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二章决战前下 (第2/3页)
就是三天后发动总攻,时间不会拖得太久,又可以让主力部队有一定的休息时间,你觉得怎么样?” 对此,林宗正中将倒是没有任何意见:“可以。” “很好,”张海洋重重的拍打了一下桌子:“基本上就这样定了,以南面为主要突破点,第四,第六两个集团军做为主攻部队;第三集团军负责佯攻西面,第十三集团军负责佯攻东面,第十四集团军负责佯攻北面。第八集团军做为总预备队。” 林宗正中将担心地说道:“让第十三集团军和第十四集团军独当一面,是不是有点儿太冒险了点儿?” “不会的。”张海洋上将对此倒是有一定的信心:“第十三集团军和第十四集团军没有必要发动进攻,他们只要摆摆样子就行了,顶多,也就是用榴弹炮轰炸一下城墙得了。而且,这两个集团军各有一些炮兵部队和一个坦克团,也有着一定的战斗力,再说了,他们当中有四分之一是久经训练的老兵,完全可以应付得了的。同时,在部署上也得有一些修改。第十三集团军不要部署在正北面,而是部署得靠近东面一点儿。这样一来。即可以让俄罗斯不起疑心、大胆地破城而出,也不会因为阵角被冲乱而导致失败。同时,第十三、十四两个集团军相隔不远,如果出现不测的话,也可以很快聚拢在一起,危险性就少了很多了。” 七号发动进攻,这中间的三天,可不能让洋鬼子闲着。对此,张海洋上将倒是早有打算,在他的命令下,攻打北京的杀手锏之一,终于出场了。 此时,离城墙约十公里处的营地里,已经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了。一千多个士兵正在三十多个分散的炮兵阵地前忙碌着,大量的零件被从刚刚运到的物质中找出来,并拼装在了一起。整整用了四个小时,三十六门二零五毫米口径的榴弹炮才总算是拼装完毕。这是共和国刚刚发明不久、专门用来攻打坚固堡垒的大口径榴弹炮,配备的是高效穿甲弹,其威力之大,足可以当岸防炮打军舰使用。由于二零五毫米榴弹炮吨位过大,连长达几米的支撑架在内,总加起来达二十多吨,很难运输,所以,一开始,科技家们就把主意打到了拼装上。对于陆战火炮来说,很少采用拼装这一办法。毕竟,临时拼装一门火炮,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不但得有娴熟的技术人员,需要大量的辅助工具,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战场上瞬息万变,那里容得你慢慢拼装火炮啊。 不过,在当前的局势下,二零五榴弹炮倒是可以派上用场的。现在主动权掌握在共和军这一边,由于有着相当强大的突击力量,被围困的联军。是绝不会吃饱了撑着,冒着必死的危险出城迎战,所以,共和军才可以如此逍遥地在几十万英法大军的眼皮底下,慢慢地把二零五火炮给拼装起来。 二零五榴弹炮虽然体形笨重,可是,其威力的确不小,跟巡洋舰上的主炮威力相当,炮弹重量达一百多公斤,一炮下去,体形小于千吨的军舰都有可能立刻被击沉,更不用说北京城的城墙了。为了对付北京城那厚得吓人的城墙,张海洋上将特意向广州方面发了电报,由十几艘运输船只专门把这三十六门火炮及所需技术人员和弹药北运。刚开始的时候,计划停留港口是连云港,可是由于天津战事突然结束,整个渤海湾落入共和军的控制中,已经接近连云港的运输船队索性接着北上,一直把火炮送到了天津港处。为了把这三十六门火炮及所需物质安全地送上北京,张海洋上将可是费了老大力气了,单单运载的军车就调了一百辆左右,而且还派了几十辆坦克沿途二十四小时护送。 同时护送上北京的,还有二十四门臼炮。论起来,臼炮可算是较原始的一种火炮,在原世界里面,这种火炮并不吃香,真正把它们派上用场的,也只有原世界二战时期的德国人,不过,好象战绩并不出色吧。臼炮最大的弱点就是射程极短,一般的射程只有几百米左右,顶天了也只不过是一公里左右。如此笨重的火炮要运到离对方约一公里远的地方,也实在太难为炮兵了。不过,这种火炮有一个优点,所投送的弹药量相当的大。就以原世界二战时德国人所用的臼炮为例,炮弹短且粗,口径达一米左右,重量更是达到了可怕的一吨,比战列舰所用的三百八十毫米主炮的炮弹还要重得多了。臼炮炮弹没有穿甲能力,可是,爆炸当量惊人,在某些特定场合,也是会发挥一些作用的。为此,共和国也投入了一些资金,把这种火炮给研制出来了,并连同二零五榴弹炮一起,被送到张海洋上将的手中。 共和国的这种型号臼炮,口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