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贤凄_第十二章一拍即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一拍即合 (第3/5页)

?”

    “回王爷,小是!”“你们村子有多少人?粮食可够过冬了?”

    “回王爷,这原来是三个村子,后来村子里发生了一起瘟疫,死了不少人,便并成一个村子了。现这个村子其有四百二十三户,共有两千一百口人。”

    元熙点了点头“这个村子还真是不小呢。你们村子共有多少地?今年收成如何?”

    “回王爷。这村子里地倒是不少,可是今年雨水不足,所以收成比之以前,是差了不少。这粮食也是勉强能够度日,虽是吃不饱,可是吃个半饱倒是没问题。”

    元熙皱了眉,半饱?

    静依听了,也是黛眉一蹙,有些忧心地向元熙方向看了看,轻道:“老人家莫要担心,再过几日华阳山脚下便要开设粥棚了。你们村子离倒是不远。到时,每日过去吃上一顿粥,再加上你们存粮,应该也是差不多了吧。”

    那老者一脸激动道:“多谢王爷王妃为小们着想!”说完,一转身,对着身后一干村民道:“大家叩谢王爷王妃大恩大德!”说完,一干村民们便又跪了一片!

    “老人家起来。地上凉,别再让您受了寒。”静依边说着,边将老者扶了起来。“今日,是我与王爷第一次出来看望村民们。还得麻烦老人家转告其它村子村民,莫要着急!再过几日,我与王爷还会到其它村子看看。咱们封城地大物博,王爷正想法子为百姓们缝制一些棉被,还想着来年开春,再给大家送些种子呢!大家放心,王爷定是不会一直让乡亲们受苦。”

    老者竟是激动地痛哭流涕,一手抹了把眼泪道:“多谢王爷王妃了!小们感激不哪!”

    元熙和静依又到几户村民家中一一看过后,二人眉皱紧了。出了村子,马车向华阳山驶去。

    一路上,二人都没有说话,各自想着心事。

    直到马车开始上山路了,车身一晃,静依向车框一歪,眼看就要撞上去了,被元熙一把给拉住了。

    “开始上山了。”

    “嗯。元熙,我心里堵慌。”

    “我也是!看到封城这个样子,我心里也不好受。”

    静依眼中升起了一层水雾,有些闷声道:“元熙,我们王府以后就节衣缩食吧。反正偌大一个王府,真正主子,也就咱们两个人,不怕别人笑话!以后,咱们一日三餐,还是一切从简吧。”

    元熙抱着她,叹道:“依依,我明白你意思。可是仅凭咱们省下来那些,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哪!咱们得想个一劳永逸法子才是!”“求人相救,不如自救!元熙,他们都是庄稼人,主要还是要靠土地里谋生。咱们得想个法子,让他们年年丰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衣食问题。”

    “话是这样说没错。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哪!百姓是靠天吃饭,若是天不下雨,咱们能有什么办法?”

    “元熙,这华阳山脚下,不是有一条华阳河吗?咱们能不能想办法,让百姓们用那条河里水来灌溉庄稼?”

    “你说那条河?那只能是开水渠将水引过来了。那可是耗时耗工巨大,不是一两年能完成。”

    “没有关系,咱们慢慢来,一截一截修!还有,修好水渠以前,咱们就引导当地百姓们种一些需要雨水少东西。我翻看过这封城日志,这封城本就雨水不多,咱们就不应该让他们再种植一些要求雨水多农作物了。”

    “什么意思?”元熙有些不解道。

    静依有些神采奕奕道:“这样,我回去后,再仔细看看那些典籍,你再让欧阳夜找一些当地种庄稼比较有名或者是有经验百姓,到时我记录下一种需要雨水少农作物,先让这些人找几片空地试种一下,你看如何?”

    元熙点点头“这个法子倒也不错,或许可以一试。”

    “嗯。那我回去后,便开始查阅一下,然后,再命人出去看能不能找到这些农作物种子?”

    “好,不过不急。反正现是冬天,也不能播种。还是以身体为重。”

    静依笑道:“我知道。你放心,我不会累着自己。”

    许是因为想到了这两种方法或许可以帮助到当地百姓,所以二人心情也都欢了不少。不再是闷闷不乐,心事重重了。到了华阳寺。主持慧清大师早已寺庙门口恭候了。

    “有劳大师久候了!”元熙和静依客气道。

    “王爷与王妃能驾临本寺,是本寺福气。二位请!”慧清说完,便做了一个请姿势,引了二人进入了寺庙。二人大雄宝殿上了香,便由慧清大师请去了禅房。

    “慧清大师,实不相瞒,弟子等今日来此,是有事相求!”静依开口道。

    “王妃客气了。不知是何事,还请王妃但说无妨。”

    “我与王爷来时,路遇一个名为刘村村子。那里百姓饥寒交迫,难以度日。虽然王爷与我送了一些过冬衣物过去,可是心里却仍是忧心忡忡!王爷与我得知慧清大师每年进入冬日,都会山脚下搭建粥棚,为百姓谋福。所以特地厚着脸皮来请慧清大师能够早设粥棚,同时,王爷得知今年收成不佳,所以王爷想着大师对面也建一座粥棚,以解决百姓温饱之需。”

    慧清大师听完,眼前一亮,竟是对着元熙和静依,欠身施礼道:“二位施主,果然是宅心仁厚,大慈大悲呀!当真是我封城之幸!”

    “大师万万不可!”元熙赶忙拱手道:“大师,本王与王妃初至封城,看到封城百姓竟是过得如此贫困潦倒,心中甚是不忍。本王与王妃商议过了。这施粥之事就由王妃全权处理了。本王毕竟是立身未稳,还有许多事,都要一一细查,方能做到心中有数。关于这施粥之事,不知大师以为如何?”

    慧清点了点头道:“往年都是我华阳寺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