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八章艰难的决断 (第3/3页)
台在。” 放下了对讲机后,林宗正中将心中沉甸甸的,仿佛压着千斤巨石一般。正常情况下,林宗正中将是不喜欢用这种语气对士兵说话的,也不会对部队下达这样的命令,他知道,大沽口炮台的士兵都是好样的,一旦接到了这样的命令,他们毫无疑问会象钉子一样死死地钉在炮台上面,这就意味着,他们自行断送了后撤之路,或者说,是自己的命令把他们的后路给截断了,一向重视士兵生命的林宗正中将,委实难于下达这样的命令,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倒是希望大沽口炮台守军在情势不利的时候自行撤退以保存实力。只是,从形势上看,这样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关键时候,他也只能壮士断腕,弃卒保车,为天津城的守卫、为此次的天津会战争取一点儿时间了。 压下了心中的不安,林宗正中将把思路转回到了现实中。虽然已经给林文秀营长下达了命令,可是,他还得做好大沽口炮台失守的心理准备。如果大沽口炮台上的守军没能达到自己的期望,那么,他也得想办法让对方的海军舰队无法得到任何的燃料和弹药,从而把对方死死地困在渤海海峡,等着共和军舰队前来给他们收尸。 办法很简单,现在,敌人所需要的燃料和炮弹,基本上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打从对方手中得到了大沽口炮台,并且把天津城附近的所有码头都控制在手之后,西方各国屯积在码头和炮台处的燃料和弹药也已经归共和军所有。由于此前一直有很多活要干,这些东西现在还存放在码头附近,一直都没有动用过。现在英法联军刚刚遭到惨败,短时间内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进攻,他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把这些弹药和燃料都搬到城中。如此一来,一旦天津城真的被破,他也有足够的时间下命令把这些东西全部毁掉,让洋鬼子啥也捞不着。 再考虑了几个问题,不知不觉间,天际已经泛起了一抹鱼肚白。睡意全无的林宗正中将索性叫来了参谋,坐着车,直朝西城门赶去。等赶到的时候,林宗正中将发现,城门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大批的义和团士兵和天津城的老百姓,正在临时兵团一些军官的指挥下,井然有序地修复着昨晚上被洋鬼子炸坏掉的城墙。才不过一两个小时时间,有不少地段的城墙就已经恢复如初了。林宗正中将特别去城门看了一下,由于铁门已经被炸飞,短时间内吴飞鹰他们也搞不出一个城门来,不过,这难不倒这些个江湖经验丰富得半死的人,他们索性把城门清空,并且在城门内侧构筑了好几道简易工事,部署了好几挺机枪。对此,林宗正中将很是赞赏,这办法不错,城门大开,如果对方要进攻的话,必然会把进攻的重点放在这里,这样一来,机枪就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了,短短十几米长的门洞,将会成为洋鬼子的地狱,将躺满洋鬼子的尸体,这跟诸葛亮的空城计,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看到林宗正中将赶来,满眼红丝可精神却好得不得了的吴飞鹰和王天成,连忙走下城墙,迎了上来。性格爽朗的吴飞鹰人还没到,声音倒是先到了:“中将阁下,你怎么不多休息一会儿?” 林宗正中将走上前去,跟吴飞鹰和王天成握了握手之后,苦笑着说道:“怎么睡得下啊,军情一大堆不说,心里头还惦念着城墙修复的事情,这不,连床都还没碰呢,就赶来了。” 王天成虽然没有吴飞鹰那样与共和国上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是,经过这几天的相处,他跟林宗正中将已经混得火热了,闻言拍拍胸脯,大声说道:“中将阁下,你就放心回去休息吧,这里有我们以及正规军的几个少将阁下就行了。此战说不定得打很长时间,以后的事情还多的是,中将阁下的身体要紧啊。” 林宗正中将笑了笑,不以为意地说道:“身为一个军人,这点儿小事情,我还是撑得住的。吴老爷子,王老爷子,洋鬼子有什么动静没有?” 一听问到正事了,吴飞鹰这才恢复了严肃的神情,轻声说道:“有点儿怪,中将阁下,对方好象没有半点儿发动进攻的意思,把部队基本上都撤走了。” “哦,”林宗正奇怪地问道:“有这事?我去看看。” 快步走到城墙上,拿着望远镜,朝着西面仔细地看了好一会儿,林宗正发现,正如吴飞鹰所说的那样,蒙哥中将的确是把大部分的部队都后撤到离城墙约十五公里的地方去了,在战壕里面,只留下了大约一万名士兵左右。而且,林宗正中将还发现,对方营地里面白烟滚滚,明显的是在燃煮东西吃,一点儿也没有集结的迹象,林宗正中将不由得暗地里点了点头,这个蒙哥,还真有两下子,挺沉得住气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