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第1/6页)
第四十三章 陆一平把家安置到东城新村四区A18栋后,袁圆似个阔家太太般过起了逍遥无忧的日子。 陆一平对于袁圆的上班与否已经麻木,与方芳有了亲密关系后, 从心里倒不希望她去上班,免得她多事而起争论。 袁圆抱定一条,只要不上班,陆一平给她钱花,在外边闹翻天也无所谓,别说是枕花倚玉,就是醉在花丛,也不屑去管上一管,整天里想着吃啥好来就吃点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早上起来,简单地把家拾掇拾掇,把陆坚送到托儿所去,顺便在附近的四区菜市场闲逛一圈,看什么好买些回来,之后回到家中,坐在电视机前如醉如痴。 袁圆没什么朋友,娘家也没装电话,拿起电话不知往哪打,向外打电话的机会不多,陆一平侥幸地少付不少电话费。 刚上楼那会,这些个小家生活乐哉悠哉,闲雅有趣,时间一长, 烦恼自生,颇感无聊。 陆坚蛮可爱调皮,应可去烦解闷, 然袁圆天生的讨厌伺候老人和照顾孩子,不想听老人絮絮叨叨,不愿听孩子哭哭唧唧。 老人现今靠不上前,对孩子疏于精心,她不喜欢陆坚身前身后“妈,妈”地叫着,叫得自己心烦意乱,与陆一平叨咕几回,表示要把陆坚送托儿所去。 陆一平没有异议。袁圆一通张罗,很快把陆坚送到了日托班。 东城新村正规的托儿所有几家,只是收费高一些,一般人家都要三思而后行,袁圆不管这套,有价就行,只要自己少了哄孩子的烦恼即可,而且陆一平并不在意托儿费多少。一个是华奇每月给报销五十八块,其余的二百多块,陆一平随便到哪个饭店要几张饭票收据,胡乱添上个差不多的数, 扔给方芳了事,方芳一块去财务给报销了。 陆一平支持袁圆把陆坚送托儿所,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陆坚已经四岁,在家里袁圆不教他学文化知识,尽教一些“爷爷坏”、“奶奶坏”之类的话,陆一平怕袁圆把陆坚带坏了。二来因为袁圆经常无端地发些小脾气,起因大多因与陆一平感情日渐冷淡之故,她不找俩人的毛病,迁怒于陆坚,横踢竖打, 掐扭随意,陆坚越哭越打,而且经常是早餐给孩子糊弄一口,中午或晚上,以她饿为准,她若是生气不做饭,陆坚冷一口热一口理都不理。 有一次陆一平回来晚些,陆坚正抓着半块馒头蘸着剩菜汤吃的津津有味。 陆一平让陆坚回避出去,少挨袁圆的欺负,而托儿所是提供早、午、下午餐的。 陆坚刚上托儿所,家里一下子变得清静,袁圆欢快几日,过了几天,又觉孤闷冷清,后悔把陆坚送了托儿所,但一想起要给陆坚做早餐晚饭,又放弃了这个念头。 袁圆知道陆一平对她的一些做为不满,尤其是不与公公婆婆合伙一事,心中成见极深,望见她就表现出一种别扭感来。看得出来,陆一平是千般万般地后悔与自己结婚,现在心思完全不在她身上,在陆一平心中挂记的份量,甚至不如那个迟丽丽,若不是看在自己生养陆坚的份上,或许还有当年的承诺,说不准早溜之大吉或者一脚把自己踹开了。 袁圆并不是愚苯到什么都看不清地地步,平常表现的还有三分精神,乍与相处,都会有一种文静感,是个守铺的女人,而一旦与之相处日久,会发现她处事极端,阴性十足,她的聪明,确实格路一精,与大众思路格格不入,大多是自作聪明的主张与表现,擅自决定着自以为是的处理方式。 一次次地尝试着,让人感觉有悖常情,咋舌瞠目,不可思议。不论什么事,只要顺心眼子的话,什么都好,任何牺牲都无所谓,若是不顺自己心思,则有一种破坏性的报复心理,阴损而不留后路。一旦产生后果,不求补救弥补,只求人放她一马。若是放她一马,依然我行我素地重蹈覆辙。 马小红说她半傻不jianian,其实指的仅仅是她分不清亲疏轻重关系,就是人称的里外拐。陆一平说她大脑进水,是指她悟性不高还自认为是地认可。 陆一平对袁圆的迁就与放任,导致了袁圆的肆无忌惮,细究起来,不是陆一平有意放任,而与陆一平自责有关系。 陆一平怀疑自己的悟性,恨自己失心智而娶了袁圆,恨自己当初想法与做法,所有一切后果,都应由自己一肩承担,与袁圆没有任何责任,就那么一个袁圆就虎不登的娶回来了,不该有此劫难吗?谁都不能怨,就怨自己。陆一平自责自怨之时,总是闷头反省,或回避,或放弃理论,从而使袁圆造成了一种错觉,以为陆一平不与之计较,尽管有将就的成份,但是缘于当初自己一路狂奔的报偿与对她承诺的信守。 袁圆不上班,陆一平任之放之,袁圆不听劝谏,陆一平不了了之,袁圆喜好铺张摆个面子,陆一平得过且过而无强硬的警告,袁圆刁懒谗滑,陆一平冷漠视之,这种媳妇摊上了,咋整,那又不是小猫小狗掐死。一来二去,袁圆的缺点与不良习惯不仅没有收敛,悄然中向一个畸形意识发展。 固然有袁圆的百般不是,但陆一平对与袁圆这个家的不负责任是占一半责任的。若是陆一平以平静之心态再耐心规劝一些,或许袁圆会有所收敛,若是陆一平以其硬气的方式时时发出警告,或许袁圆会有所顾忌,但陆一平不是这种委屈他人强迫他人的男人,从不喜欢强加于人自己的意识,是一个主张其自然的男人。陆一平对女人的要求是宽容的,有不现实的浪漫色彩。他希望自己所守的女人是完美的,用不着自己去约束,便会是一个贤妻良母,若是对女人实行一种限制,则是男人不应有的风度。 在陆一平的心中,曾有过一种与之生活在一起的女人的标准,丽质应似韩冰,清纯应似谭丽,贤德应似史俊英,睿智应似杜丽娜,明理应似马小红,而这几个女人,性格虽不同,气质各异,但都不乏其柔情似水,清心透剔,至少通情达理,晓以大义。在经历了日积月累和几多波折后,在陆一平心中形成的完美女人形象已不复存在,几近土崩瓦解,反省中认为不现实的,于是他主动降低了条件,与易秀枝走到一起。 易秀枝不乏其个人魅力,娴雅之中犹多柔媚,诚实之中不少聪明,也唤起陆一平的注意,逐渐投入感情,但很快又遭挫折,心气立时打折,意志有些消沉,意识上出现了唯物质形态的感觉,随之一种无奈而又无奈的消极想法,甚至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