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合纵 (第2/2页)
人又没有统领大军的能力。 除左庶长和信侯既能统帅大军,又有足够智谋应付北君之外,实在再也找不到其它人选。以北君之狠辣,绝不过放过借陈国兵马消耗郑军的机会,甚至于突然翻脸设计让郑国大军回不了郑国也绝不奇怪。 “王后是想…?” “旁人也无从托付,只能寄望于宗主帮忙劝大王不要答应我父亲的请求,并且帮忙劝阻郑王,要确保伐陈成功,势必要请左庶长或信侯统领大军…” 郑凛然听的暗自摇头。可以想像郑总管把这番话说给郑王知道后,郑王内心是何等滋味。越绯始终想帮助凌家,但旁人帮还罢,独独是她,越是为凌家说好话,郑王就越会反感排斥凌家。 郑王心中有根刺,每当越绯为凌家说话时,那根刺就会扎的更深。 偏偏别人劝阻的话越绯总听不进去,在郑凛然看来,越绯实属关心则乱。身在宫中心在凌家。 更曾有传闻,说新婚之夜郑王被越绯闹的震怒,没多久就离开东宫。郑凛然更从郑总管口中得知,郑王和王后越绯其实至今没有真正圆房。 “此事本宗也无法担保,只能答应王后,必然会设法劝阻大王用越将军伐陈。” 越绯听她答应,十分欢喜的道谢径自走了。 郑总管跪伏地上,高声道了句“恭送王后娘娘——” 直到越绯走远了,郑总管才敢起来。 神情看起来有些不快,但看着郑凛然时却又露出笑容,显然不愿被她看破。 “劝宗主还是不要替王后娘娘说话的好,郑王跟王后娘娘近日关系僵硬的很呐…” 郑凛然故作为难状道“只是王后娘娘这么交代了,我也不敢不说。但最多也只能提提越将军伐陈的事情,至于凌家的事情,那是万万不敢忽略郑总管提醒的好意,绝不敢提一个字的。” 郑总管知道郑凛然还是要帮王后说话,心里不甚高兴。但郑凛然话说的圆滑好听,让他也无法可怪。不敢得罪王后本是情理之中,也算不得是不给他面子。 这么一段路就走的郑凛然身心疲惫,烦躁不已。 她只觉得处处不自在,当年郑王没有继位前,她面对先王都没有过这种感觉。别说是区区一个太监总管,那时她这个飞仙宗宗主哪里会要小心谨慎的琢磨个内侍的心思,即使面对先王,也只要注意必须的礼法而已,有什么说什么,没有多少顾忌。 纵使先王有事交付,也不会以命令的姿态,总是委婉的表达意思。如果郑凛然实在觉得难以办时,稍稍表示,先王就会改而让别人想办法。 而如今,郑凛然大气也不敢出的垂首静立在御书房左侧,与其它人一样,看着郑王黑着脸。 半响,又两个大臣匆匆赶到,人齐了,郑王才发话道“陈王欲向本王称臣,定期纳贡,并行君臣拜礼。与此同时,周国北君派来使者提出共伐陈国的盟约。” 郑国丞相忙道“臣以为北君狼子野心,不可与之共谋。北君正是怕君上接受陈王称臣,那时他再不敢对陈国有非份之想。故而才派来使者商量结盟。陈国不可怕,相反,北君才是必须防备的恶狼!” 郑王点头道“丞相所言十分在理。只是那北君的书信中言辞谦卑,坦然暴露神魂军训练不足、军械不足、粮食不足的诸多问题。并承认神魂军根本不是郑国的威胁,以郑**势,五十万即可破尽神魂军。也正是因此北君才不敢独自攻打陈国,只有本王答应结盟,他才敢、才有把握能够攻下陈国。而且承诺,灭陈国后土地十分之八归郑,周只取两分。” 郑国尚书这时道“君上,北君越是如此越是不能答应啊!兵法有云,敌人明明强盛却故作谦卑,必然有诈。” 就有武将不快的反对道“尚书大人此话何意?难道尚书大人认为周国的军势强过了我们郑国!” 那尚书大人勃然大怒道“李将军如何能如此歪曲!周国固然比不上郑**力,但比不上郑**力不等于周国的军力就孱弱…” 意见不合的文臣武将就此开了头,争执吵闹作一团。 郑凛然一言不发的独自沉默。 半响,郑王发觉,就喝住众人,转而望着郑凛然问“宗主有何看法?” 郑凛然忙道“本宗一介武夫,这种军国大事的才识谋略实在没有,有君上决断,有众位大人、将军各出主意,本宗只能一旁听闻高见而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