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60破镜重圆 (第3/3页)
了。 若是能碰上千年人参,那可真是…用月寻欢的话说,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唐初九蹲下身子,仔细确认,是人参没错,茎单生,直立,先端渐尖,边缘有细尖锯齿,上面沿中脉疏被刚毛…和月寻欢医书里画的一模一样。 唐初九激动极了,都有些语无伦次了:“古清辰,快来挖,快来挖,人参,人参。” 古清辰只得把那边的弃了,走到唐初九身边,看着那一小株:“真的是人参么?”现在人参市价奇高不下,导致很多人都一窝峰的到山上挖,导致人参越来越稀少。 唐初九肯定到:“我不会错的,肯定是,快挖,快挖。” “好,挖。”古清辰抡着锄头开始挖人参。 唐初九在旁边蹲下,眼眨也不眨的,看着古清辰挖土。 拿着锄头挖开一圈后,怕伤着人参,速度放得非常慢。 挖个小半个时辰,才把那棵人参从土里挖了出来,每一根须都都齐了,非常完整。 竟然已经成人型了,有头)2有身)2有手)2有脚,看上去就像一个长着胡子的老头一样。 而且观它五官,感觉是在笑着的,跟老寿星一样。 唐初九激动极了,两眼冒红光的数着人参芦头上的环数,一环就代表一年:“一,二,三,…” 古清辰看着凝神认真数数的唐初九,嘴角忍不住的上扬,感受着她的快乐。 “八百八十六,八百八十七,八百八十八。”唐初九终于数完,随后是狂喜和不敢置信:“古清辰,八百八十八圈!它有八百八十八个年头了,你说,会不会我数漏了?我再数一遍吧?” 也许再数一遍,就成千年人参了。 不待古清辰说话,唐初九就认真对待又数了起来。 古清辰:“…”摇头,由着唐初九再数。 果然,第二次数出来,和第一次圈数就是不一样,多了二十三圈。 唐初九热血沸腾,果断的决定再数一遍。 郁闷的是,第三次数出来的,比第一次多,比第二次少,不死心,再数一遍! 可惜个数据皆不同。 唐初九也弄不准到底是多少了,最后干脆把人参往古清辰手里一放,非常信任的说到:“古清辰,你来数。”古清辰非常明智的做了选择,不数。而是中肯的建议到:“不如,让月寻欢来判定吧。”好歹他挂着神医之名,比较权威些。 唐初九一听,觉得有道理,迫不及待的想下山了,连刚才古清辰挖到一半的药材都不想再挖了。 古清辰无法认同,拿着锄头竖起来,说到:“初九,我讲个故事给你听吧。” “东汉时,河南郡有一位贤惠的女子,人们都不知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是乐羊子的娘子。” “一天,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回家后把它交给娘子。” “娘子说:‘我听说有志向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因为它的名字令人厌恶;也不吃别人施舍而呼唤过来吃的食物,宁可饿死。更何况拾取别人失去的乐西。这样会玷污品行。’” “乐羊子听了娘子的话,非常惭愧,就把那块金子扔到野外,然后到远方去寻师求学。” “一年后,乐羊子归来。娘子跪着问他为何回家。” “乐羊子说:‘出门时间长了想家,没有其他缘故。’”| “娘子听罢,cao起一把刀走到织布机前说:‘这机上织的绢帛产自蚕茧,成于织机。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有一寸长;一寸寸地积累下去,才有一丈乃至一匹。今天如果我将|搜索看最新|它割断,从前的时间也就白白浪费掉。’” “娘子接着又说:‘读书也是这样,你积累学问,应该每天获得新的知识,从而使自已的品行日益完美。如果半途而归,和割断织丝有什么两样呢?’” “乐羊子被娘子说的话深深感动,于是又去完成学业,一连七年没有回过家,直到他学成。” 唐初九听不懂古清辰拐着弯的深意,一脸疑惑的问到:“什么意思?” 古清辰拿着锄头,又去挖刚才那株挖到一半的药材,不过,有留了一句话给唐初九:“做事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 唐初九:“…”! 言之有理。 可是,看着手中的人参,还是归心似箭。 古清辰用力一锄下去:“欧小满不是还没有回来么?” 唐初九这才想起欧小满来,她一到山上,就独自行动了。现在,也不知她在深山哪里。 xiele气,只得按耐住满腔的急迫,坐了下来,撑着腮看古清辰挖药材。 一会儿后,唐初九突然问到:“古清辰,你说会不会这附近还有其它的人参?” 古清辰抬头,不置可否:“可以找找看。” 唐初九来了精神,弯着腰沿刚才挖人参的地方仔细寻找…就希望有比邻而居。 古清辰终于把那株药材挖了出来,那根足足有手臂那样长,问到:“找到了么?” 唐初九失望的叹了口气:“没有。古清辰,要不,我们去那边找找看吧?” 古清辰笑着评判:“初九,你这叫贪心不足。” ↖(^w^)↗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