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西厢记》 (第2/5页)
你报备呀?你谁啊?敢这么出言无状,亏你还是个读书人呢! 红娘决定以彼之道还之彼身,祭起圣人之言之乎者也一通猛训,义正词严地打击张生慷慨激昂的色心。张生短时间内也的确是被她打击得不轻,一时铩羽而回,充满自怜自伤的小情绪:“小姐呵,你不合临去也头望。待扬下教人怎扬?赤紧的情沾了肺腑,意惹了肝肠。若今生难得有情人,是前世烧了断头香。” 在红娘面前,张生难有昂首挺胸的时候,从第一次交手起,一直维持着女强男弱的情况。红娘看着他垂头丧气地离去,没在意。 “花痴书呆子。”她好笑地想,转身入内给崔母回话去了。 卷二 张生的转机出现在孙飞虎身上。孙飞虎是个草头将军,他出现的唯一作用就是给张生原本无望的爱情制造转机。《莺莺传》里如此描述这件事:“是岁,浑瑊薨于蒲,有中人丁文雅,不善于军,军人因丧而扰,大掠蒲人。崔氏之家,财产甚厚,多奴仆,旅寓惶骇,不知所托。” 《莺莺传》里说,这一年,浑瑊死在蒲州,有宦官丁文雅,不会带兵,军人趁着办丧事进行sao扰,大肆抢劫蒲州人。崔家财产很多,又有很多奴仆,旅途暂住此处,不免惊慌害怕,不知依靠谁。 到了《西厢记》里,石头里蹦出了这位孙大哥。他不知从何处得知崔莺莺是位绝色美人,带兵围住了普救寺,声称不把莺莺送出来给他当压寨夫人就要放火烧寺。其言其行十足一个在编的土匪头子。 当然他没能如愿。这次危机只是用来显示了张生的人脉和智慧,继而证明他虽然是个百无一用的书生,关键时候还是能挺身而出,出谋划策的,虽然笔尖儿横扫了五千人言过其实,起码这个男人还算得力靠谱。 兵围普救的嚣乱里,有两个人的表现比张生更值得称道。一是崔莺莺,我十分不喜欢崔莺莺,因为她扭捏作态,反复无常,跟赤诚的红娘一比,实在作厌。但在这件事上,崔莺莺颇有些舍身取义的侠气。她道:“将我送与贼人,其便有五—— 第一来免摧残老太君;第二来免殿堂作灰烬;第三来诸僧无事得安存;第四来先君灵柩稳;第五来欢郎虽是未成人,须是崔家后代孙。莺莺为惜己身,不行从着乱军:诸僧众污血痕,将伽蓝火内焚,先灵为细尘,断绝了爱弟亲,割开了慈母恩。” 牺牲是高贵的美德。莺莺此时所表现出的勇敢果断,不失大家小姐的风范。她哭了一通后对崔母说:“母亲,女儿既不愿委身贼人,辱没家声,更不愿大家因我遭难。不如我悬梁自尽,请您将我尸身,献与贼人,让他死心退兵,大家得以保全。” 另外一个出彩的人物是寺僧惠明。这个小和尚非常可爱,天真粗豪,不爱读经不坐禅,只喜舞枪弄棒,想必喝酒吃rou也是欢喜的,当大家都畏畏缩缩不敢前去送信时,他跳出来表示:“我敢去。”又自陈: “不念《法华经》,不礼《梁皇忏》,颩了僧伽帽,袒下我这偏衫。杀人心逗起英雄胆,两只手将乌龙尾钢椽揝。非是我贪,不是我敢,知他怎生唤做打参,大踏步直杀出虎窟龙潭。非是我搀,不是我揽,这些时吃菜馒头委实口淡,五千人也不索灸煿煎爁。腔子里热血权消渴,肺腑内生心且解馋,有甚腌臢!” 他身上的粗豪气息让人觉得似曾相识无比亲切,我仿佛看见了那个蔑视清规戒律,倒拔杨柳醉打山门,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最终在六和塔边听潮圆寂的鲁智深。他死前当机立断,大彻大悟,留下证悟的偈子道:“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宋江看过摇头叹息了一会,他仍是个身陷是非,混沌不明的痴人,无视他的警喻,继续锲而不舍地领着兄弟们往死路上奔。惠明奔在前往蒲关的路上,张生和镇守蒲关的将军杜确有同窗之谊,又是八拜之交。一封书信过去,杜将军领兵来救,擒了孙飞虎,普救寺之围顿解。 出力是杜确,好处归了张君瑞。张生答应解围的条件就是你把莺莺许给我作老婆——这个主意是莺莺自己出的,崔母情急无奈只得答应:“虽然不是门当户对,也强如陷于贼中,两廊僧俗,但有退兵之策的,倒陪房奁,断送莺莺与他为妻。” 崔莺莺暗自祈祷,但愿是这书生退了贼兵。 天从人愿。果然是这书生退了贼兵。莺莺心中窃喜。 现在,将军骑着白马远去,旌旗消隐。人声渐息,一场灾祸消弭。趁着崔母满心感激为张生收拾书房让他住进来的当儿,我们回过头来看莺莺和张生是如何曲款暗通。 张生住进寺里,与伊人近在咫尺,早把读书之事抛到九霄云外,朝思暮想只想着再见莺莺,他跟小和尚打听到莺莺晚上出来到花园烧香,做贼似的躲到太湖石畔墙角儿边等。虽然王实甫极力将他偷香窃玉的行径写得风雅且合情合理,仍掩不了读书人那点龌鹾好色下贱心。 张生效仿司马相如,人家以琴声勾引,他以诗勾引,吟道:“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莺莺惊讶:“有人墙角吟诗,好才华呀!”红娘嗤笑:“这声音便是那二十三岁不曾娶妻的那傻角。”比起这两人的装模作样欲拒还迎的试探,红娘脱口而出的大白话更能让人会心一笑:张生确实是个如假包换的花痴yin虫。 莺莺一点都不觉得张生花痴,她不知从哪里看出他才华横溢来、张生的诗很清新很优雅,一阳指点中了她的情感要xue,她依韵合了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我不能昧着良心说着两首诗好。实在是,太一般了,太一般了! 彼时,莺莺和张生的感情却因为对方的酬答而急速升温,相互倾慕到情不自禁要出来相见的地步:“我拽起罗衫欲行,他陪着笑脸儿相迎。” 是一旁的红娘及时拽住了她出轨的步伐:“jiejie,有人,咱家去来,怕夫人嗔着。”她再次忠于职守地拉着莺莺回避,致使有心逗留的莺莺又一次像初见时那样匆匆走避,走时频频回顾。 踌躇满志的张生功亏一篑,跺脚怨叹:“不做美的红娘太浅情,便做道‘谨依来命’” 人家浅情什么,红娘是尽忠职守,都叫你这么轻易得手那还了得! “颤巍巍花梢弄影,乱纷纷落红满径。”张生默立花径。他好像站在那里做了一场梦,梦中的温柔涟漪还残留在心头。他在树影里被宿鸟惊醒,伊行踪杳杳,没入冥暗中。她好像不曾出现过。或者她不是人间女子,他们的邂逅只是他一厢情愿的幻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