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3钱从何来 (第2/3页)
他不要插手管。” “如此最好,如此便放心了。”倪萍儿大喜。 只要知府衙门不管,要揍一个钱多多,那更是顺风顺水。 冷兔也算出了口气,不再那么郁闷。心中不免感慨,冷知秋虽然做买卖太刻板、太讲原则,但强在身家好,又有呼风唤雨的男人罩护,有些事,还是得她出面才能解决。 —— 冷知秋回家路上,想到苏州的竹纸怕是真要涨价,便买了一些回去,备着自用。她答应了要誊抄一份《瘗母文》给木子虚,自然不能食言;又趁着在家里不用顾忌项沈氏,正好可以动动长久不用的笔,写几幅字,将来悄悄送给夫君项宝贵玩赏,也是夫妻之间的妙事。 竹纸不同于麻宣纸,底色温润细腻,着墨笔锋清晰,写出来的字更好看。 冷景易送走当天最后一拨访客,进书房看女儿写字,若有所思的自语:“当初曾把你幼时习作送给了紫衣侯,知秋,你不会怪爹吧?” 冷知秋怔了怔,想想便道:“送就送了罢。他有心,送什么都会看做缘分;我无心,送什么也当做过眼云烟。” 冷景易暗忖,女儿这无情的口吻,倒是有几分自己的遗传,不像玉竹那么优柔。只是可怜那梅萧。 冷知秋放下笔,索性就和父亲说起柴米油盐的事。 “原来竟是如此捉襟见肘。”冷景易吃了一惊,他还以为日常用度撑到春节年关总没有问题。“若要造官邸,实在无钱,便将项宝贵送的那只羊脂玉的小白龙典当了吧?” “嗯?小白龙?他送给您了?”冷知秋吃了一惊,难怪没看见和小青龙一起化成血水。 “当日,他硬要相送,为父看他人还不错,又有些可怜,便收下了。这种罕见的宝物,本来就有些不祥,既然小青龙已经消失不见,这小白龙也早早典当卖了,说不定咱们家还能时来运转,少些灾难。”冷景易捻须沉吟道。“至于所得银两,先解了燃眉之急,等来年置下田地,收回田赋租金,就能一并还给项宝贵,你将来跟着他过日子,有这笔巨资垫底,为父也放心。” “不,不可。”冷知秋摇头。 “为何不可?” “我心里不安,总觉得这小白龙万万不可丢失。再说,它是夫君送给您的翁婿见面礼,一片拳拳之心,您不能这样辜负、伤他的心。家里用度的钱,我一定想办法,爹爹您要保存好小白龙,女儿求您了。”冷知秋说着都要给父亲跪下了。 冷景易见她这样一心顾念项宝贵,不由暗叹女生外向,怕是已经拉不回女儿的心了。 “唉,你一个女子能想什么办法?大不了,为父暂时四处告借一些便是。” 冷知秋垂眸看桌上自己的字帖,默然无语。 她想着,坐在家里不可能空想出什么办法,当初在桃叶渡,项宝贵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时候有他相伴,看世间三教九流人情百态,也自丰富多彩。 “他不在,我也该出去走走,不能总赖着他。”冷知秋喃喃自语。 —— 这日,冷景易去了新腾出来的夫子庙改建府学衙门,随后,冷知秋想定了便去换衣,将斗篷挽在臂弯防早晚寒凉,带着小葵出门。 小葵问:“我好像看见张大哥刚才在附近,要他过来护着小姐吗?” 张大哥就是张六。 冷知秋道:“不必,六子现在明里是替项家和香料铺跑腿的,我们只管走,有别的人在暗中保护,不用担心。” 她知道夏七总会跟着的,再说,地宫已经清理门户,幽雪也远在琉国,苏州城能害她的人暂时应该没有,就算夏七不跟着,她也不惧。只是市集人头攒动,她又有些招人眼目,这一点比较让她不自在,还好有体格健壮的小葵陪着,倒也无事。 行行走走,就发现书铺纸坊前围满了人,竟都是抢购竹纸和书册的子弟,看来真要“洛阳纸贵”了。 一个声音笑嘻嘻道:“知秋jiejie,你看吧,你还不肯按我说的做,你不做自有别人做这买卖。” 原来是冷兔。 冷知秋站定了问他:“都有什么人囤积竹纸?” 冷兔小声道:“自然是聪明人就会抢先一步,我知道钱多多就买了一大批,连知府夫人也悄悄买了一批呢,小兔我前日买了五两银子的竹纸,那可是咱的所有积蓄,嘿嘿,这会儿我只要转手一卖,就能卖个十两,一下子就翻倍了。” 看他一脸得意洋洋,冷知秋泼他冷水:“就你们这些聪明人知道囤积居奇不成?只怕听到皇帝开恩科的旨意那会儿,早就有外地纸商筹备存货,准备销入苏州,如今天气正好,还怕竹纸供应不上么?” 她恼冷兔不长记性,扔下他便走了。 冷兔撅起嘴郁卒,为什么她说的似乎也有点道理?若是赶上梅雨阴天,这一把买卖定能赚不少;然而,现在秋高气爽,竹纸虽然在涨价,供应却一直不紧张,看那些纸坊里抢购的人,虽然买得热情高涨,但还没出现“有钱无处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