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之中国崛起_第二百七十九章两狗相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九章两狗相争 (第3/3页)

夫斯基的建议,发动这场莫名其妙的战争,除了对日本人怀有深刻的仇恨外,尼古拉二世还以为,凭着他在关外的近四十万军队,而且,又抢先发动了进攻,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轻轻松松地击败日本军队。尼古拉二世注意到了,虽然共和军实力强大,可是,他们并没有立刻拿下关外的准备,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共和军在拿下北京之后,并没有全力北上,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迁都以及控制其它省份上面。其中原因,尼古拉二世多少也猜到了一些,最关键的,自然是天气的问题了。而俄罗斯军队跟身处南方的共和军不同,一向在严寒地区训练,对关外气候的适合,要比共和军强得多了。所以,如果刘一飞聪明的话,应该不会在短时间内发动进攻。既然共和军不会立刻挥军北上,那么,他的四十万大军就可以把日本军队赶到朝鲜半岛,然后,利用冬季这个难得的休战期,通过还没有完全完工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从欧洲派遣援军到达关外,从而确保把关外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至于眼看着就要爆发的欧洲战争么,既然还没有爆发,尼古拉二世自然就不放在心上了。再说了,就算真的爆发了,又有什么关系呢,俄罗斯有一亿三千万人口,他尼古拉二世有着足够的能力,在短时间内把部队的规模扩大一倍甚至于两三倍,应付欧洲战争,还那不是绰约多姿的事情。

    算盘打得挺妙,战机也选择得挺好,只是,尼古拉二世却忽略了两件事。一是,日本军队的战斗力竟然如此的强悍。说真的,打心眼里,尼古拉二世看不起日本军队。身为八大强国之一,却被刚刚崛起的中华共和国打得找不着败,国势日微,而他们俄罗斯军队,跟同为中国人的大清军队打过无数次仗了,却从来没有吃亏过。推算起来,共和军就算拥有先进的武器,其战斗力也应该不会强到那里去。而被共和军打得落花流水的日本军队,就更不在话下了。

    第二点就是,尼古拉二世低估了中国的决心。关外是中国的土地,以刘一飞的性格,就算是死,他也要在死前先把关外拿下再说。更何况,现在关外两条恶狗掐架,已经乱成了一团粥,如此的大好机会,他怎么可能错过呢。至于气候问题么,你们日本人和俄罗斯人能够在这样的气候下作战,我们中国人也一定行。还有一点,让刘一飞做起这种决定来更加的有底气。第二集团军已经北上,并且在十一月十三号左右抵达日照港。可是,那个时候英法部队已经投降,张海洋上将向海军下令,要求第二集团军直接在天津港上岸。十八号的时候,第二集团军在天津港成功登陆,并且于二十二号左右抵达北京。有着如此强大的一支军队在手,刘一飞做起决策来,自然是要大胆得多了。

    北京离锦州约九百公里,就算共和军是全机械化部队,想要在短时间内赶到锦州,也是不可能的。这里可不是原先的南方三省,有着四通八达的公路系统,这里的道路基本上是土路,而且,虎式坦克又是中型坦克,沿途的桥梁都无法承担其重量,只能由工兵临时搭就浮桥,没有十天左右的时间,根本就无法赶到锦州。不过对此,张海洋上将倒是不担心的,就让这两条狗再撕咬一阵得了,让他们多死一些,等自己赶到的时候,打起来也就更加顺手了。

    此时,张海洋上将手中的部队有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八五个强力集团军和第十三、第十四两个刚刚组建的集团军,总兵力达到了三十二万多,还包括大量的虎式、豹式坦克以及各种各样的火炮,实力之强,远远超过俄日两**队的总和。不过,现在张海洋控制的地盘大了点儿,包括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还得看守三十多万俘虏,这兵力的使用,就得认真地考虑一下了。

    征得刘一飞总统和总参的同意后,张海洋上将决定,林宗正中将留下,把已经分赴各地的第三集团军留下坚守北京、天津等地,同时作为战役的总预备队使用,把第十三、第十四两个集团军也留下,第十三集团军负责折腾英法的二十多万俘虏以及把俄罗斯的九万俘虏押送到船上、准备着送到阿拉斯加省和库页省去当免费的劳工;第十四集团军则负责协助林宗正中将看防辖区,以防忠于清庭的部队捣乱,他则带着第二、第四、第六、第八四个集团军直扑锦州,让两条恶狗好好地尝一下共和军的厉害。当然,除此之外,海军也动了起来,两艘刚刚出船坞的战列舰“武汉”号和“南昌”号带着两艘巡洋舰“济南”号和“兴化”号从广州出发,前往东海执行任务,一场本以为会暂时停息的战争,却在阴差阳错之下,打得越发激烈了起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