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伤口的弧线 (第1/8页)
第一章 伤口的弧线 文山在梦中被吵醒然后匆匆赶到现场的时候,现场门口的人并不多,可能因为这一带住的人也不多,路过的行人基本没有,因为这里不是商业区,而是一个近郊的高档住宅区。 守在门口的警察让文山进去,文山没有急着进屋,而是站在门口左右张望了一下周围环境,"由大到小"是文山处理案子的一贯方式。只是一眼,他便心里先有了一个轮廓——这所房子是个独立小楼,门口有三米宽的绿化带,然后才是马路。而邻居们,就是前后左右的小楼也都相隔个五六米左右,如果在屋里大声叫喊,邻居们不一定听得到吧。但是如果是在夜里呢?毕竟这是一个很幽静的社区啊。 文山走进屋去,屋里倒是挤满了人,同事们比他先一步到达了,在各自忙碌着取证,来取尸体的工作人员早到了,因为文山没来,所以他们必须等一下。老刘走过来,和文山打了个招呼:"刷牙没有?" "没呢。"文山笑笑。 "尸体在卧室,你跟我来。"老刘的资历是局里最深的,局里的人没几个能让老刘瞧得上眼,可文山是个例外。 文山跟着老刘走进卧室,小宝正在拍照,过肩的长发一丝不苟地扎成了马尾。文山戴了手套在尸体旁边蹲了下去。他并没有去碰尸体,只是仔细观察。 这是一具女性尸体,年龄在四十至五十之间,皮肤白皙,体态微胖,良好的保养是文山不能准确认定年龄的因素。不过,尸体眼袋上泛黑的眼圈也显示死者最近睡眠不怎么样,她遇到了什么麻烦事吗?和死因有关联吗? 死者穿着白色睡袍,脖子上有明显的刀痕,很深,沿着刀痕有大量的血涌出,一直漫延到地板上,在木纹地板上形成了一滩血泊,而一把水果刀正静静地浸泡在那滩乌黑的血泊里。文山心想,看来刀上的指纹是提不到了。 死者的姿势是坐在地上,半趴在床沿,因此床单上也沾满了大量鲜血,不过由于床单是纯绵质的,上面的鲜血已经干涸发黑。文山用手捏了一下床单,心想这样的床单一定很贵,躺在上面一定很舒服,想到这儿的时候他抬头看了一眼小宝。 "死因就是这个吗?"文山指了一下死者的脖子问老刘。 "目前看是这样,不过还要等法医的报告出来。"老刘说。 文山点点头,站起身来,这样的现场他是见得多了,没什么特别,他杀,流血过多致死。下一步,他便要去周围转转,判断一下是劫杀、仇杀还是情杀,然后划定嫌疑圈子,寻找凶手,程序就这样,这就是他的工作。侦探和小贩其实也没什么区别,依足程序做好分内的事罢了。 老刘跟在后面说:"报案的是死者邻居陈女士,她每天早上会来叫死者一起晨练,今天早上她到这儿的时候看到门是开的,便进来,然后发现了死者。" "她有碰到现场吗?"文山问。 "没有,陈女士是一个知识分子,还算冷静,第一时间报了警。" 文山来到客厅,这里很凌乱,像是被洗劫过一样。"这里被抢劫过吗?" "看样子是这样,但又不像,因为被翻乱的只是客厅而已,死者卧室梳妆台上的首饰和现金都没有丢失,并且根本就没有被翻动过。"老刘说完对工作人员挥了一下手,让他们去把尸体搬走,这屋子空气中始终有一股夹杂着腥臭的味道。 "文队,你来看一看。"卫生间里突然探出一个脑袋,对着文山叫道。 文山和老刘走了进去,干警小张指着马桶对文山说:"呵呵,文队,他们用牛奶冲厕所呢。" 文山伸过头去看了看,马桶内果然积着乳白色的液体,他白了一眼小张:"你怎么知道那就是牛奶?" "我看像牛奶,我天天喝牛奶的嘛。"小张有点儿不好意思,他是一个刚毕业分配来的年轻人,有着年轻人的机灵和莽撞。 老刘拍拍小张的肩膀笑着说:"作为一名合格的警察,你必须先收集样本,经过化验以后才可以下牛奶的结论。" 小张脸涨红了,他赶紧去找了收集袋来取那个"牛奶"样本。 "老刘,那位陈女士呢?我想见一下她。"文山说。 "哦,她在门口呢,我带你去。" 陈女士是个高瘦的北方女人,短发,戴着黑边眼镜,果然像个知识女性。 "你好,"文山伸手和陈女士握了一下,她的手有点冰凉,早晨的天气是冷了点,"我是市局刑侦处的文山,能问你几个问题吗?" "当然可以。"陈女士抱着胸,她本来是准备晨练的,身上穿得单薄了些。这时工作人员抬着尸体出来了,陈女士看了看抬着的黑色装尸袋,眼睛里有一丝悲哀。 "这里有点冷,我们到屋里去吧。"文山建议,陈女士点了点头。 回到屋里,文山和陈女士在沙发上坐了下来。 "陈女士,你和死者很熟吗?"文山问。 "是的,我们是邻居,很多年了,每天早上我都会和她一起晨练。" "死者叫什么名字?她还有其他家人吗?"文山这时掏出了笔记本和笔。 "汪丽珍,这里只有她和她丈夫一起住,可是近来她丈夫很少回家,他们有点矛盾。"陈女士条理很清晰,回答也很到位。 "她丈夫叫什么?在哪里工作?"文山一边记着一边问。 "赵国华,是一家贸易公司的老板。" "那么,他们没有孩子吗?" "原来有一个儿子,五年前车祸死了,丽珍很可怜,好不容易把儿子拉扯大,丈夫事业又有了起色,结果…她想再生一个,可是她已经五十二岁了,怎么能说生就生呢?"陈女士轻轻叹了口气。 "五十二岁?"文山很惊讶,这让他没想到,优越的条件果然能让人显得年轻,自己只有三十三岁,就常常被人以为四十岁了。"那么,请问陈女士,死者她本人有工作吗?" 陈女士摇摇头:"没有,以前好像是个会计,儿子死后她大病了一场,就没再工作了。" 文山快速记录着,脑子也没有停下来,"陈女士,你是说她丈夫并不常常回家?是不是他们的婚姻生活出现了问题?" 陈女士想了想,犹豫了一下才说:"我也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