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牌楼_第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2/5页)

学医学检验专业,但未拿到学士学位便毅然嫁给了他父亲,一同来到了中国,生下西人后便一直在家里当家庭主妇;西人父亲在重庆一家最有名的教会背景的私立医院当医生,收入颇丰,所以也把西人送入蜀香中学这样的学校读书。究竟是田月明单方面主动追求西人还是西人也主动追求田月明,一度在蜀香中学的女生中众说纷纭,但不管怎么说,到高三快毕业的当口,他们俩俨然已经敢于大胆地手拉着手前往国泰电影院看最新一轮上映的好莱坞电影。

    在后来保持联系的同代亲友中,田月明是惟一使初恋的花朵结出家庭果实的女性。小她一岁的表妹蒋盈波的初恋后来形成灵魂上的一道不可愈合的伤痕。大她一岁的亲jiejie田霞明经历了好几次辛酸、滑稽的青春恋,被别人抛弃过也抛弃过别人,直到meimei和西人结婚并有了头一个女儿后才终于结婚构筑了自己的小巢。后来到文工团唱合唱的老校友鞠琴也经历过至少两回朦胧的初恋与无形的失落,才终于同歌剧演员常延茂联姻。一度被打成右派分子的同窗崩龙珍在初到大学任教时也曾爱上过一位英俊有为的讲师,有一回田月明、蒋盈波和鞠琴相约去大学里找她玩,在她的宿舍中,她又想隐瞒那尚不成熟的恋情又欲炫耀那已初见端倪的幸福,从抽屉里取出那讲师的相片后又立即后悔要再装回抽屉,结果被三位同窗拉的拉拽的拽抢的抢,四个如花怒放的青春女郎尖叫嬉笑滚作一团,崩龙珍那情郎的相片到底还是让田月明她们三个抢了过去传递着观赏了一遍…但没有多久那相片就被崩龙珍流着泪咬着嘴唇烧成了灰烬,那时崩龙珍还并没有被反右斗争的狼涛所吞噬…她直到田月明她们都结了婚好几年之后,才总算也结了婚。

    田月明却春心一释便有西人来接,两人一拍即合,虽然1950年以后他们分别上了两所各在一方的大学,相继毕业后又一个分配在北京一个分配在天津,但他们的爱情却在时间和世事变迁的考验中愈见浓酽与坚固。

    唉,唉,那是些多么甜蜜多么浪漫的日子啊…一个星期天,一大早田月明便到北京火车站去接从天津来同她相会的西人,西人从车上跳下来了,一头鬈曲浓密的黑发,一对在深陷的眼窝里炯炯有神的灰蓝色眼珠,宽肩细腰,双腿颀长,望见田月明便开心地一笑,颊上两个绝不能用妩媚二字形容而只增强着阳刚之气的酒窝,活脱脱一个东方版的泰伦·鲍华!

    田月明毫不犹豫地扑上去投入他的怀抱。西人重重地吻她的额头。这在那个年月是相当惊世骇俗的。好在侧目而视的北京人至少有一半以上以为西人是“外宾”对于“外宾”自然就不好过深地腹诽了…

    他们紧贴着走出车站,西人用健壮的胳膊紧紧搂定田月明丰满的肩膀。

    田月明说:“舅舅舅母让我们去他们那儿,又做了好多好多好吃得要命的家乡菜!”

    西人也深知田月明舅母的川菜手艺超过许多高级餐馆的大厨师,光她那泡豇豆和卤口条就足能令人垂涎三尺,但西人说:“不去。去了那儿,我就没法子吃你了!”

    田月明开心地笑着,甩甩头发说:“鞠琴给了票,请我们下午去看他们的演出,他们有个男高音,独唱曲目里难得地有舒伯特的《小夜曲》,还有匈牙利的《瓶舞》估计也不错…”

    西人不停步地搂着田月明往外走,说:“不看。我来是为了专门看你,只看你。”

    他们走到车站外面,下起了小雨,田月明说:“怎么办?”

    西人仰面哈哈一笑说:“什么怎么办,不办!”说着把身上的风衣一抖,把田月明连头带肩裹进风衣里,脚下不停地顶着雨走到了大街上,任雨丝落进他自己那浓密鬈曲的黑发中…

    一对恋人就满不在乎地在雨中散步,他们不进商店,不去公园,就那么冒着雨一路走到了故宫外的筒子河边,雨小了,雨丝变成了眼睛看不清的雨毛,田月明就把头钻出西人的风衣,两人在筒子河边的大柳树下拥抱、亲吻,说许多临时想到的话,一忽儿互相抢着说,一忽儿都沉默下来,只以眼睛传递信息…

    后来他们到东安市场里的吉士林西餐馆吃西餐。蔬菜色拉端上来以后,西人举起斟满白葡萄酒的玻璃杯说:“为了我们在天津共建一个天堂!”田月明用自己的酒杯同他那酒杯用力一碰,笑着呼应:“为了今后经常在起士林用餐!”

    北京的吉士林西餐馆后来湮灭了。天津的起士林西餐馆一直存在到了今天。

    3

    天津市区有许多原来富人家的小洋楼,50年代后成了公产,当作职工宿舍,在其中一座三层的小洋楼里,婚后的田月明和西人安了家。西人把父母从重庆接了来,父亲算是天津一家公立大医院把他作为专家聘来的,医院为他和他夫人准备了两家医院提供的宿舍,面积不算小,条件以那个时代而论算是不错的,但作为独生子西人怕父母另住他处不便照顾,就在自己单位安排自己住房的过程中,把父母分到的公房同本单位掌握的公房加以了倒换,结果是在那三层小洋楼里,分到了整整一个第三层的两大间外带可以兼作厨房的过道,还分到位于二层和三层之间的一个小小的亭子间,这样就把父母和自己、妻子都安顿了下来:父母住三楼套间的里面一间,自己和妻子的卧室设在下面的亭子间,三楼外面的一间作为公用的起居室,吃饭、会客、休息、聊天、听收音机、放唱片(那时候还没有电视)…田月明的洋婆婆——她跟着西人唤她作欧妈——把楼上的卧室和起居室都布置得洋味儿十足,比如起居室的窗帘是有宽大的带褶镶边的,除左右开合的两块外,上面还有一尺长的带褶的大档头,而左右两块窗帘又都是垂落至地板上的,可以完全拉开,也可从中段束拢形成两个相对的R形,窗帘布是用米色底子有大朵蓝色百合花图案的布料缝制的,而非那时一般家庭所用的单色面料;沙发是用了几十年但保护得很好的带木镶边木扶手造型古雅的比利时式样,包括一长两单外带一个无靠背方墩构成一个完整的组合,包面的绒料尽管有些地方磨出了经纬,但用若干套有中式织锦外罩的腰枕一遮挡,也就不容易看出来,且中西合璧显得相当讲究而雅致,更何况墙上还挂出从德国带回来一直没损坏的有西洋古典式狩猎图的大壁毯,地上也铺着若干块色调图案和谐的旧毛毯,兼以一些手绣的桌布、靠垫,几件中国的不一定多么值钱的古玩和德国的艺术瓷器,还有窗台上和茶几上的盆花、文竹,营造出一种富裕的异域情调,在那个年代里,凡走进去的外人,无不为之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