见了大御所?”

    “是。他说,因被大御所的随从发现,只好以使者身份在田中拜见。大御所甚是震怒,责问治长都干了些什么,并令右府移至郡山,否则只有一战!”

    “一战?”

    “夫人,战事已无可避免。近畿一带不用说,西国诸大名都已接到出征命令。青木一重和夫人们恐怕已被囚禁于名古屋。据说,五六两日,伊势、美浓、尾张、三河诸大名率军齐齐向鸟羽、伏见集结。米村权右卫门的消息绝不会有误。”

    此时,淀夫人真正惊惶失措了,颤声道:“修理,大御所不至于会如此…”

    “我怎么会听错?大御所始终就在戏弄大坂。”

    淀夫人喃喃道:“有乐是早知这些,才弃城而去?”

    “有乐?”治长约略一惊,冷笑一声道“他终是投敌了?”

    治长已经无法顾及措辞。他若是个冷静的指挥者,就不当一味指责片桐且元和织田有乐斋。且元和织田有乐斋绝无二心,他们只是看清了结局,才作出了明智的选择。治长、且元、右乐,谁才是丰臣氏真正的忠臣呢?治长究竟是全身而退,还是宁为玉碎?狼人之言,听起来有着冲天豪气,实际上不过目光短浅的小儿狂言。

    淀夫人的双颊眼看着变得血红,分明已对有乐斋的“背叛”怒气冲天。

    “看来,”治长不依不饶“有乐斋父子逃到名古屋城之后,必然会把大坂机密泄露给敌人。我们必须先下手为强。”

    “且等…修理。”

    “事已至此,夫人还要阻拦?”

    “今天为初九,大御所不久就会在名古屋见她们,还有常高院呢,再等一两日看看。”

    在这种情况下,淀夫人能冷静下来,实在罕见。尽管有乐的行为乃是货真价实的叛逃,但她仍不愿相信家康、常高院与阿江与真会为难她。

    但淀夫人的意见立时被治长当成了耳旁风。尽管他在淀夫人面前咬牙点了头,可退出去之后,他还是马上召众将议事。

    夫人和右府都指望不上。从去岁冬役起,治长的想法就像风中的芦苇一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