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_唐六臣传第二十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唐六臣传第二十三 (第4/4页)


    以前官府给先帝的谧号叫‘昭’,名不副寅,你是太常卿,我是史官,不能不说。”于是上疏反驳谧议。

    而张廷范原是梁的客将,曾谋求做太常卿没有得到,廷范也因此怨唐,因而把苏楷的上疏下发给张廷范,张廷范论议说:“我听说处理政事坚牢稳固叫做恭,混乱而无损害叫做灵,英武而不专断叫做庄,当政时遭难叫做闵,因事立功叫做襄,请改昭宗皇帝的谧号叫恭灵庄闵皇帝,庙号叫襄宗。”梁太祖登位后,在玄德殿摆酒宴,对着群臣自称功德微薄不配承受天命,都是各位推举拥戴的功劳。

    唐的旧臣杨涉、张文蔚等人惭愧畏惧,俯身不能回答,只有苏循和张棒、薛贻矩等人盛赞梁王的功德,说梁王是顺应天命符合人心的。

    苏循父子都自认为依附梁得到托身之所,朝夕盼望,希望受到重用,敬翔特别憎恶他们,对梁太祖说:“梁刚建国,应当进用正直的士人使风俗淳厚,苏循父子都没有德行,不能让他们在新朝中立身。”于是父子两人都被勒令回到乡里,于是到河中依附朱友谦。

    后来,朱友谦背叛梁向晋投降,晋王即将登位,寻求活着的唐的旧臣,以填补官员的缺额,朱友谦于是派苏循到魏州。

    这时梁还没有灭亡,晋的将相们大多不愿晋王登位。

    晋王的打算虽然锋苦毕露,将相大臣们没有人赞成这个主意。

    苏循刚到魏州时,看见州府厅堂就下拜,叫做“拜殿”

    到进见晋王时,行舞蹈礼口呼万岁而自称为臣子,晋王非常高兴。

    第二天又进献三十支“画日笔”,晋王更加欢喜,于是任苏循为节度副使。

    不久病死。

    唐庄宗登位,赠左仆射。

    苏楷,同光年间任尚书员外郎。

    唐明宗登位,大臣们打算审察他辩驳谧号的罪过,因为忧虑而死。

    当唐灭亡的时候,又有一个叫杜晓的人,字明远。

    祖父杜审权,父亲杜让能,都是唐的宰相。

    唐昭宗时,王行瑜、李茂贞率兵侵犯京师,唐昭宗在临皋杀死杜让能为自己开脱。

    杜晓因父亲无罪而死,服丧时遇度悲哀损害了身体;服丧完后,身穿布衣戴头巾,自暴自弃十多年。

    崔胤主管盐铁时,征召他为巡官,任命为京师附近的县尉,直昭文馆,都不赴任。

    崔远判户部时,又召他任巡官,有人对杜晓说:“嵇康死后,他的儿子嵇绍自暴自弃不出来做官,山涛用道理说服他,纔出来做官。

    你忍心让杜氏逢年遇节同百姓一样铺上席子祭祀自己的先人吗?”杜晓因此纔赴任。

    累官升迁膳部郎中、翰林学士。

    梁太祖登位,改任工部侍郎奉旨。

    开平二年,拜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朱友珪登位,升任礼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

    袁象先等人讨伐贼军,军兵大肆掳掠,杜晓被乱兵杀死,追赠右仆射。

    唉!谁是最早编造朋党之论的人呢?始作俑者太肆无忌惮,真可称为不仁义的人啊!我曾到繁城读《魏受禅碑》,见到汉的群臣称颂魏的功德,而且用大字深深刻在碑上,自己列上姓名,来向世人夸耀。

    又读《梁寅录》,获知张文蔚等人的这些所作所为,不得不为此哭泣。

    把国家送给别人而自相夸耀,随后就做别人的宰相,这些事如果不是小人,谁能做得出来呢!汉、唐末世,整个朝廷都是小人,而那些君子在哪里呢!当汉快要灭亡的时候,首先用朋党的罪名来禁锢天下的贤人君子,而交于朝廷的,都是小人,然后汉接着就灭亡了。

    到唐快要灭亡时,又是先用朋党的罪名全部杀掉朝廷贤士,而其余活下来的,都是软弱无能、倾邪阴险的人,然后唐接着就灭亡了。

    那些想使别人的国家空虚无人而除去它的君子的人,必定上奏说别人是朋党;想孤立君主的势力而蒙蔽君主耳目的人,必定上奏说别人是朋党;想篡夺国家政权送给别人的人,必定上奏说别人是朋党。

    作为君f,历来过失很少,小人们想加罪于君子,就有可以诬告者,有不可以诬告者,不能什么都牵连到。

    至于准备把整个天下的好人,寻求其同类而全部除去,只有指责他们为朋党罢了。

    因此他们的亲戚旧友,可以叫做朋党;和他们交往的挚友,可以叫做朋党;一起仕宦求学的人,可以叫做朋党;门生部属,可以叫做朋党。

    这几种人,都是他们的同类,都是好人。

    因此说:想使别人的国家空虚无人而除去它的君子,只要用朋党的罪名来加罪,就没有能幸免的人。

    好人和好人乐于相处,因为他们是同一类的人,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

    因此听说是好人就必定相互称赞,相互称赞就叫做朋党;好人必定相互推荐,相互推荐就叫做朋党。

    假使获知是好人却不敢称赞,君主听不到天下有好人;见到好人却不敢推荐,那么君主就不能见到好人了。

    好人日益疏远,而小人日益进用,那么作为君主,怅然若失和谁商议治理国家的大计呢?因此说:想要孤立君主的势力而蒙蔽君主耳目的人,必定会上奏朋党的说法。

    一个君子存在,小人虽然人多势众,但必定有所顾忌,有不敢做昀事情。

    只有让整个国家空虚而没有君子,然后小人们纔能放肆地无所不为,漠和魏、唐和梁交替的时候就是这样。

    因此说:能够篡夺国家送给别人,是因为这个国家没有君子,整个国家空虚而没有君子,是因为用朋党的罪名剪除了君子。

    唉,朋党的邪说,君主能不明辨吗!经传上说“一句话可以让国家灭亡”,就是说的这样的事吧!能不借鉴吗!能不引以为戒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