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全传_第八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四章 (第8/10页)

 “好!我先上去。”载漪退后两步,给庆王请个安“庆叔,请你待一会儿。回头请你别改口。”

    “好吧!”庆王特意叮嘱:“不过,你可别替我惹麻烦。”

    “不会,不会。”

    说着,载漪迳自入宁寿门去找李莲英。正值慈禧太后用完早膳“绕弯儿”消食的时候。李莲英陪侍在侧,所以小太监一打手势,慈禧太后也看到了,骂一句:“鬼头鬼脑地干什么?”

    “端王爷在外头,找李总管有事。”

    “他来干什么,你去看看!”慈禧太后厌恶地说:“如果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你就说,我歇着了。”

    “奴才知道。”

    等慈禧太后回到乐寿堂喝茶看金鱼,李莲英也就复命来了,说是端王有机密大事,非当面回奏不可。

    “好吧!让他进来。”

    载漪一进门跪下,便即大声说道:“老佛爷,有人造反!”

    “怎么回事?”慈禧太后倒是一惊:“你是说谁啊?”

    “袁昶、许景澄。”

    “他们怎么啦?凭他们两个人,还能造反?”

    “他们两个人背后有洋人。”

    听得这话,慈禧太后不再是不在乎的神气了,用沉着的声音说:“你慢慢儿讲!”

    “奴才先请老佛爷看两封信。”

    载漪不把两封信一起呈上去,先递袁昶给庆王的那一封。

    慈禧太后看完,脸上便有不豫之色。

    “是庆王交给你的?”

    “是!”“好多天了嘛!”

    “是!”载漪答说:“袁昶挑拨离间,奴才怕老佛爷看了生气。心想,反正奴才忠诚不二,问心无愧。这封信不递也不生关系。”

    “你能问心无愧最好!”慈禧太后说:“从前你‘阿玛’就最懂得避嫌疑,凡事谦虚退让,象赏他一顶杏黄轿,他就从来不肯坐。所以谥法用‘贤’字。你真要学学你‘阿玛’才好!”旗人称父亲为“阿玛”慈禧太后赞扬的是醇贤亲王。这在载漪不免有意外之感,原以为她会不满袁昶,谁知反倒是自己受了一顿教训,只好答一声:“奴才紧记着老佛爷的话。”

    “还有一封呢?”

    还有一封是仿照袁昶的笔迹伪造的。载漪一面呈上,一面说道:“真是国家之福,天教小人jianian谋败露,这封信是捡到的。”

    慈禧太后先不理他的,抽出信来一看,便即答道:“这‘身云主人’是谁啊?”

    “奴才打听过了,就是许景澄的别号。”

    说着,不断偷觑慈禧太后的脸色。不用多久,预期着的神态出现了,慈禧太后两面太阳xue上的青筋跳动,嘴唇微微向右下角牵掣,那双眼睛中所显露的,威严逼人的光芒,更为可畏。这是她盛怒之际的表情。

    也难怪她盛怒。这封信伪造得非常恶毒,用袁昶与许景澄商量的语气,隐约指出参劾徐桐、刚毅等人的那个奏折,另有大作用在内。义和团被纵容得成了今天这种巨患,虽说载漪之流的王公不能辞其咎,但归根结蒂,如无慈禧太后的支持,载漪又何能为力?即如最近六月初十,奉懿旨发内帑十万两奖赏义和团一事,煌煌上谕,天下共见,虽有利口,又何为慈禧太后辩卸责任。

    不过,现在要利用慈禧太后治徐桐等人的罪,不可有一言半语牵涉到她头上,甚至对载漪等等,亦只可含蓄其词。到了将来议和,洋人谈到纵容义和团的罪魁祸首,必定会提出慈禧太后,那时便恰好利用这一点,请慈禧太后“撤帘”将大政归还皇帝。

    在慈禧太后看这些话,字字打在要害上,真有心惊rou跳之感。不过,载漪惯会造伪,未必可信,慈禧太后决定先诈他一诈。

    “我看,袁昶未必会说这种毫无心肝的话。不要又是你在弄什么玄虚吧?”

    “奴才那敢这么荒唐?请老佛爷核对笔迹好了。”

    “谁知道笔迹是真是假?”

    听得这话,载漪故意作一种受了冤屈而无从分辩的神情,然后象突然想到了一个好法子似地,欣快地说:“这好办!庆亲王进宫来了,请老佛爷传他来,当面问他,那封信是袁昶给他的不是?”

    慈禧太后想了一下说:“不必传他来当面问。”说着,拿起一支象牙制的小锤,将放在御案上的一座小银钟,轻击了两下。

    慈禧太后是派李莲英去向庆王求证,复命证实载漪所言不虚。第一封信不假,则以笔迹相同,情事相符的第二封信,当然也是真的!慈禧太后再精明,也想不到有此以真掩伪,移花接木的阴谋在内。

    “许景澄靠不住,我是知道的,想不到袁昶亦有这种糊涂心思!这不是自己找死吗?”

    “老佛爷圣明!”载漪紧接着说:“局势不大好,不错,不过,只要老佛爷在上,终归能够化险为夷,转祸为福。奴才真不知道这两个人是什么心肠?”

    他的意思是袁昶、许景澄刻意要挖大清朝的根基。凡是说慈禧太后在位,大局就坏也坏不到那里去之类的话,是最能打动她的心,激发她的勇气的。因而沉吟了一会,问道:

    “这件事,你们看怎么办?”

    “奴才不敢说。袁昶不是说了吗,奴才得‘善处嫌疑之地’。”

    “这不相干!有我在,你就无所谓有嫌疑。”

    “是!奴才自问,也是这么个想法。可恨袁昶等辈,挑拨离间,无事生非,如果这些人不去,将来还不知道闯出什么不能收场的大祸来!”说到这里,载漪取出一个白折子呈上御案“老佛爷请看看这个稿子,不知道能用不能用?”

    慈禧太后很仔细地看完,脸色变得很沉重,好久才说了句:“交给我!”

    等载漪跪安退出,慈禧太后随即吩咐,将皇帝从西苑接到宫里来,同时关照,皇帝的晚膳,开到宁寿宫来。

    这是久已未有的事!太监们无不奇怪。但只有很少的人,为皇帝高兴,认为太后已念及母子之情,而大部分的人替皇帝捏着一把汗,不知道太后又有什么不愉之事,要在皇帝身上出气?

    皇帝自己也持着这样的想法,惴惴然地,连大气都不敢喘。进宫请了安,慈禧太后喊一声:“莲英!”

    “在!”李莲英看了皇帝一眼,这是递暗号,让皇帝宽心。

    “叫不相干的人躲开些!”

    这不用说,是有极大关系之事要谈。李莲英出去作了安排,又亲自在乐寿堂前面看了一圈,方又入殿复命。

    “你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