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部:卫斯理在哪里 (第4/4页)
直线距离可以达到数万公尺,即使深入地层,也可以深入数千公尺,在它的有效射程之内,只要有生命存在,绝对不可能逃出这只超级“电眼” 如果真如白素所说,这里存在某种不为人所知的生命形态的话,就一定会显示在这种探测仪上,那时,探测出的数据会与他们所知的任何生命不同,因此便可以断定白素所说是真实存在的。 实际上,他没有找到这种特殊的生命存在。 尽管亮声几乎已经认定白素所说的生命形态很可能不存在,但他并没有放弃努力,因为他毕竟是一个十分严谨的科学家,他相信,宇宙之大,还有许多他们并不清楚的生命形态存在,他们暂时没有发现,也极有可能是这种生命形态比他们更先进,能够阻止或者躲开他的探测仪。 正是他的这种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使得他在不久以后有了重要的发现。 这一发现并不是他探测到了那种新的生命形态,而是发现一个他们所熟悉的生命形态从探测仪上消失了。 亮声先生在发现了小郭离开他们独自深入到山中,却又无法阻止以后,便放弃了对他的跟踪,继续在其它地方进行探测,可是,经过几十分钟的努力,没有任何结果。他的同伴觉得这只不过是一种错觉,便想征求亮声的意见,放弃这次徒劳的探索。亮声先生也开始有些动摇了,他想,再努力下去,也不一定有什么别的结果,我不如看一看那个好奇心极大的私家侦探现在在干些什么。 可是,当他想再次跟踪小郭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这已经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无论他怎样努力,再也找不到曾经出现在他那探测仪屏幕上的小郭。 亮声用地球人并不懂得的语言说了一句什么。 白素和柳絮等人发现亮声先生的神情有异,便围了过来,问他到底发现了什么。 “不见了。”他说。 “什么不见了?”柳絮问。 亮声先生指着白素说:“你的那位朋友不见了。” 白素因为太深入了自己的情感打击之中,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小郭已经不在这里,此时听到亮声先生一说,才回首四望去找小郭,哪里还有他的身影? 亮声先生告诉她“一个多小时前,我们发现了他,离我们的距离大约是三千公尺,他一个人进山去了。可是现在,我们再想找他的时候,已经找不到他了。” 白素听说小郭独自进山了,心中大惊,本来从不骂人的她,此时也禁不住在心中骂了他一句,她暗想,你这个小郭,你好糊涂,无论是卫斯理还是红绫,哪一个的本事不在你之上?他们现在都已经是生死不知,你去凑什么热闹?你这不是存心捣乱吗? 她的想法当然是极有道理的,如果说这件事真有什么危险的话,这边已经是损失了两员大将了,有什么必要在的情况完全不明的情况下再损失另一员大将?这样一来,岂不是要引起大家更大的恐慌? 柳絮知道白素心里在想什么,就问亮声先生:“会不会是他走到了一个你们的仪器测不到的死角,或者已经走出了你们这种仪器的有效范围以外?”她说这种话,原是想亮声先生证实这种可能,这样多少能给白素一点安慰。 亮声先生毕竟是外星人,对地球人的心理活动知道得太少,他见柳絮的话中似乎有对他的仪器不信任的成份,心中多少有些不服气,便说:“绝对不可能,我们这种仪器的探测距离是八万公尺,他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根本不可能走出这么远。” 柳絮似乎还有些不甘心,就又说:“任何仪器,总也该会有死角吧?” 她的话是地球人的一种典型思维方式,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是人的眼睛,看起来,只要是在眼睛前面的物体,人一定能够看得到,但实际上,科学已经证明,人的眼睛存在着一个盲点,如果将物体放在盲点上,这个物体就算在你的鼻子面前,实际上你根本就看不到。现在人们所普遍使用的无线电话等通讯设备也存在着这样的盲点,你拿着无线电话,在几百公里之外可以清晰地接收到记讯号,但在几公里内的某一个地方,你却根本无法接收到这种讯号,这就是一个盲点。 她的这一论点同样被亮声否定了,亮声说,如果仅仅只有一台仪器,他不敢保证一定没有这样的盲点,但实际上,他们使用的是两台仪器,这两台仪器可以起到互补作用,就算是存在这样的盲点,在两台仪器的交叉作用下,这个盲点也会被消除。 白素听懂了他的话,忍不住问道:“既然是这样,小郭为什么会从你们的仪器中消失呢?” “只有一个可能。”亮声先生说:“正如你所说的,这里有一种我们从未接触过的生命形态,他们甚至比我们更先进,能够成功地干扰或者躲过我们的射线。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找不到他们。” 他这话,令在场的所有人惊诧莫名,大家心中不约而同惊呼了一声:果然有这种生命形态存在,那么,她们究竟想干什么? 一个显然的事实是,红绫、卫斯理和小郭先后落入他们的手上,他们准备怎么对付这三个人?三个人还有机会重返生天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