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全传_第七一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一章 (第6/10页)

员,才能得那个缺。”

    “那个缺当然是好缺,不然他也不必费那么大的劲。他是怎么找到你的呢?”

    “也是听说主子在万岁爷面前说得动话,所以亲自来找奴才,代求主子。许了这个数。”王有伸出右手,揸开五指,上下翻覆了一下。

    “多少?”珍嫔不解也不信“十万?”

    “是。”

    “那个缺值这么多钱?”

    “这本来没有准数的。”王有又说:“中间没有经手人,净得这个数。”

    “中间没有经手人?”珍嫔自语着,在估量这件事能不能做?

    这一夜灯下凝思,反复考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做左右为难。卖官鬻爵,一向为自己所轻视,而且皇帝亦很了解自己的性情,持正不阿。如今出尔反尔,为人关说,这话怎么出得了口?

    若是舍弃这条路子,宫中用途日增,亏空越积越重,如何得了?心里巴不得有个人可以商量,但宫女们不懂事,不但拿不出主意,而且不知轻重,将这些话泄漏出去,会招来祸事,决不能让她们共机密。此外只有jiejie瑾嫔,泄漏倒是不怕,无奈她为人老实,说知其事,必定害怕,那又何苦害她?

    想到头来,计无所出,只有一个结果:慢慢再想。因此第二天王有来探问时,她含含糊糊地,没有肯定的答复。这是看看再说的意思,而王有却误会了,以为珍嫔只是在等机会向皇帝进言。

    在宫外,全庚的暗中奔走,倒有了很多切实的结果。他是找到玉铭手下的一个工头,跟玉铭搭上了线。开门见山,直言相谈。玉铭听说有这样一条终南捷径,当然愿意去走。但是,走得通走不通,却要仔细看看。

    “全大爷,你既然肯帮我这个忙,想来总也知道,我已经托了人在办。一个‘榫头’一个‘窍’,总要对得上才行。好不好这样,等我先问一问我那方面的人,再给你老回话,怎么样?”

    “这就谈不成了。”全庚答道“你那方面的路子,我当然知道。那条路子也很有名,但不见得快。为什么呢?因为转手太多,而我这里,只转一道手。你想想呢!”

    玉铭心想,这面先托高道士,再托李莲英,而李莲英得要找机会才能跟慈禧太后提。如果一时不得其便,或者提倒提过了,慈禧太后一时记不起交条子给皇帝,又得找机会提醒她。这样就不知那年那月才能如愿?

    这样想着,便决定先走一走王有的路子。可是究竟是真有门路,还是瞎撞木钟,毫无影响?不能不慎重。否则白白丢一笔钱,还落个话柄,未免太不上算。

    他的这番沉吟,全庚自然明白,自己是初干这个行当,不比高道士、李莲英“招牌”已经做出去了“信誉卓著”上门“交易”的人,会放心大胆地先付银子。因此,他亦早就想好了一个可以取信于人的办法,此时应该明说了。

    “玉掌柜,你不必担心,事情不成,一个蚌子不要。你不妨先试一试我这面,那条路子把它停下来。等有了效验,再收你的银子,你看好不好?”

    “那太好了。”玉铭欣然答说:“你看半个月,能不能办成?”

    “半个月当然可以了。不过你现在还是同知。”

    “我已经加捐了‘过班’的‘部照’,这几天就可以取到。”

    “好!从你取到部照那天为始,我半个月替你办成。”全庚又说“你先写张借据给我!”

    这张借据是仿照乡试买枪手的办法,举子在入闱以前,写张借据给枪手,书明银数及偿还日期,下面的“立笔据人”要写“新科举人”某某。如果枪法不佳,徒劳无功,没有能替人挣到一名“新科举人”笔据当然无效。此刻玉铭所立的借据,亦须写明“新任四川盐茶道”如果不是这个头衔,这张借据便是不值一文的废纸。

    “这个办法好。不过,”玉铭做生意的算盘亦很精,提出疑问:“倘或我从另外的路子上,得了盐茶道呢?这张借据,不仍旧管用吗?”

    “这…,”全庚想了一下答说:“这也好办。我先请问,你加捐道员的部照,什么时候可以下来?”

    “大概还得十天工夫。”

    “十天加十五天,一共二十五天。你借据上的日子,扣准了写第二十五天的那一天。到那时候,如果已经说妥了,可是上谕还得有几天,我们就再换一张借据。”

    玉铭细细想了一遍,认为这样做法,也很妥当,便点点头说:“好的,但望在二十五天里头成功,借据有用。万一你那里行不通,我另外再走路子,补缺的日子不对,这张借据自然就作废了。”

    “正是这么说。”全庚很郑重的叮嘱一句:“但有一件,‘法不传六耳’,玉掌柜,咱们俩的心腹话,你可不能跟第三个人说。”

    “是,是。我懂!”

    懂是懂,做不做又是另一回事。玉铭当天就把这件事跟恩丰说了。事实上也非告诉他不可,不然两面进行,各自居功,岂不要花双份的钱?

    恩丰心里自然不舒服。但跟玉铭的交情太深,不能拂袖而去,只埋怨他说:“二哥,你就有路子,也跟我商量商量再说。如今让我怎么跟高道士交代?再说,明摆着是撞木钟的事,只为你有张借据在人家手里,就不能不搁下来,等他二十五天。不然这笔帐算不清。可是,这一来夜长梦多,万一这二十五天之中另有变化,让别人占了先,你不是白白耽误了?”

    “是啊!”玉铭很不安地“倒是我太冒失了。”说着,便即变换脸色,陪个笑又说:“做哥哥的错了!老兄弟,你怎么想个法子挽回过来吧!”

    恩丰紧皱眉头,思索了好半天,叹口气说:“谁叫咱们是磕过头,换过帖的?只好我老着脸去碰钉子了。”

    “老兄弟,我知情,我知情。”玉铭连连拱手。

    于是恩丰赶到万福居去访高峒元。他用的是釜底抽薪的激将法,相当毒辣,一方面警告高峒元,这行“生意”有人来抢了,如果不是上紧巴结,逐渐会没有人上门请教,一方面又劝高峒元鼓动李莲英去对付王有,不论软哄硬压,反正唯一要坚持的宗旨,就是除却高、李这条路子以外,不准有任何人做这行“生意”

    “不用理他!他有他的能耐,我有我的神通,大家走着瞧就是。”

    高峒元看来处之泰然,其实颇为担心。因为他在宫中的相知也很多,谈起来都说珍嫔相当得宠,大概等不到慈禧太后六十万寿,加恩宫眷,晋位晋封之时,就会封妃,此人果然如恩丰所说,有王有居中牵线策动,向皇帝求官要缺,可真是一个劲敌。

    为此,特地派人通了个信给李莲英,鼓动慈禧太后传懿旨,将他召入宫中去讲解修炼的道法,找机会私下见了面,将珍嫔亦在替人打点谋干,以及全庚向玉铭去兜揽的经过,细细地告诉了李莲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