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葆中短篇作品_东方之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东方之神 (第13/14页)

雕像,早已兀立在中国百姓善良的心田里!

    可叹复可悲的是“四人帮”发起的“造神运动”也未能按他们罪恶的算盘而推演成功。他们缺乏最起码的历史常识,那就是对活着人是万万不能奉为神灵的。这是因为人与所谓的神之间,需要有极大的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方能产生“神”的神秘与朦胧。而伟人越是走近他,就越觉得他也是人。况且,最伟大的头颅也毕竟缺乏所谓神的万能智慧,愈是伟人就愈有可能犯全局性的重大过失。今天,当伟人从神坛走下后,我们这个民族,仍需要借着那尚未完全蒸发掉的血泊的镜光,去进行对于一个时代的深刻反思!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一个没有哲学巨子的民族,是一个精神瘫痪的民族;一个没有伟大英雄的民族,是世界上最没出息的生物之群。当一个民族的哲学巨子和伟大英雄仙逝之后,他们不仅把超人的哲思和高尚的品格作为弥足珍贵的遗产交给了自己的民族,同时也交给了整个世界。

    当今,孔老夫子已成为人类有史以来的世界“十大哲人”之首,这是华夏民族难得之骄傲!早在1665年,奥匈帝国于维也纳出版的世界各国地图中,在我国的版图之上,立着一位民族的精神代表人物,他就是关羽。当时维也纳出版的世界各国地图上,每个国度的版图上方,只画有一个伟人来代表其民族,足见我们的武圣关公在那时之世界,已影响广深。近年,美国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博士焦大卫,在研读了中国关公信仰的大量资料后说:“我尊重东方大神关羽,他应该受到所有人的尊重。他的仁义智勇直到现在仍有意义。仁就是爱心,义就是诚信,智就是文化,勇就是不畏艰险。上帝的子民如果都像关公一样,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信仰是报晨的大鸟,它常在黝黑的夜里为曙光的到来而讴歌;信仰是辉煌的光波,它能引导着人类不断地进行着自我完善。关羽的陵墓早巳松柏拱矣,关圣作为一株凝有“忠义仁勇”的精神巨柏,却仍以其芬芳的松香长留在我们这个民族中间,并向世界四面八方的每个角落中弥散它的馨香。

    据关公研究会搜集的资料表明,目前世界上有148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关帝庙。

    祖国的宝岛台湾,人口两千余万,竟有八百多万同胞系关圣信徒。台湾岛上,专祀关圣的庙宇三千余座,加上其他供有关帝神像的寺庵,多达一万四千座。台湾同胞信仰关圣之痴迷,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台北市的行天宫(即关庙),每逢群体祭拜关圣的前几天,即使有身份的太太及小姐,为谋得担当祭拜关公时的“义务工”亦需三更即起去排队挂号,稍一去晚,便很难排上…台湾苗栗县的恩主公庙(亦系关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兴建的,在十周年建庙庆典时,据该庙统计,关圣已收义孙义女有14万人之多…

    位居南洋群岛的马来西亚,面积虽不太大,但却设有关庙八千余座。素有花园之国美称的新加坡,城中的忠义庙,威严壮观,宛如宫阙。日本是个有神无鬼、缺乏宗教感的宗教大国,在其诸多大城市中,皆设有金碧辉煌的关帝庙。每逢大祭时,商界及企业界的巨头,分批率员工前往关庙叩拜关帝,以求部属以“桃园结义”的精神精诚团结,为他们谋得更大利润…

    本文在开篇中已描述过美国、加拿大、泰国等国家元首及政府工作人员信奉关公的情状,毋庸再赘…

    至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关公早巳成为超时空、超民族、超国界、超信仰的“东方之神”!

    七

    康德说:设定上帝的存在是道德上的必需。

    西方有哲人又说:一颗巨大的良心就是一座庙宇。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经过上千载、亿兆人美化神化的关公,既是悬在人们头上的一把亮铮铮、光闪闪的良心宝剑,又是华夏民族用传统文化锤炼出的一个民族的人格坐标。

    开国之后,随着一次次破除迷信的运动,中国农村的关庙早已荡然无存。恪守古道热肠的百姓,对关公只能作心的祭奠。改革开放后,海外的“关公热”温化了蛰伏在国人心中的关圣情结。先是东南沿海的一些城镇,人们重新请出关公当财神;继而,在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凡关羽生前留有足迹的地方,当地政府也无不以关公文化搭台,唱经济大戏。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关羽的故里运城,每年都于金秋时节举办为期七天的关公文化节。这期间,运城市内,人山人海,掎裳连袂;解州关帝庙中,履舄交错,户限为穿。大祭仿明代祭圣之规范,所用乐器有笙、管、埙、笛、筝、鼓、祝、歃、编磬、琵琶、云锣等,足具古雅乐“金、石、丝、竹、土、匏、革、木”的八音之设。祭礼所用牺牲,也按明祭旧制,采用最高大礼太牢(整牛、整猪、整羊)。祭礼程序分鸣鼓、上香、行初献礼、奠玉帛、进俎、行亚献礼、读祝文、望燎、行终献礼,另外再加上饮福酒及各类艺术表演…应该说,在被称为“武庙之祖”的解州关帝庙内,举行这等祭圣活动,不仅是对关公文化的一种开掘、弘扬和拓展,也能成为我们紧密连结海外华裔侨胞的一条无形的纽带…

    然而,令我们担忧的是,在东南沿海的一些城镇,关圣雕像已无所不在,甚至被唯利是图的商人将之放进桑拿浴、恋歌房、三陪室…这无疑是对关圣这尊民族道德雕像的最大亵渎。更有甚者,有人借百姓“崇关”的从众心理,敛钱聚财,重建关庙,大搞迷信活动…当高楼大厦已压得地球透不过气来的时候,在人满为患、寸土寸金的土地上再建庙宇,是一种对国家乃至对整个人类都不负责的行为。倘若关公真能显圣,定会重掌猛击那些“歪嘴和尚”甚至会放火烧掉榨取民脂民膏所建起的有辱他那巨大良心的关庙!

    当今,与时俱进的中国之商品经济的列车明显提速加快。然而,某些人的道德情cao却被风驰电掣的经济列车甩到了轨外。

    近日,我在报上看到一则消息,读罢瞠目结舌,惊怪骇异。消息称:某电视摄制组在拍的《武圣关公》连续剧中有这样的情节:三个莫须有的女子,与武圣有情感纠葛,甚至还有“私生女”圣人也得搞腐化,把神圣的关爷写成了一个“老流氓”对此,运城关公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孟海生,拍案而起,两度致信广播电视部,阻止了该剧的拍摄与播放。“文革”初期,孟海生系解州中学的红卫兵头目,是他率众与从全国各地涌来的红卫兵对峙了46个日日夜夜,才保全了解州关帝庙。今天,他出乎正义,又阻止了影视圈内个别人对关公的“圣头着粪”

    我猜度,《武圣关公》的编创、人员,大概只顾迎合世俗去追逐票房价值,却对播放后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