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四回宝刀未老 (第5/5页)
,用这种战术,往往可以死中求活。刘隐农把这着脱骨打法及其变着摆了出来,奥妙之处,果然是令人意想不到。(羽生按:“十王走马”原载古谱《元元策》,可谓围棋脱骨打法之代表杰作,近人陈永德整理古谱,曾将此局残棋收入其所编之围棋入门丛书第四集,作为学者之典范。) 萧夫人笑道:“紫萝,你怎的也着了迷了。还是快说正事吧。” 云紫萝瞿然一省,说道:“干爹,女儿这数月来多蒙庇荫,但只怕明天一早就要和干爹暂时分手了。”刘夫人跟着说道:“老伴儿,咱们这个老家恐怕也得舍弃了呢。” 刘隐农听罢她们所说,叹口气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咱们但求随遇而安罢了,不过好在这老家虽然没了,咱们的干女儿总还是会回来的,是吗?” 云紫萝说道:“我也舍不得干爹干娘,你们不嫌弃我,我一定会回到你们的身边的。” 刘夫人道:“随遇而安也总得先有个安身之地呀,你想好了什么地方没有?” 刘隐农道:“我早已想好了,要走就走得远一点,咱们到天山去。” 刘夫人道:“啊,去这么远的地方?” 刘隐农道:“地方虽远,我却有个好朋友在那儿。” 刘夫人道:“你说的是天山派的掌门人唐经天?” 刘隐农说道:“不错,我和他相识还在和你相识之前呢。他那地方是鹰爪所不能到的,无殊世外桃源。到了那里,孩子也可有人照料。” 萧夫人首先表示同意,说道:“听说唐经天的妻子冰川天女是当世的奇女子,我对她慕名已久,有这个机会结识她也是好的。” 刘夫人道:“正经事要紧,缪大侠和紫萝明早要走,段先生也要回去为师兄报仇,你可不能只顾自己尽兴,也该让人家歇息歇息啦?” 刘隐农哈哈一笑,说道:“我本来最少要和段兄下个一天一夜的,现在得他帮我解拆,已经通解了这局残棋,当真可说得是我平生第一快事,兵贵精不贵多,那也就不必多下了。” 计议已定,第二天一早,各人便即分道扬镳。 段仇世本来要陪云紫萝回去的,此时有了个缪长风和她作伴,段仇世把师兄隐居之处画了张地图给她,他自己就逢自去找滇南的焦家四虎报仇了。 缪长风这次与云紫萝结伴同行,比起上一次送她回家的时候,心情又已有所不同。此时他心无渣滓,完全是把云紫萝当作自己的meimei一般,两人倒是少却了许多拘束了。 路上他们谈起了刘隐农的嗜棋成瘾,云紫萝笑道:“干爹说的那局‘十王走马’的残棋,倒是颇蕴禅机呢。” 缪长风笑道:“禅机何在?恕我鲁钝,还是未解。” 云紫萝道:“那局残棋之所以能够‘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是全靠了一着脱骨打法,方能起死回生,围棋如此,我想人生有时也是这样。” 缪长风道:“不错,佛家也有脱胎换骨的说法。一个人倘若能够脱胎换骨,往往也可以到达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的。紫萝,怪不得你当时若有所思,原来是在参详禅理。” 云紫萝道:“那局残棋的深蕴禅机,恐怕还不仅此。” 缪长风道:“对了,我正想问你一件事情。” 云紫萝道:“什么事情?” 缪长风道:“妙玉是什么人?你干爹说她为了这局残棋,曾经走火入魔。” 云紫萝笑道:“这是一个在太虚幻境的人,根本就未曾来过人世。不过,你也可以当作是真有其人。” 缪长风苦笑道:“你打佛偈,我可不懂。” 云紫萝道:“找说的不是佛偈,《石头记》这部书你看过没有?” 缪长风说道:“可是乾隆年间北京才子曹雪芹写的一本小说,别名又叫做《红陵梦》的。” 云紫萝道:“不错。” 缪长风说道:“这本小说我是闻名已久,可惜始终找不到抄本。”(按:曹雪芹生于雍正元年,即公元一七二三年,卒于乾隆二十七年除夕,即公元一七六四年,死的时候,红楼梦尚未写完。其后高鹗续作红楼梦四十回,补成全书。那已是曹雪芹逝世之后二十八年,朗公元一七九一年的事情了。其时去缪长风的时代未远,是以红楼梦还只有手抄本。不过在士大夫阶层中已是相当普遍的传阅了。) 云紫萝笑道:“妙玉就是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她是一个颇有才华而自命清高的尼姑,妙玉为了解不通十王走马这个残局而致走火入魔,乃是红楼梦中的一段情节。我的干爹有一部珍藏的手抄本,曾经给我看过。” 缪长风道:“你把红楼梦的故事,说给我听,好吗?” 云紫萝笑道:“那恐怕要说三天三夜。” 缪长风道:“先说妙玉的故事。” 听完有关妙玉的故事之后,缪长风笑道:“如此说来,这位比丘尼在曹雪芹的笔下虽然好似超然物外,其实心中却是甚多尘垢,只能说是个‘伪君子’呢。” 云紫萝道:“不错。曹雪芹是用皮里阳秋的笔法写她的。我还记得有人在那手抄本批了两句,说妙玉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呢。” 缪长风笑道:“这就怪不得她会走火入魔了。依我看来,倒不是为了解不通一局残棋之故。” 云紫萝默然不语,忽地幽幽叹了口气。 缪长风道:“有的人人面高洁,内心污垢;有的人看似堕溷沾泥,其实却是出于污泥而不染。紫萝,你是永远不会走火入魔的。” 云紫萝心头一震,这是一种感到难以明说的喜悦的震动(因为她还没有说出来,缪长风已经知道她在想些什么了。) 黄金书屋 扫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