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异史_第二章血中华异史朝中华异史第五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血中华异史朝中华异史第五节 (第1/3页)

    第二章 血色朝阳第五节

    北伐明军在济南苦等从徐州运来的粮草与物资,但自从高杰派人运来一点粮草与火药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动静,史可法心急如焚,此时直隶一带兵力空虚,正是北上收复北京的大好时机,若等清军云集,只怕就难了,他只得又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差人送往徐州。但送信的骑兵头天早上出发的,到了第二天傍晚就回来了,禀报史可法说,南下的路上已布满了清军的游骑,无法赶往徐州了。

    史可法听后大吃一惊,急忙招来众将商议。众人均觉徐州恐怕凶多吉少,但到底应该怎么办,却毫无良策。陈子龙坚持认为应该立即拔营北上,趁直隶空虚之际,一举拿下北京,或可起围魏救赵之功,而林清华则认为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应该在山东先立足,待巩固了山东之后,再徐图中原,但是大部分人包括史可法在内均认为应尽快南下,以解南京之危。众人争论了半天,最终史可法以其督师的身份下达了南下的命令。

    史可法命令陈子龙率领平虏军为先锋,他自己率领中军紧随其后,林清华则率领镇虏军殿后。待众人走后,史可法特意将林清华留了下来。林清华顺势又将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但史可法摇摇头,说道:“威毅侯所说虽然有些道理,但如今君父有难,我们做臣子的岂能坐视不理?现在最要紧的是南下勤王,北伐的事只有等以后了。”说完他语气一变,低声说道:“如今南北联系已断,朝廷的旨意怕是下不来了,看来那批降官只有按朝廷的意思办了,大军必须立即南下,这件事只能由你们殿后的镇虏军来办了。”看到林清华还想说什么,他立即挥手制止,让林清华赶快去准备。

    议毕后半个时辰,史可法就率领着大军出发了,明军几乎丢弃了一切防碍快速行军的装备,将来不及拆掉的帐篷也付之一炬,顿时整个明军营地火光冲天。关在牢里的那些降官,见到火光,一个个心慌意乱,不知到底发生了何事,正茫然无措间,却听到牢门“咣当”一声打开,随后便看见走进来一名明军将领。

    这名将领正是林清华,他得到史可法的命令后,思来想去,终于下定决心,在亲兵的陪同下来到牢房。进入牢房后,林清华喝令众降官跪下,接着就将朝廷的圣旨大声念了出来。众降官开始只是觉得圣旨上措辞强硬,当听到圣旨中决定将他们全部处斩后,顿时乱成一片,有少数人欲夺门而出,但很快便被林清华的亲兵用皮鞭、木棍打退,更多的则是泪流满面、哎声叹气,等候着屠刀的降临。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林清华并未下令行刑,先是静静的等他们哭了一阵,然后才猛的大喊一声:“安静!”

    见到众降官抬头望向自己,林清华才说道:“这朝廷的旨意是要把你们统统杀掉的,但本侯心软,也知道你们是因为‘顺案’不能南下,迫不得已才投降的。上天有好生之德,本侯决定放你们一马,这可是本侯抗旨啊!罪好大的!你们也要感恩戴德呀!今天放了你们,你们回去后可要好好的做人,千万别忘了你们是炎黄子孙,你们可以继续当满清的官,但一定要记住,不能祸害老百姓!记住我说的话:‘别看今天闹的欢,小心将来拉清单!’要是你们祸害百姓的话,将来本人带兵打过来的时候就不客气了!抓一个杀一个!决不心慈手软!”

    众降官逃得生天,无一不对林清华感恩戴德,纷纷向他跪下,大叫“救命恩人”待林清华将他们放出牢房后,立即像兔子一般跑的无影无踪。林清华之所以不杀这些人,不是因为他善良,而是因为他认为若是杀了这些人的话,那么无疑是将其它的降官逼上了绝路,使其与满清同仇敌忾,从而增加收复中原的难度,若是将这些人放了,一来可以显示自己的仁慈,二来可以在敌人内部制造思想上的混乱,使大多数降官首鼠两端,减少北进的难度。

    林清华率领着镇虏军想迅速赶上南进大军,但史可法走的太快,竟然一时追不上,直到第二天下午才追上,而这却是因为前面的明军已与清军北上的先头部队接仗了。

    豪格占领徐州后,并没有按多尔衮的命令立即北上夹攻北伐明军,而是把眼光盯住了富庶的江南。豪格命令鳌拜率领十万清军南下扬州,企图一举拿下扬州。但事与愿违,鳌拜率领的清军在扬州城北一百多里的高邮吃了个败仗,伤亡两万多人。原来,明朝得到逃回南京的吴志葵的报告,得知徐州正被清军大军围攻,朝中立即乱做一团,众大臣正欲派四镇兵马北上解围,忽又从逃回南京的高妻刑氏口中得知徐州已经失守,顿时满朝皆惊。刑氏向皇帝哭诉了经过后,又告了吴志葵一状,说他临阵脱逃,皇帝听后大怒,欲将吴志葵问斩,幸而朝中大臣纷纷上奏,说道正值战事紧张,朝廷又需水师护卫长江等等,要皇帝收回成命,不如让吴志葵戴罪立功。皇帝冷静下来,他也知道水师只听吴志葵的命令,换了其他人恐怕指挥不灵,于是只得作罢,下了一道口谕,斥责了吴志葵一顿,要其戴罪立功,同时下旨让高杰之子袭爵兴平侯,以慰忠臣之心。

    朝中大臣开了一天的朝会,最后决定下旨勤王,同时将大部分江南兵马凋到江北,以拱卫南京,令左良玉从河南撤出,派出大军顺江而下,接替江南的防务。

    就在朝中大臣凋兵谴将的时候,黄得功却先行一步,在得到徐州陷落、高杰身死的消息后,他立即抽凋全部精锐北上,一举占领了扬州,顺便将高杰留守扬州的一万部下并入所部,高杰部将李本深和胡茂祯逃到南京向皇帝哭诉,但木已成舟,朝廷不想节外生枝,只好令黄得功为总督江北提督,以节制江北诸军。

    黄得功得到扬州后,立即加强了扬州及近郊的防御力量,毕竟这里已经是自己的地盘了,再也容不得他人来抢夺,不论是清军还是其他“四镇”都是他的敌人,不过由于清军势大,他才不得不将主力安置在扬州以北的高邮附近。黄得功的兵马加上江南来援的各路兵马和吴志葵率领的水师,总共超过三十万兵力囤积在高邮一带以逸待劳。

    鳌拜率领的清军盲目的南下,由于刚刚取得徐州的胜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