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_《牡丹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牡丹亭》 (第6/7页)

消失无踪,我也就失去了方向。没有玉兔捣药,吴刚伐树,谁来陪伴寂寞的嫦娥呢?(没有你,谁来陪伴我呢?)要怎样绝情的西风才忍心吹散人间的美梦啊!我和你再也不能重逢,难道暗中有神鬼将你我拨弄。(与你相恋,爱便已成为我心头死结),想到你,我心头就涌起无尽的酸楚。

    让我们相爱,否则死。

    春香望着她因爱而激越明艳的脸,她不能将这样的动人的美和回光返照这样哀戚的词联系起来。但她眼睁睁看着杜丽娘断了气——她抛却了这个束缚她的尘世,禁锢她的皮囊,心有不甘,如愿以偿地死去了。

    就让我将生埋下,将身后的风与暮色埋下。把梦窖藏,等来日与你重逢时同享。

    卷七

    时光像生锈的斧子,钝拙的雕琢着人世,遗下似曾相识的痕迹供人凭吊。只有死去的人还记得月光黯然凋谢的地方,盛开过撩人的艳遇。生的人,早已远离此地。

    生命是深秋桂子,跌落了,才暗香弥离。男子深情呼唤穿越生死的藩篱。四周是陈旧的张望,丽娘心有所感:“是那个少年,我朝思暮想的人。”命运安排她,死后再遇柳郎。

    她听见他呼唤。一声声,牵动她心肠,她身不由己走向他住的厢房。这是没办法的事,她是他的卫星,死了也得围着他转。

    她看见熟睡的他,甜美而脆弱,她像跋涉万里的海鸟,找到了栖息之地,恨不得降落下去。不能,不能靠近,现在还不能。她压抑着自己,克制自己亲近他的欲望。“我会惊着他。”她用这个理由勉强勒住自己万马奔腾的心,悄悄退出。

    那故事里的小男生总是天真。

    某位女鬼或女妖看中了某位流年不利的俊俏小书生时,都会以我爱慕你丰神俊雅为由,半夜三更前来搭讪。

    这其中可能有一两个不解风情,或生性警惕的,会将来历不明的美人拒之门外。却从未见那个男人对这投怀送抱的理由本身表示过怀疑,仿佛美女们投怀送抱再正常不过。面对突如其来的艳遇,男人要做到不是辨别事情的真伪,而是选择要或不要。

    是否男人都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尤其是那些怀才不遇,未曾发迹的?总以为自己是个人物,将来必定前途无量。哪怕现时他正霉到发黑,眼见就要饿死街头。

    可爱的柳生正是如此。

    且看那夜杜丽娘是如何自报家门:“若问俺妆台何处也,不远哩,刚刚在宋玉东邻第几家。”

    柳生还好认真地想了想,结果点头:“是了。曾后花园转西,夕阳时节,见小娘子走动哩。”

    呵呵,老实人果然好骗,丽娘暗喜,含笑道:“便是了。”

    柳生还是保持了警惕,继续盘问道:“家下有谁?”

    丽娘做了鬼之后,EQ急剧提升,谎话编的似模似样,她道自己:“斜阳外,芳草涯,再无人有伶仃的爹妈。奴年二八,没包弹风藏叶里花。为春归惹动嗟呀,瞥见你风神俊雅。无他,待和你翦烛临风,西窗闲话。”

    柳生闻言迅速坦然了,紧跟着心下一阵嘀咕:“奇哉,奇哉,人间有此艳色!夜半无故而遇明月之珠,怎生发付!”瞧瞧!他亦是毫不怀疑人家投怀送抱的理由,想到的是——咳…俺该怎么处理这个艳遇哩!

    似乎所有的幽媾都带著幻觉的意味——少女从坟墓中起身,以自己的魂灵和爱人交媾,像露水一样晶莹剔透,不堪颠簸。

    丽娘提出夜来朝去,请君勿送的要求。柳生自然言听计从。两人开始了鬼混,真正的鬼混,他们越来越忘乎所以,行迹昭彰。动静大到让旁人起疑。石道姑某夜闯进屋子来搜查,她当然不可能发现什么,但这一场虚惊却促使杜丽娘警醒,必须尽快告诉柳生自己为他而死,现在是幽魂前来与郎相会的事实。

    “奴家虽登鬼录,未损人身。阳禄将回,阴数已尽。前日为柳郎而死,今日为柳郎而生。夫妇分缘,去来明白。今宵不说,只管人鬼混缠到甚时节?只怕说时柳郎那一惊呵,也避不得了。”正是:“夜传人鬼三分话,早定夫妻百岁恩。”

    夜半悄然而来的杜丽娘在柳生的房间里等待着,她今夜将面临二次审判,这次审判关系到她是否能重回人间。可以想见。她的心情不会比当初在阎罗殿上轻松,虽然她早知自己和柳生有姻缘之份。

    万一她看走了眼,万一柳生是个不值得托付的男人,万一柳生因害怕而嫌弃她?哪怕有一个万一,她再次将身死九泉,万劫不复。

    柳生回来了,看到几天没来的美人重新光临,异常地高兴。两人亲亲热热挨在一起说话,内心早有计较的丽娘有意以一首诗引起话题,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欲托终生的想法,柳生自然愿意娶她为妻,丽娘盘过他家世心思,便要他盟誓,他倒身下拜,祝告上苍:“口不心齐,寿随香灭。”

    杜丽娘终于松了口气。这第二回合的审判以柳生对她的深情胜出。

    她垂泪道明自己前因。墙上悬挂的春容正是她的倒影。时光像潮水一样回溯,将她带回那段异常煎熬的日子。她在病况还不是非常坏的时候,对着镜子为自己描画春容。那时节,她相思才种,还有些许精力把自己煎熬。

    “春归恁寒悄,都来几日意懒心乔,竟妆成熏香独坐无聊。逍遥,怎铲尽助愁芳草,甚法儿点活心苗!真情强笑为谁娇?泪花儿打迸着梦魂飘。”

    这自白就是她当时生活的写照。每日妆成,只得斜倚着熏笼闷坐。是悠闲也是无聊。

    古时薰被的熏笼是特制的,很小巧干净,可以摆在床上,她可能每天也不大活动,刻意地想睡着重回那个梦中,你可以想象她像只猫一样一天到晚无精打采缩在被子里的样子,倚着小熏笼,也不爱说话,时不时的长吁短叹珠泪偷弹。

    她的一腔怨艾,在深深的庭院,清冷开放。幽深而感伤;那脉脉地期待,洇漫在辰光中,显得迷惘而无奈。

    试问,她这样不正常如何能瞒得了人呢?春香很快发现了小姐不对劲,并不像一时情绪落寞很快好转,她不免怀疑着急:“断肠春色在眉弯,傅谁临远山?”

    我又要多嘴了,在古人频繁的形容中,相思病患者不论男女,症状一律是神情懒散,魂不守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