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9章半夜谈商 (第3/3页)
叶青还是不明白,疑惑问道:“这些不都是伸手么?没觉得有什么区别啊?” 徐友亮摇头:“拿!只要伸手拿了揣兜里就算完,用!一招一式一棋一子,小居大局都容不得半分差池!” 叶青似懂非懂:“嗯…你是说,当官的赚钱方式不一样?可是他们也是人啊?是人就没有不爱钱的!当官不就为发财么?” 徐友亮摇头,拿起那本古言小说道:“小说里描写那种官其实还是商人,以权谋私,行贿受贿,披了一身官衣仍不改商人恶习,他们的为官之道就是做生意的那套!” 叶青迷迷怔怔还是不懂!她眼中的权贵根本没什么区别,都是住豪宅开豪车戴名表,一身名牌穿戴站在人前,你分得清楚哪个是商人哪个是官员? 徐友亮耐心引导:“叶青,你跟我说说商人分了多少等级?往多里说!” 叶青想想道:“嗯…中农,富农,小地主大地主,小工业者,小资本家大资本家…土豪大款!” 徐友亮笑:“干部呢?就说说你知道的,分了多少等级?” 叶青贼笑:“生产队长,县长,市长省长,国家最高领导人!没啦!” 徐友亮拍她头:“要是让你去了中南,还真有可能…” 叶青揉着头瞪他,她当然知道有多少干部,光是惠安县一个小小的县委大院就两千多号人! 各个科室部门的干事科长处长部长…不都是干部?乡里公社还一大堆,村里还有会计和妇女主任民兵连长呢! “你快说啊!为什么这么多干部?没用的怎么不精简掉办工厂?”叶青催促。 徐友亮好笑,拿了一颗烟点上。 “叶青,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什么意思?” “清朝的官员贪污成风,小小知府三年就受贿十万两白银!”叶青想也没想道。 徐友亮摇头:“不对!这句话最早出现在宋朝,明清世情小说中出现的最多,‘清’是清廉的清,并非清朝。” “哦!”叶青点头,只要是有理有据的,她都虚心受教。 “那你知道一个清廉的知府为什么能贪污十万雪花银么?”徐友亮问。 “手黑呗?*!”叶青笑。 徐友亮又摇头:“一个地方知府,手握管辖之地工商,农税,司法,刑法,人事调配几项权利集于一身,即便自身再清廉,十万雪花白银也拿的轻而易举!反而是清朝,地方政务分别由文职外官和京官一同协理,即便是贪官,也贪不了多少银子。” 叶青震惊,说的有道理!他们矿上会计和出纳还分四五个人担任呢!厂委一屋子矿长还都只分管一摊呢!必须要相互制约。 “叶青?等你当了书记,还精简了干部办工厂么?”徐友亮笑问。 叶青干笑:“呵呵…只要他们不对我指手画脚唠唠叨叨,我就先不精简了。” 徐友亮白眼,没搭理她。 “你还是没说商人和干部戴手表有什么区别啊?跟这些又有什么关系啊?”叶青追问正题。 徐友亮只得继续解释:“官员分了众多等级,朝服朝靴朝珠顶戴花翎…连同补子上的绣花花纹都不一样。干部们什么级别住什么样的房子,挣多少工资,坐什么车,享受什么样的待遇,甚至戴什么样的手表都有讲究。这些无非就是提醒你能‘用’多少东西,什么地方不能插手,什么时候必须出手,时刻都要记着自己的身份!” “哦!”叶青了然。 “商人有如此严格的界限么?有人提醒他们‘拿’多少么?”徐友亮又问。 叶青认真想想,商人就是拼谁家钱多,多个三五万和七八个亿好像还真没什么区别,无非就是豪车多买几辆,别墅多盖几栋…没人管啊? 叶青迷迷糊糊摇头:“好像没有…” “不留神把手伸到别人碟子里会怎样?”徐友亮耐心引导。 “挨打!”叶青还记着。 徐友亮轻笑:“真聪明!” … 叶青无语,什么乱七八糟的!看看手表已经夜里十一点了,摘下放好,打个哈欠:“我困了…” “睡吧!” 徐友亮帮叶青又换过一次纸,熄了灯给她掖好被子,自己也侧身躺下。 黑暗中,屋里静悄悄的。 “叶青,要听丈夫的话,我会护着你…”徐友亮轻声。 叶青半梦半醒间迷迷糊糊应声:“嗯…”一夜无梦,转天大早,徐友亮从食堂打了早饭回来,把叶青硬拽起来洗漱,让她吃完再睡。 两人坐下,叶青举着昨天的旧报纸边吃边看,不时呵呵笑出声。 “叶青,看到什么好笑的了?”徐友亮笑问。 叶青举着报纸给他看一条社论。 徐友亮纳闷:“这有什么好笑的?” 叶青轻哼:“这你就不懂了吧?看报纸不能只看字面意思,要猜测新闻为什么这么写,上面想让你干什么,背后的真实意图又是什么。” 就像以前宣扬农村丰收,鼓励城市居民主动扎根农村的新闻,骗谁呢?农村这么好怎么不搬到农村办公去啊?谁信谁是傻子! 徐友亮疑惑望向她问道:“你能知道背后是什么意思?” 叶青郑重点头:“虽说不能完全猜到每条新闻的真实用意,但是我知道报纸该怎么看。” “怎么看?”徐友亮好奇。 “反着看!”叶青得意。 徐友亮伸手扶额,无语望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