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东方之神 (第10/14页)
与狗不得入内”的“禁标”曾把轩辕子孙的尊严剥个精光;那一纸纸割地赔款的条约,曾像切菜刀般将四万万同胞的心削成碎片。面对列强残酷的洗劫、洋佬野蛮的屠戮,不甘为刀下鱼rou的中国百姓,在呼佛佛不应,唤道道不语的情状下,关圣成了他们惟一的保护神。 在抗日战争中,关帝在全国各地显圣的传说,又不绝如缕。据传,日军团山田司令率兵进犯解州时,曾数度炮轰解州关帝庙而不能击中。山田大惑,进庙拜关帝并抽签,卜问能否渡黄河直取西安。摇出的签上竟写着:“过河不难,兵马死完。”山田怒火中烧,抽刀欲砍关帝神像,刀刚出鞘便断为两截,这日军团司令骇得魂飞魄散,刚出关帝大殿,便倒地而死…香港出版的《武圣堂集》中,载有这样一则奇闻:1942年,日空军狂炸南宁,市民妇孺,多避入天主教堂,认为日军不会轰炸外国教会。谁知教堂亦不能幸免,炸弹当空而下。市民扶老携幼,冲出教堂往市郊疏散,日军飞机追踪射杀,并向人群中空投炸弹。但枚枚炸弹皆被电杆上的霉旧电线托住,未能着地爆炸。事后,有人说其亲眼看到,日机轰炸时,当空有一红面长髯骑马的巨人,将炸弹一一双手接住… 明末、清末、民初及抗战时期,那些难以历数的关公显圣战敌酋的故事,大都有发生的时间地点,目睹者有名有姓,有的甚至还是名人。但今日观之,我们敢断言它们无一不是当时的人们凭借想像力而杜撰的。明代倭寇偷袭鹏城时的帆折船沉,抑或是台风骤来所致;江苏太仓几度白雾弥漫免遭寇袭,大概也因气候因素。至于其他关帝显圣御敌的故事,抑或是有人故意假托虚言,来激励民众之斗志… 关羽在抗战时期,确实也曾起到过某种特殊作用。前些年,我在沂蒙山采访时,曾同当年山东纵队的几位老敌工人员交谈,他们皆说关羽的威名厉害,是当时瓦解伪军的锐利武器。那时,我军经常印刷关公“身在曹营,夜读《春秋》,心存汉室”的图像,秘密散发,并在关公像下印有这样的对联:“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勿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汉jianian和伪军也是中国人,无所不在的关公信仰也曾烙在他们的“胎记”上,这就为争取他们存在着一定的可沟通性及可趋同性。作为人,他们当中除罪大恶极者和死硬分子外,关羽的震慑力,常能唤回他们尚未完全泯灭的良知。、也确有不少伪军因惧关公或投诚或反正,以求将功折罪… 综观关公在国难当头时的“显圣史”无疑是中华民族苦难史的一种缩影。有些传说虽然是那样荒诞不经,但它们仍不失为我们这个民族用屈辱和生命写就的一份特殊的带血的文化遗产。 宋元明清时,在百姓心目中,关公是神格最高贵,神职最多样,神性最正派的神灵。黎庶每逢遭际疑难之事,总是敞开心灵的门扉,从各自灵魂的秘密甬道里,将关圣恭请进来。 在长白山莽莽的原始森林里,来自汾河之畔万里为病母寻药的孝子,曾在关公的庇佑下,觅得一棵千年“双头娃娃参”;在江南水乡泽国,当肆行无忌的瘟疫就要吞噬万千生灵的时候,关圣也曾秘授“三字谶语”让百姓贴于门户而驱走了瘟神;在京都阴森恐怖的大牢里,因抨击jianian相严嵩而即将被秘密处死的忠良苗裔,也曾在关圣的搭救下,逃出虎口魔掌;在偏僻的山野,一黄卷青灯、苦读寒窗的农家学子,因将关帝塑像耳内的蜂巢清除,而深得关爷的垂怜,关夫子遂在这学子的梦中讲解《春秋》奥义,致使这学子在乡试、府试中联榜及第,殿试后又被钦定为翰林…而在神州每一个角落,恶人歹徒因丧尽天良遭关爷刀劈的传说,更是不可胜记。 关公成了旧中国各个阶层竞相尊崇的神灵。贤臣良相敬其忠,武夫劲卒尚其勇,侠士豪杰慕其义,田夫野老敬其公,村姑慈妪崇其正… 曩时“商贾”并非是一个光彩的字眼儿。在百姓眼中看来,是“无商不jianian”;在文人雅士的笔下,对商人的评判就更为尖刻了。曹植在《乐府诗》中云“巢许蔑四海,商贾争一钱”;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日“商人重利轻别离”;刘采春在《啰贡曲》中道“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假如说三国时有七步八斗之才的曹植,将视名利如浮云的巢父、许由捧到’了天上;那么中唐时的大诗人元稹在《估客乐》中,则将被利欲薰黑了心的商人贬至骨髓:“一解市头语,便无邻里情。”可谁能料到,自明代以来,大义参天的关夫子,竟成了商旅们顶礼膜拜的财神爷。 明朝以前,华夏大地作为一个诸多神灵舞蹁跹的国度,商贾们也曾供奉过两尊财神:武财神赵公明(俗称赵公元帅),文财神比干。在《封神演义》中,赵公明是周武王的宿敌,死后方被姜子牙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此公率领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位正神,专管“迎祥纳福、追逃捕亡”但这武财神在荣登封神榜之前,曾有过剜抠不掉的“历史污点”:《搜神记》中载,赵公明是有名的瘟君,曾率疫鬼三千在人间传播瘟疫。彼“瘟神”当武财神,在百姓看来,他只配当棺材铺老板的同伙。比干是大暴君殷纣王的叔父,曾位居少师,主管过朝中财政。比干见纣王嗜杀成性、荒yin无道,曾数度冒死直谏。纣王的爱姬妲己,是个地地道道的“九尾狐狸精”被比干视为国事日非的祸水之源。妲已装病卧榻,言只有比干的“七窍玲珑心”方能疗她之疾。须臾离不开妲已的纣王,全不念君臣之义,叔侄之情,竟将比干的心肝剜出,当草药让妲已服食…比干虽是耿介之臣,但将之尊为文财神后,百姓却并不认同,常讥讽那些“重利轻别离”丝毫无“邻里情”的商贾,供奉的是位“少心无肝”的残疾之神。 自宋以来,商贾们见社会各界人士对关公的崇拜趋之若鹜,而他们尊奉的文武财神,在民众眼中却有着或“政治”或“生理”上的缺陷。商旅们在自惭形秽之余,想将关圣尊为财神,自在情理之中。但将“一剑万人敌”的武将尊为财神,实在是文不对题,神不符位,必须胪列出若干名正言顺的理由方可。能将算盘珠儿拨得噼啪啪响的商人们,当然能从历史的纸页里及民众的口碑中,剔爬出关圣能当财神的论点及论据。 关羽当年身陷曹营时,曾将曹cao给予的厚赠,记录得丁一卯二,所得俸禄的使用,也日清月结。辞曹奔刘时,关将曹赐的金银布帛悉数留下,并附有一本“收、支、转、出、存”的分毫不爽的账簿…这等弊绝风清、不饮盗泉的仁义之士,可谓天下无二。有此论据,商贾们自会理直气壮,尊神有名。 流播于晋陕荆楚民间的那些关于关公的美丽传说,当然也不会从那一双双极善捕捉商机的灵敏的耳朵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