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秘书升迁记:迷情仕途_109.22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9.226 (第4/5页)

害了。”

    吴津笑道:“杜大记者一次搞定了五位美女,还是你厉害。哈哈。”

    杜鑫鑫摆手:“哪里,哪里,再喝不得了,喝不得了。”

    “不会吧,这个话你当领导说说可以,我们古堡区的干部可不敢说。”

    “怎么呢?”

    “组织部门考察干部,有一项重要指标,就是:能喝一两喝二两,这样的同志够豪爽;能喝二两喝四两,这样的同志要培养;能喝半斤喝一斤,这样的同志最放心。”

    “哈哈,那不喝的呢?”

    “能喝白酒喝饮料,这样的干部不能要;能喝白酒却喝啤,这样的干部不能提;能喝一斤喝八两,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

    说完,吴津拎着瓶子要给杜鑫鑫斟酒,杜鑫鑫捂着杯子,说:“不能喝了,再喝晚上就写不了稿子了。”

    她还清醒着呢,想要把话题扯回来。

    周大强也跟着劝:“杜大记者,还早呢,还早呢。我们区里人俗,也知道喝酒有五个阶段,你这才刚刚开始,属于第一阶段,处女阶段,严防死守。”

    杜鑫鑫又来了精神:“还有那几个阶段?”

    “第二才是少妇阶段,半推半就;第三是徐娘阶段,来者不拒;第四是寡妇阶段,你不找我我找你;第五才是老太太阶段,明明不行还在那里乱比划。”

    付晓芳开怀大笑,妇联美女主任王姐低头捂嘴偷着乐,杜鑫鑫手舞足蹈起来:“啊哈,我快到老太太阶段了。”

    “还早呢,刚才周部长说了,你这才是处女阶段。”趁着杜鑫鑫挥手的时候,吴津又给她的杯子加满了。

    杜鑫鑫真的是开心了,她说:“我听说银华市组织部么考察提拔干部有个新六条,大家想不想听听?”

    杜鑫鑫说的时候,还意味深长地看了付晓芳和妇联美女主任王姐两眼。

    吴津自然知道,杜鑫鑫要来荤的了,忙催道:“快说,快说。我们就盼着市里来考察我们呢。”

    “这个新六条,很全面的,一个针对女干部,一个针对男干部,你们想听男六条,还是女六条?”

    众人作洗耳恭听状。

    没等杜鑫鑫开口,吴津先说了:“女士优先,杜大记者,先说女干部吧?两位女干部要想进步,得认真听啊。”

    杜鑫鑫又扫了妇联美女主任王姐和付晓芳一眼,慢吞吞地说:“女干部的六条是:一,有度量,肚子里容得下小人;二,能抗压,顶得住来自上面的压力;三,心态好,即使后面有人捅也不怕;四,水平高,在摩擦中能起到润滑作用;五,抗冲击,能在冲突中获得快乐;六,有时间观念,每月例会很准时。”

    吴津趁机鼓动道:“好,好,喝酒,喝酒。妇联美女主任,小付,你们要敬杜大记者。”

    两人羞羞答答地又和杜鑫鑫喝了一杯。

    吴津假装着急地问:“那,男干部呢?”

    “男干部也是六条,一,能长能短,但无论长短,从不对外炫耀;二,能软能硬,但无论软硬,敢于面对冲突;三,能上能下,但无论上下,能正确对待位置调整;四,能进能出,但无论进出,从不在乎个人得失;五,能屈能伸,但无论屈伸,都能革命加拼命地干;六,能白天能黑夜,但无论黑白,都有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

    杜鑫鑫讲完,果然是一阵哄堂大笑。

    “精彩,精彩,男干部喝酒,喝酒。”吴津端起杯子,又与杜鑫鑫干了一杯。

    喝完,付晓芳说:“这些个缺德鬼,还真能瞎编。”

    周大强哼了一声,说:“有些人的聪明才智就不往正道上用,除了瞎编就是乱写。”

    吴津知道周大强在暗讽杜鑫鑫,看酒也喝得差不多了,忙接过话头,切入正题:“嗯,杜大记者是银华新闻界的领军人物,历来是实事求是,从不瞎编乱写的。”

    杜鑫鑫酒喝了不少,又被恭维了好半天了,早有点飘飘然了,便说:“呵呵,过奖,过奖。不过,说句实在话,我跑基层有些年头了,能够理解基层工作的难处。”

    “是啊,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干部和群众的素质也相对差一点,难免会暴露出一些问题,有些记者不能理解,动不动就写什么内参,搞得基层工作很被动。”

    妇联美女主任王姐明知故问:“什么内参?”

    付晓芳一唱一和:“就是内部参考,专门写给领导看的。新闻界有句行话,小记者写报道,大记者写参考,像我们杜大记者,就是给省市领导写内参的。”

    “哦——”妇联美女主任王姐很夸张地张大了嘴,看着杜鑫鑫的眼神里也满是崇拜

    杜鑫鑫很是得意。

    吴津又说:“我们基层干部,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内参’来电话。”

    杜鑫鑫故作稀奇地问:“‘内参’来电话,什么意思?我也不懂了。”

    付晓芳笑道:“大记者们做事都光明正大,从不背地里整人,写了‘内参’一般会打电话告诉我们宣传部门,我们就去解释一下,说明情况。大记者们多数通情达理,说清楚了,‘内参’就不上了。”

    吴津附和道:“是啊,要是领导批示下来,麻烦就大了。轻则做检讨,重则丢官帽。”

    杜鑫鑫正色道:“没有十足把握,我不会轻易写‘内参’的。但我一旦写了,天王老子说情也不行。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记者自有记者的良知。”

    “杜大记者刚直、实在,我们都很佩服。来,来,大家再敬杜大记者一杯。”吴津趁势又灌了杜鑫鑫一杯。

    杜鑫鑫说:“不过,我们新闻工作者说,像火灾、水灾或者什么的,对地方上来讲就是灾难,是祸害,但对我们新闻记者却是财富。”

    杜鑫鑫开始往钱上靠了,吴津转头问:“此话怎讲?晓芳同志,你知道吗?”

    付晓芳说:“我想,她们找到了新闻源头,可以大做文章了吧。”

    杜鑫鑫说:“对,这就体现了新闻工作者的敏感性。同时需要说明的是,任何一个事件都有其两面性,都可以辩证地去认识和对待。”

    吴津说:“呵呵,我们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