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六月一龙纹龙纹身的女孩的 (第2/4页)
她赶回家后立刻去找叔叔,只可惜叔叔没空听她说。接着桥上出事,再接着凶手便出手了。 布隆维斯特在此打住。这是他第一次有意识地作出海莉遇害的假设。他接受了范耶尔的想法。海莉已死,他在追的是一个杀人犯。 他把警方报告又看了一遍,数千页当中只有一小部分提到赫德史塔的情形。海莉当时和三个同学在一起,她们都接受了讯问。她们事先约好九点在车站公园碰面,其中一人要去买牛仔裤,朋友便陪着她去。她们到EPA百货公司的餐厅喝咖啡,然后到体育场去逛一些园游会摊位和钓鱼池,还在那里遇到另外几个学校同学。中午她们逛回城里看游行。就在下午快两点时,海莉忽然说她得回家了,她们便在加瓦斯加坦附近的巴士站道别。 她的朋友们都没有发现任何异状。其中一人名叫英格·史坦柏,说海莉过去一年来变得“不带感情”的人就是她。她说海莉那天很沉默,和平常一样,大部分时间只是跟着其他人走。 当天凡是见过海莉的人,即使只是在庭园里打声招呼,莫瑞尔警探全都找来问过话。在她失踪后,搜寻工作进行的同时,地方报纸也刊登了她的一张照片。有几个赫德史塔的居民曾联系警方,表示好像在游行当天见过她,但并没有人提供任何特殊情报。 第二天早上布隆维斯特去找范耶尔时,他正在吃早餐。 “你说范耶尔家族在《赫德史塔快报》里面还有股份?” “是啊。” “我想看看他们的照片档案。一九六六年的。” 范耶尔放下手中的牛奶,擦擦上唇。 “麦可,你发现什么了?” 他直视老人的双眼。 “没有什么具体的发现。但我想我们可能把一连串事件的发展想错了。” 他拿照片给范耶尔看,并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范耶尔一言不发地呆坐好一会儿。 “我想的若没错,就得尽可能找出当天在赫德史塔发生了什么事,而不只是关心海泽比岛上的情况。”布隆维斯特说:“已经过了这么久,我不知道该从何着手,不过一定有很多儿童节庆祝活动的照片一直没有发表,我想看的就是那些照片。” 范耶尔用厨房的电话打给马丁,作了解释之后,问他现在的摄影编辑是谁。不到十分钟便问到该找谁,并作好安排。 《赫德史塔快报》的摄影编辑是玛德莲·布隆柏,大家都叫她玛雅。在摄影仍主要是男性技艺领域的报界,她是布隆维斯特第一个遇见的女性摄影编辑。 由于是星期六,编辑室里没有人,但没想到布隆柏的住处只有五分钟距离,她和布隆维斯特约在办公室门口见面。她已经在《赫德史塔快报》工作了大半辈子;一九六四年初进报社时当校对员,后来负责冲洗照片,长年待在暗房里,偶尔人手不足时会被派出去当摄影师。后来她晋升到编辑的位子,并在摄影编辑部获得全职工作,十年前,原来的摄影编辑退休,她便成了该部门主管。 布隆维斯特问她相片档案是如何处理的。 “不瞒你说,那些档案一团乱。因为有了计算机和数码相机,目前的档案都存在光盘里。我们部门有个实习生会将重要的旧照片扫描存盘,不过那一大堆照片只有一小部分已经建档。旧照片都依照日期放在底片保存夹中,要不是在编辑室这里,就是在阁楼储藏间。” “我想看的是一九六六年儿童节游行的照片,还有那个星期所拍摄的任何照片。” 布隆柏小姐露出狐疑的神色。 “你是说海莉·范耶尔失踪那个星期?” “你知道那件事?” “都在《快报》待了一辈子,怎么可能不知道?而且今天我休假,马丁,范耶尔一早打电话给我,我就猜到了。有什么新发现吗?” 布隆柏对于新闻有灵敏的嗅觉。布隆维斯特带着浅笑摇摇头,道出他的“官方”说法。 “没有,我想永远不可能有人解得开那个谜。这算是个机密,但其实我是在为亨利,范耶尔的自传捉刀。那女孩失踪的事件是个怪异的主题,但也是不能忽略的一章。我想找一些以前没用过的照片来描述那一天——海莉和她朋友的一些照片。” 布隆柏似乎半信半疑,不过这番解释很合理,何况以他目前扮演的角色,她也不打算质疑他的说法。 报社的摄影记者每天要拍二到十卷底片,若有大型活动还可能加倍。每卷底片可拍三十六张,因此地方报社每天经常会累积超过三百张相片,刊登出来的却少之又少。运作完善的部门会将底片切分开来,放入六格封套中。一卷底片放入保存夹中大概需要一页的空间,而一整个保存夹约可存放一百一十卷底片。一年内,约莫便可装满二十五个保存夹。这许多年来已经累积大量的保存夹,这些多半没有任何商业价值,就这样堆挤在摄影部门的架子上。但话说回来,每个摄影记者与摄影部门都深信这些照片象征着无价的历史记录,因此绝不会任意丢弃。 《赫德史塔快报》创立于一九二二年,摄影部门则成立于一九三七年。报社的阁楼储藏间约有一千两百份保存夹,如布隆柏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