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太后_第六章苦海帆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苦海帆3 (第2/4页)

安在葬安定郡的老家里。

    朝庭在给胡国珍的直系亲属加封号以后,由胡国珍的侄子等人把两个老人的遗骨运回了安定老家临泾城边的祖坟里。安葬后,在当地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很多人都赶来参加,当时场面非常隆重。

    胡太后的继母姓梁,被封为赵平郡君。因父亲有遗嘱,胡太后就与赵平郡君共同对唯一的异母弟弟胡祥严加看管,不准他的行为有丝毫的差错。胡祥虽然每日用心于功课,却常因年幼好玩而受到太后的训斥。后来逐渐有所长进,学业和品德都受到了众人的好评,才被封为平凉郡公。又经崔光做媒,胡祥娶了元怿女儿长县公主为妻。

    ****

    九月,瑶光寺传来哀讯,废太后高氏因病故去。按理说,高太后被废黜官号,已经出家为尼多年,朝庭可以不论她的事情。但胡太后难免兔死狐悲,眷念往日宫中相处中也有好的时光,心中不忍落下几行泪来。

    她召集大臣说:“高氏出家仍天理所在,但她终究也曾与宣武皇帝恩爱过,是个受封的皇后。她这一死,什么恩怨也就都了啦,不要再记挂前嫌。高氏葬礼应以皇家礼节去办理,葬于北邙山。要在天下颁诏,也使百姓知道,为人要以抑恶扬善为主。”

    众大臣听了太后一席话,还能有什么意见?高氏在位时,虽然很多人都受过委屈,但谁能比得了胡太后受的委屈多?她尚且不记前嫌,别人还能说什么。胡太后令人接回了建德公主,重新把她放在自己的身边抚养。

    朝庭对高氏的诏令是:“皇太后沩挹自居,称号弗备。宜遵旧典,称诏宇内,以副黎蒸元元之望。”并封高氏为文昭皇太后。

    意思是说,高氏这个皇太后没能享受到自己的封号,单独住于辟寓别处,但也应按照过去的规矩,以给天下人对她一个完满的说法。

    四个月后,也就是第二年正月,赶上有个日蚀。胡太后又亲自主持了高氏改葬皇家终宁陵的仪式,为高氏重归皇家恢复名声。整个葬礼十分隆重,太后自己做丧主,按照皇后的仪式重新安葬高氏。胡太后从早到晚,整整一天的时间忙于为她自己过去的“对立面”树立威望。安葬完高氏,她直接回到太极殿。又禁不住当着众人的面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场,连累得很多官员和宫女们也跟着她一起哭。

    几年来,北魏朝庭立志于兴国安邦,收效很大,民间富足了,国家的税收也增加了,皇室的府库更是货满充栋,有的仓库放不下,就只好把东西放在库房的外面。从宫廷到地方的官府衙门,所有税赋。钱财全都收缴有余。

    南方的梁朝不如北方,他们便想尽一切办法来破坏魏国的良好环境。梁朝派了大量的间谍潜入北方,搞破坏,搞策反等一系列勾当。

    梁朝人策划了北魏东益州氐族人发生暴乱,杀了当地的官员。乘此乱机,梁军攻占了北魏的很多地方。胡太后也只好收住自家悲伤,急忙调兵南进增援。

    梁兵进攻葭萌关时,正逢太守苟金龙病重,不能督战。其妻刘氏毅然挺身而出,率领全城兵民登城守御。葭萌关副将高景是高肇和高后的亲戚,因不满朝庭对高氏家族的惩处,早就有心投向南方。乘这个机会,他事先勾通了南方梁朝的军队,阴谋在城内叛乱,献出葭萌关城池。正在城外面的梁军派间细往城内送信的时候,被刘氏带领的人马抓到。刘氏当即审问,得知了高景的叛国行径,她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捉拿住高景,立即召开了全城守军和民众参加的大会,宣布了高景的罪证,然后把他和那个南梁的间细一起当众斩首。城外梁军见这个办法已经不行了,就把城外的水源给断绝,企图渴死城内的军民,同时加紧了攻城。刘氏见城中军民多日无水,人心涣散,就下令在城内挖井取水。因城中地质都是上面土层粘厚,下面石层坚硬,打井的事没能成功。正在这时,天上乌云密布,眼看着是要降大雨的架式。刘氏急忙命令全城军民将所有的新旧衣服。布匹。棉被等物,及所有的装水器皿全都拿出来,或悬挂半空准备接水。大雨真的下了起来,人们急忙地收取接来的水,用布绞取地上的水,一点一滴地将雨水收起来,再用瓦罐。器皿等存贮起来。这样,城内的饮水问题解决了,民心安定了,他们一直等到了朝庭大军的到来。最后,刘氏带领城内军民和朝庭援军一起里应外合,打败了梁军,收复了失地。

    胡太后得知这个消息后,高兴得几乎是跳了起来,她说:“好样的,好样的!朕早知我朝女流决非等闲,刘氏就是榜样。”

    她立即下诏,在全国范围内表彰刘氏功劳,又封刘氏的儿子为平昌县君。还令人把刘氏的事迹写成歌,留传全国吟唱,一时成为北魏的美谈。

    刚办完这件事,郦道元来到明光殿上表申报:“臣按太后钧旨,为《水经》作注,现已全部完成。本书依据臣自太和十七年公元494年跟随孝文皇帝南巡豫。淮,北巡长城。阴山;后来又按宣武皇帝诏令,在冀。鲁。颖。东荆州等地任职期间所积累的资料和所写的《访渎搜渠》等内容;特别是这次按照陛下懿旨,为写《水经》的注解,走遍南北东西,认真考核了各地水路。水脉和资源分布。人文地理的详细情况,以臣下所积二十余年经验,参考和引用了四百多册有关书籍中的内容后,总结臣一生的阅历撰写而成。现请陛下御揽。”

    太后诏令把《水经注》呈上来,早有内侍太监递过郦道元双手捧着的厚厚一摞书稿。太后在丹樨之上略略地看了一下,本书共有四十卷,约三十万字,整理叙述了1252条大小水道和河流,还描绘了这些地方的山川景物。城关人文,以及建置沿革。历史事件。重要人物。神话传说。碑刻遗迹等等。各个方面都描写得文笔绚丽,入神入画,井井有条。

    她边看边说好,并在书上钦批:“内务大臣阅后,表印发行,原本由太学院封存保留。”过后,她又详细地翻看了全部的《水经注》内容,看到其中对三峡两岸猿声的描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不仅起身叫好。就连陪她阅读的冯赢等人看过之后,也不仅拍案叫绝。从此,《水经注》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宝库中留下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由于郦道元的才华出众,胡太后诏令,晋升郦道元为黄门侍郎,兼御史中尉。赏赐绢帛五十匹。黄金百两。后来,郦道元的《本志》十三篇,《七聘》等文章也都留传于世,很受文人墨客的好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