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同学_第1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节 (第2/6页)

也找他问过郭启东的情况。蔡波与之谈得很直率,提到郭启东生性好事,爱抓权,喜插手,介入很多事情,外界对他的负面议论不少。但是他上下通畅,基础扎实,根深叶茂,不易触动。

    “我劝他别太管这个郭。”蔡波说“从避免今后麻烦考虑,容忍可能更有利。”

    叶家福问:“他什么态度?”

    蔡波说,赵荣昌称有些决心确实不容易下,但是该下的时候他不会犹豫。一个人主政一方,不能只想权宜,要从长远考虑,搞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他可以告诉蔡波他想要什么。有一句话叫雁过留声,有一天他离开这里,除了希望是上行,还希望人们会说他干了些事,而且形象清明。

    “人家不是小鸟,是大鸟,鲲鹏展翅九万里,高瞻远行。”蔡波开玩笑“像你叶老兄,啄木鸟似的,一天到晚只盯着谁谁有没有男女关系。”

    叶家福感叹,说赵市长讲的不错。这是他愿意跟随的缘故。

    当时他们都不知道赵荣昌正在下决心。此后相关的涉黑案迅速发展,内情渐渐显露,发现有一批官员从郭金城处得到好处,为之提供保护,涉嫌职务犯罪。卷入案件的官员名单越拉越长,涉及到工商、税务、文化、卫生、城管、公安诸多部门重要人物。郭启东发觉不妙,动用了他多年编织成就的关系网,耗费大量社会资源和钱财,不惜血本,千方百计阻挠案子深入。案子一度陷入僵局,市里几位主要领导之间产生意见分歧,一些人主张及早刹车,担心搞大了,牵连干部太多,于地方政务很不利。赵荣昌却非常坚决,力主一查到底,不管涉及到谁。赵荣昌是市长,第二把手,下市前长期任职于省委机关,在省领导那里有影响力,说话格外有分量。他的坚决态度推动了破案,郭启东在劫难逃。

    郭启东事发一刻颇具戏剧性:他是在市长办公会现场给带走的,会场上只有赵荣昌知道即将发生什么。那天政府办提交给市长们研究的议题很多,上会时赵荣昌临时做了调整,把原安排在后边讨论的几个内容提到前头先议,政府办工作人员给弄个措手不及,汇报、分发材料和列席顺序全都乱了套。当时赵荣昌不说缘故,事后人们才明白那几个议题都属郭启东分管,赵市长是让郭副市长理完那些事“站好最后一班岗”叶家福列席了那次会议,因为议题中有一个“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他的部门相关,本通知他于上午十一点到会,临时又通知提前于九点。会议中间,叶家福看到赵荣昌的秘书走进来递了张纸条,赵荣昌即宣布休会十分钟,让大家出去上洗手间。郭启东应声而起,打算出去,让赵荣昌喊住了。

    “郭副市长,慢点。”他说。

    郭启东坐下来。赵荣昌把手一摆,秘书跑过来递给他一只塑料袋。赵荣昌把袋子放到郭启东面前:“你拿去吧。”

    里边是两条烟,三五牌。郭启东烟瘾很大,习惯抽外烟。但是赵荣昌从不抽烟,他和郭启东之间绝无烟谊,从未有过哪怕是扔支香烟一同吞云吐雾的记录。

    “市长这是怎么啦?”那一刻郭启东非常意外。

    赵荣昌说,人世间的事情不会无缘无故,有果必有因。人走到关口的时候,停下来抽支烟,扪心自问,有助于做出正确的选择。

    郭启东立刻就明白了。

    “我要打个电话。”他说。

    “你跟他们说吧。”赵荣昌道“恐怕不必了。”

    那时前来带郭启东的办案人员已经站在门外。他们没让郭启东打电话。如赵荣昌所暗示,已经没有必要了。当天上午,同一个时段里,郭启东的妻子、他的弟弟和小舅子也被分别带走,与他一起前往办案地点接受同案调查。

    这一起案件祸及郭启东以下十几位官员,其间半数人犯案有地理学因素,跟郭启东和郭金城出自同一个地方,同为老乡。他们都是哪里人呢?不是别地儿,就是道林区前埔镇。前埔这地方真是好风水,藏龙卧虎,历来有能人。近年间这里出了不少老板,搞建筑的、卖液化气的、经营餐饮娱乐并黑社会的,都有,同时大大小小也出了不少官员,分布于本市各行业各部门,其中一些佼佼者已经手握重权,最显耀的就是郭启东。郭启东很重乡情,一向敢于大胆提携同乡,机关里有人讥讽,说他手下有一支“前埔军团”郭案发作,该军团与其领军人物一起遭遇重创,但是并没有顿时烟消云散。时过数年,叶家福意外地于数百公里之外,在郭启东服刑的监狱停车场上亲切会见了自己的当年用车,这不是个例。叶家福早就听说,郭启东服刑后,有事没事,过年过节,常有亲朋故旧跋山涉水前去探视,悄然来去者中多有前埔籍或与该地关联很多的现职官员。

    当年那起涉黑凶案发作,郭启东等多位官员牵连落马之际,也有一些人逃过了劫数。施雄杰为其中之一。案发前一年,施雄杰与几位亲友合伙,在市区一个新建楼盘买了两间店面,手中资金不足,去找了郭金城,拿了人家六万元。施雄杰时为市劳动局辖下就业服务中心的主任科员,职别不高,手中不掌握权力,与郭金城所从事的餐饮娱乐业关系不大,他能结交这位老板并最终入案也有地理学因素:他是重庆人,却又是前埔的女婿,其妻林琳的伯父兼养父林庆国是前埔人。林庆国当过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家里还另有一个前埔女婿蔡波在道林区任要职,这都成了施雄杰的资源,让他得以跟郭金城拉拉扯扯,为自己谋取利益。林庆国是公认的正派干部,来路不对的钱从来不沾,哪想身边出了这么个施雄杰。施雄杰案发时不承认自己拿了钱,后来又辨称自己曾口头说明,只是向郭金城借款。其妻哭哭涕涕,恳求林庆国出面搭救,林庆国已经退休,是蔡波来收拾局面。经多方努力,施雄杰给放过了,那笔钱没有定为贿金,因为未发现他与郭金城间存在权钱交易的职务行为。有刻薄者评论说,如今头上无长,不只放屁不响,收钱都没名堂。施雄杰还没长得足够大,尚无资格。这种人一旦有权,可以来点权钱交易职务行为,收的钞票才理直气壮,有资格计为贿金,那时五六万哪里打得住?施案终以涉案款项上缴没收,予以行政处分了结。

    施雄杰却说:“那件事是他们搞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