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之中国崛起_第二百五十七章兵临城下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七章兵临城下上 (第2/3页)

五万英国部队差点儿就全军覆没了。

    蒙哥中将回来以后,第一件事情并不是找自己汇报情况,而是直接跑到温地哥上将那儿哭诉去了。哭诉的结果就是,温地哥上将亲自出面说情,要保住蒙哥中将的一条小命。本来么,温特上将的意思是,直接给蒙哥中将一把小手枪。让他自己解决掉算了,即保住自己的面子,也对死伤的英国士兵有所交待。可是,有温地哥上将出面,为了以后的战事中双方能够精诚合作,温特上将不得不吞下了这个哑巴亏。自然,蒙哥中将的职务是不能保存了,温地哥上将也不好意思让蒙哥中将再带兵,经过一番考虑之后,索性让蒙哥中将当了自己的高级参谋。

    感觉到温特上将那要杀人的目光,蒙哥中将不由自主地把脑袋瓜转了转。避开了温特上将的直视。对此,温特上将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瞧这个蒙哥中将的样子,一点儿愧疚的意思也没有,四万多英国大军,不是战死了,就是呆在中国的战俘营里面作免费的劳动力,可这家伙却是一付理所当然的样子,甚至于还得到了跟他一起出征的法国部队的极力拥戴。毕竟,如没有蒙哥中将的当机立断以及把英国部队拿出来当炮灰,法**队的损失会更加严重。

    轻叹了一声后,温特上将不得不承认,这个蒙哥中将还是有一手的。从他对共和军陆军战斗力的描述来看,蒙哥中将能够把仗打到这个程度,已经相当不错了。他最大的错误在于,在香河一带遭到义和团部队的袭击后,没有立刻南下,迅速地从义和团手中夺回天津。要是他抢在共和军之前占领天津的话,整个战事说不定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他从蒙哥中将的描述中立刻就判断出来了,这是一支快速机动部队,火力强大,打野战的能力极强,可是,步兵的数量不多,并不擅长于攻城和守城。如果蒙哥中将赶在他们之前进入天津城的话,他们根本就无可奈何。

    可是,蒙哥中将之所以在香河逗留了那么一段时间,好象跟自己也有着一定的关系吧。只是,当时温特上将给蒙哥中将的命令是,在行进中消灭掉sao扰的义和团武装。可是,这个可恶的蒙哥中将却把鸡毛当令箭,放下了迅速南下占领天津的重任,反倒是一心一意追杀起义和团武装来了。追杀倒是追杀得相当痛快的,但结果呢,浪费了大把大把的时间,使得共和军不但迅速地控制了天津,甚至于还有时间北上,在武清一带给了英法十万大军一个下马威。

    总的来说。蒙哥中将的失败,是从武清战役开始的。正是在武清战役中,蒙哥中将及其部下发现了共和军那装甲部队的巨大威力。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他们由于害怕装甲部队突击而束手束脚,不敢放手大攻天津城。其实,他们如果一开始就强攻天津城,而不是去构筑什么狗屁战壕,那倒是还有一丝希望的。对方的步兵太少,装甲部队又有着一定的局限性,而协助共和军守城的义和团武装,别看人数那么多,可是战斗力却差强人意,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但是,遗憾的是,蒙哥中将并没有这样做,他先做好了撤退的准备,这才开始发动对天津城的猛攻。面对着坚城,心中又抱着对装甲部队的畏惧,他们的进攻自然是无果而终了。不过,从总的来说,蒙哥中将的进攻还是可圈可点的,差点儿就攻破了城墙,只是,那代价也太大了,七万大军就这样白白地浪费掉了,却连个象样的战果也没有得到。

    更让温特上将气得吐血的是,蒙哥中将撤退得也太早了点吧,他那怕在天津城外再坚持上几个小时,事情说不定就会出现转机。从中华共和国发布的战报中可以看得出来,蒙哥中将率军离开了几个小时之后,四国海军的残军正好赶到。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四国海军不得不选择了投降。如果蒙哥中将晚撤退几个小时,他们就有可能与四国海军联成一起,对大沽口炮台甚至于对天津展开一次全面的进攻,那个时候,谁胜谁败还不一定呢,又怎么会出现四国海军十七艘军舰无处可逃的局面呢?

    暗骂了老半天之后,温特上将这才轻叹了一声。归根结底,关键的一点就是,四国联军的装备跟共和军的比起来,根本就不在同一个档次上,特别是通讯设备方面,更是如此。共和军可以跟海面上的海军进行联系,可是,他们的海军却只能在海面上单独应付所发生的一切,所有的情报都无法从陆地上送到军舰上,除非军舰靠岸。对对方的情况了如指掌,这才是共和国海军凭着一支并不强大的舰队,活生生地把四个国家一百二十艘军舰拖了那么长时间,并最终把四国海军拖垮的原因。而掌握了这种远程通讯技术的共和国,必将成为大英帝国的一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