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不为后_朝堂卷四十三冒死救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朝堂卷四十三冒死救人 (第3/3页)

儿无福消受啊,真是可惜,哈哈哈哈!说完又一次将惠妃压住,比起任何一次都要疯狂。

    长顺在外面接朱元璋回宫,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在半夜行走。忽然朱元璋想到什么:长顺,移驾,我要去找高丽人。

    回皇上,高丽人早些时候顶撞皇后娘娘,已经被割舌毁面打入冷宫了。

    切,这马秀英!朱元璋有些不悦:回去回去!

    而此时在嘉林宫内,惠妃的寝宫之内,宫门半掩,里面静悄悄的一个人都没有。除了惠妃一个人无力的躺在床上哭泣,再无一人。里面只掌了一盏灯,昏暗的灯光无法将整座寝宫点亮,惠妃在阴暗的床上无力的躺着,满身都是朱元璋啃咬和野蛮揉*抓留下的红痕。惠妃伸手到了枕头下,死死的抓住一根银签泪流不止。

    朱元璋回去之后,一直不能安睡,一夜到明,朱元璋未曾合眼。

    第二日上,朱元璋神色不好,却无人敢问。

    待早完毕,朱元璋一纸秘令,召宋濂回来。

    宋濂何人?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朱元璋曾誉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就是这么一号人,是是当代大学士,还是太子朱标的老师。

    就这么一个人,谁都琢磨不透朱元璋召他回京是何目的。

    楚流烟查明,宋濂的长孙宋慎被牵连到胡惟庸的案子中去,故而迁怒于他。以朱元璋的性子与如此的形式,想来宋濂只要返京,只有死路一条。

    楚流烟谁也不说,只身策马去找宋濂,听说此人在城外不远与故人相随。

    楚流烟到了城外,按着宋濂仆从告知的地点寻去。

    在城北一处草舍之内,宋濂正与几名长相不凡之人一起品酒作诗。

    楚流烟急忙进去:宋学士,你怎还有闲情逸致在此饮酒?

    哈哈哈哈!高启与刘基哈哈大笑。

    楚流烟自然知道,这三人学士不分上下,俱是当今大学士之流,文人墨客趋之若骛的三人,竟然聚在一起,饮酒作乐。

    哎呀,我今天早有预感,会有贵人来此,怎样刘兄,我所言非差吧。宋濂哈哈大笑,刘基也乐的自在:是是是,我之过也,这就罚酒一杯。说完为自己倒了一杯酒一口饮干。

    宋濂忙把楚流烟迎了进去:平硕王驾到,有失远迎,来,同饮一杯如何?

    三人俱为风流人物,自然不会拘泥与男女。楚流烟无奈被拉入席,喝酒三杯。

    气氛渐热,这几人皆用竹筷敲打起杯碗来,宋濂还唱上了:官航晚泊浔阳郭,把酒长怀靖节贤。折腰竟辞彭泽米,攒眉宁种远公莲。归来松菊开三径,老去柴桑受一廛。晋代衣冠谁避世,刘家社稷自书年。虽云富贵非吾愿,已有清高独尔伟。千载令人吊遗迹,好山青立县门前。

    一曲唱罢,三人哈哈大笑,楚流烟也拍了拍手:确实绝妙,不过先生可知,大难临头矣。

    宋濂点了点头,并未慌乱:知也。

    那先生为何不逃?如今皇上已经派人来寻先生,事不疑迟,还需早早动身哪。

    宋濂哈哈大笑,其余二人也皆大笑之。

    刘基对着楚流烟说到:王爷,你刚才应该听得景濂所唱之词,皆他心声也。

    哈哈,知我者,二兄也。宋濂也哈哈大笑。

    楚流烟开始回味刚才宋濂的歌词,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原来宋濂以有死意,而不跑之理或许是因为那些学士们高风亮节的通病吧,需要流芳百世,需要死得其所。

    楚流烟也是无奈,终于点点头:宋学士,既然如此,那我就告辞了。望好自为之,勿送。

    三人点头,楚流烟再叹一声,还是走了。

    刚走没几步,就发现周围出现一队兵,直往那小屋去了。

    楚流烟跟着回去,有人认得她:王爷,您在此不会是要为难小人吧?

    你们管你们的,我只看。

    多谢王爷,不然万岁那里很难交代。那个带头的走进了屋子:宋大学士,皇上有请,请您移驾皇宫。

    好。宋濂丝毫没有露出什么吃惊的表情,默默的跟着队伍,坐上了那辆马车。

    楚流烟觉得朱元璋最近越来越可怕,皇帝就是这样的么?

    宋濂乃是大学士,根本无错,不过是其长孙之过,并无他什么事。楚流烟觉得不舍如此人才枉死,急忙策马去找徐达。

    这时候谢翠娥正好不在,徐达在外面转悠,正好被楚流烟撞上。

    徐大哥,不好了,不好了。

    徐地笑笑:妹子何事如今惊慌,这天塌下来也不至于急成这样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