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_唐六臣传第二十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唐六臣传第二十三 (第3/4页)

、阴险狡猾、卖国谋利的人罢了。

    如果不是造样,怎么会在梁的朝廷蒙受这样的奇耻大辱呢!作《唐六臣传》。

    张文蔚字右华,河间人。

    最初因文章德行出名,考中进士。

    唐昭宗时,任翰林学士承旨。

    这时,天子微弱无力,制度已经败坏,张文蔚身居翰林,起草制诏下发各地,独能遵循大的体制。

    唐昭宗迁到洛阳,拜他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柳璨杀害裴枢等七人,到处牵连朝廷士大夫,动辄加以诛杀,官吏们以眼神示意,不敢说话,都自身难保,张文蔚竭力为他们辩护解脱,朝中士大夫大多靠他纔得以保全活下来。

    梁太祖登位,仍然任命张文蔚为宰相,梁代初年的制度都是张文蔚裁定的。

    张文蔚在家也很守孝道。

    开平二年,梁太祖巡视北方,留张文蔚守西都,暴病而死,追赠右仆射。

    杨涉,祖父杨收,是唐懿宋时的宰相;父亲杨严,官做到兵部侍郎。

    杨涉考中进士,唐昭宗时任吏部尚书。

    唐哀帝登位,拜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杨涉,出身在唐的名家,世代奉守礼法,而性格特别恭谨忠厚,不幸遭逢唐末的乱世。

    被任命为宰相那天,与家人相对而哭泣,望着他的儿子杨凝式说:“我不能逃脱这个罗网,灾祸快到了,必定会连累你们。”唐灭亡后,在梁任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位三年,俯首低眉,无所作为,罢相为左仆射,主持贡举考试,几年以后死去。

    儿子杨凝式,著述有文采,擅长公文与书信,在梁、唐、晋、汉、周五朝都做过官,常常因心病辞官,住在洛阳,官做到太子太保。

    张策字少逸,河西墩煌人。

    父亲张同,任唐容管经略使。

    张策从小聪明颖悟好学,精通章句之学(‘)父亲张同,住在洛阳敦化里,疏浚水井时获得一个古鼎,铭文刻着:“魏黄初元年春二月,工匠吉千。”张同觉得神奇,张策当时十三岁,站在张同身旁,说:“漠建安二十五年,曹cao死,改年号为延康。

    当年十月,魏文帝受禅即位,又改年号为黄初,因此黄初元年没有二月,铭文多么荒谬呵!”张同十分惊异,,张策从小喜好佛教学说,于是剃去头发做僧人,住在长安慈恩寺。

    黄巢侵犯长安,张策纔还俗,事奉父母躲避战乱,在乡间过了十多年。

    召拜为广文馆博士。

    郇州王行瑜征辟他任观察支使。

    晋王李克用进攻王行瑜,张策和奴婢用轿子抬着他的母亲束归,在积雪中赶路,路上的人都可怜他们。

    梁太祖兼领四镇,召他为郑、滑二州观察支使,因为母亲去世而解职。

    服丧期满,在唐任膳部员外郎。

    华州韩建召他为判官,韩建改任许州,任命他为掌书记。

    韩建派张策出使梁太祖,梁太祖兄到他高兴地说:“张夫子到了。”于是留他任掌书记,把他推荐给朝廷,累官拜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梁太祖登位,升任工部侍郎奉旨。

    开平二年,拜官刑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升迁中书侍郎。

    因风病罢为刑部尚书,辞官居家,死于洛阳。

    趟光逢字延吉,父亲赵隐,任唐左仆射(…)赵光逢在唐以文章德行出名,当时人称赞他正直温和,称他为“玉界尺”

    唐昭宗时任翰林学士承旨、御史中丞,因为世道混乱弃官,住在洛阳,闭门杜绝人际交往五六年。

    柳璨任宰相,和赵光逢有旧恩,起用趟光逢为吏部侍郎、太常卿。

    唐灭亡后,在梁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屡次升迁至左仆射,以太子太保辞官居家。

    梁末帝登位,起用为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以司徒辞官居家。

    唐天成年问,在家中拜为太保,封齐国公,死,追赠太傅。

    薛贻矩字熙用,河东闻喜人,在唐任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

    唐昭宗从岐州回长安,大杀宦官,薛贻矩当时为中尉韩全诲等人撰画像赞语,受牵连被贬官。

    薛贻矩于是自己结交梁太祖,梁太祖在朝廷上替他说话,拜为吏部尚书,迁御史大夫。

    天佑三年,梁太祖从长芦回师,唐哀帝派薛贻矩前来慰劳,薛贻矩按臣子的礼节进见,梁太祖还礼让他上台阶,薛贻矩说:“殿下的功德延及百姓,天、地、人三灵改变选择,皇帝正要做舜、禹禅让的事,臣子我怎敢违背?”于是自称臣子行朝拜之礼,梁太祖侧身避让。

    薛贻矩返回,就催促唐哀帝让位。

    梁太祖登位,拜薛贻矩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累官拜为司空。

    薛贻矩在梁任宰相五年,死,追赠侍中。

    苏循,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为人乖巧jianian佞,阿谀奉承,毫无廉耻,惟利是图。

    在唐任礼部尚书。

    这时,梁太祖已杀掉唐昭宗,拥立唐哀帝,唐的故旧大臣都痛恨得咬牙切齿,有的低头畏惧灾祸,有的离开朝廷不愿做官,丽苏循专门迎合梁以求进用。

    梁军进攻杨行密,在淖河大败,梁太祖急躁愤懑,急于取代唐,想向唐索取赐予功臣的九锡,群臣没有人敢提出此议,只有苏循一人带头说:“梁王的大功大德,是天命所归,应当立即接受禅让。”第二年,梁太祖登位,苏循任册礼副使。

    苏循有一个儿子苏楷,干宁年间考中进士,唐昭宗派学士陆康复核取消了他,苏楷常常惭愧怀恨。

    到唐昭宗被杀后,唐的朝政一概出自梁,苏楷任起居郎,和柳璨、张廷范等人相勾结,于是对张廷范说:“谧号是用来改变称呼而以诚信马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