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太后_第四章离索泪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离索泪2 (第2/5页)

“住手!”

    紧接着,便见殿门被众兵士推开。清河王元怿领着于忠。崔光。侯刚等人涌进门来。元怿见众人住手后,向着皇后施了一礼说:“娘娘见谅,皇上颁下急诏:封胡充华为贵嫔,请胡贵嫔立即出宫,无诏不得入宫。”

    高皇后气得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吼道:“把诏书拿来我看。”

    崔光上前从元怿手中取下诏书,上前两步递给高皇后。高皇后不接,气呼呼地扭过头去不看他们,没好气地说:“念!”

    崔光转而朝着胡氏说:“充华胡氏接旨。”

    众宫人无奈之下,只好松开胡充华。待胡充华起身跪下之后,崔光读道:“皇帝诏曰:我朝旧制,太子之母位在嫔御下者赐死。然先皇遗训,改制更新。为弘扬皇家亮节,从今后废黜此制,赐胡氏不死,册封为贵嫔。但为防不豫,免除后宫戒心,令胡贵嫔即日离宫,住于别殿,无诏不得回宫。”

    这时的胡贵嫔衣衫狼狈,头钗零乱,刚刚从惊恐之中明白过来,瘫软地跪在地上,口中机械地说道:“谢皇上龙恩”便昏倒在地上。

    元怿命随从召来冯赢等使女扶起胡贵嫔离开嘉福殿,随后,众人也就出宫去了。剩下高皇后眼见着煮熟的鸭子又飞了,气得跺着脚骂张晋等人是“废物”但也无济于事了。

    其时,胡贵嫔早已料到,立太子之后,高皇后是不会让自己活下去的。她在说服了皇上容她不死之后,便着手做了拼死活下去的准备。后来又得知皇上要封她为贵嫔,心中更加有了底,才敢于为自己的性命拼争到最后。

    当时,她见高皇后派张晋带着众人来宣光殿找她,便暗中派冯赢去求刘腾向四王爷元怿通了个风,求四王爷联系崔光。于忠等高肇的对立派人物按照皇上的意图救自己一命。

    元怿本是洞察一切的人物,心知其中厉害,何况朝庭之上皇上已经有所诏示,便决意保下这条命来。于是他飞马传齐众人,当即拟好诏书,亲自去找皇兄,偏巧魏主也正在场,用了大印立即前来救命,才使胡贵嫔躲过这一劫。胡贵嫔能坚持到元怿他们到来,也着实地多亏了她自幼习武练功,不然也就被高皇后那一帮人治死了,即便有少许毒酒被灌进体内,也因她发功抵住,无什么大碍。

    *******

    从此,胡贵嫔迁到别宫居住,一晃就是数年过去。

    那是皇宫外东南方的一个宫廷院落,原是作皇宫乐坊的地方,倒也很是别至。魏主派了禁军严格守卫,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也不准胡贵嫔外出。虽然没有自由,却也免除了高皇后再次施毒的机会。

    胡贵嫔经受了死里逃生的这一场凉吓,从住进去那一天起就开始卧病在床,好长时间才能下地行走。冯赢是当然地跟着住进来的,两人本是互相知音,又都是宫中受打击,被押入冷宫的人,自然无话不谈。可是日久天长,终究是寂寞人生,多的还是独守孤灯。

    胡贵嫔常以佛经为伴,赋诗写词,自以为将以此了却残生。她整日以吟诗读经为伴,整夜却始终难眠。特别刻骨铭心的,是让她放心不下自己那幼小的孩子。

    胡贵嫔对冯赢说:“进宫以来,幼时学的箭法都生疏了。你让人立个箭靶,咱们每天练箭消磨时间吧,也许能忘掉人世的一切。”

    从此,在法流堂前立起一个箭靶,胡贵嫔每天感到无聊时,便在此练箭习射。虽然她是以此作为消遣,却也把那本来就精湛的箭术练得更加完美。特别是她箭箭射中靶心的表演,总是博得众人不住声地喝彩。

    这次居于幽室更比以前凄惨,先时她孑然一身,只是唉叹自己的命运不幸和茫茫两目的思乡之苦。现在除了这些之外,更加了一层思念亲生骨rou——那个小小生命的弱儿幼质之情。骨rou分别,这人生最痛心的事,都让胡贵嫔在这不见天日的幽宫中承担着,实在是难为她了。

    胡贵嫔在别宫居住的第二年,家中老父胡国珍才得知消息,虽然庆幸女儿免于一死,却又心疼女儿幽居之苦。但苦于公务忙身,每日只能叹息而已。

    郑俨这时已经是胡国珍的参军,他十分了解老人的心情,儿时的旧影也时时在他的脑海里闪现。他与胡家小姐从小青梅竹马,虽然这时天地相隔。已是陌路人,但始终有一股难舍难忘的情义在心头。特别是胡家小姐现在正处在患难之中,实在是让人放心不下。思前想后,他终于向胡国珍提起:“近日听说我家小姐迁居别宫,不知详细根底,怕老爷惦记,在下想去京城探望一下,看小姐是否需要家中帮助,也使大家都心中有底。”

    胡国珍听他如此说法自然应允,又给他一些盘缠,写了封家书托他带上。

    郑俨独自上路赶往洛阳,一路风餐露宿,不日来到京城。他不顾旅途劳累,直奔皇宫打听胡贵嫔的别宫所在。还算天随人愿,正好打听到一个曾为胡贵嫔别宫送衣料的小太监,他对郑俨说:“你是贵嫔的亲戚吧?太巧了,正好我现在就去那里送胭脂,你随我来就是了。”那小太监陪着郑俨,一路上说了不少胡贵嫔的好话,还说贵嫔曾赏给他银子…。郑俨为这次幸运碰上他而高兴,以为一会就可见到贵嫔小姐了。

    因他是下午进的城,到地方时,已经天将昏黑,守门卫士不让他进宫。跟来的那个小太监在一旁帮忙说了不少好话也没用,还被卫士训斥道:“你是宫中役人,难道不晓得皇宫规矩吗?若要再混说下去,连你也不准进到里面去。”

    郑俨见此,只好对小太监说:“承蒙公公费心,在下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