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韩遂马超谋叛曹卑鄙的圣人: (第3/6页)
,不阴不阳道:“既然如此,就依令君说的办。都散了吧…慢!王粲、陈琳、刘桢、阮瑀、徐幹、应玚、繁钦、路粹,你们几个留下。” “诺。”除了点到名字的,其他人尽数告退。曹cao又朝两个儿子挥了挥手:“你们也走。” “孩儿告退。”曹丕、曹植一并施礼,退出听政堂。哥俩对望一眼,虽没说什么,但彼此的疑惑一样——天已经晚了,父亲把这帮人留下密议什么?这几个都是以文采著称之人,难道父亲要斟酌什么大文章?莫非与天子增赐封邑之事有关? 将星陨落 曹cao筹谋兵发关中,不仅为消除内患,更是防备周瑜进犯蜀中、进而与马、韩串通。殊不知数千里之外,事情已发生变化——那位意气风发满怀壮志的江东周郎,生命即将戛然而止。 赤壁战后周瑜与曹仁在江陵交恶,双方周旋半载有余,终以曹仁放弃城池撤往襄樊而结束。孙、刘联军打了一场大胜仗,可这并不代表天下无事了,曹cao毕竟雄踞北方,一次战败可能会引起内部不安,但迟早是要卷土重来的。曹军退守襄樊,表面上看是大踏步后退,实际却扼住了北上咽喉。襄阳、樊城隔汉水相望,成掎角之势,实在难以逾越半步,合肥方面也有张辽、李典等精兵悍将防守,江东还不具备挑战曹cao的实力,孙氏若要发展必须另谋出路。 更糟的是,那个曾经哀哀求救的刘备根本不甘心屈于人下,也在扩充势力。战后孙权也曾尝试着与其结好,适逢刘备之妻甘氏病逝,孙权便把meimei嫁与刘备作为正室夫人,并在鲁肃斡旋下默许其攻占了江南四郡。但孙、刘结亲注定是一场失败的政治婚姻,孙氏二十出头,刘备已有五旬,年龄上就不般配。加之这位孙夫人自出嫁那日就带了百余名全副武装的亲兵、婢女,这帮人对刘备一党时时以恩人自居,颐指气使骄纵不法。孙夫人也一副大小姐脾气,凡事皆为娘家谋利,俨然江东派到荆州的眼线,搞得刘备处处提防。 但这都不是矛盾的根本,问题在于刘备从开始就想保持一股独立的势力,孙、刘联合只是权宜之计,现在共同的敌人暂时退却,彼此间的摩擦就凸显出来。刘备据江北南郡之地,孙氏却始终不忍放弃要塞江陵,刘备便在油江口修建了公安城作为大本营。很明显,孙、刘两家都在想方设法扩大地盘。孙权北伐困难,西进之路又被刘备挡着,在地理位置上十分不利。而刘备的发展倒很快,尤其刘琦死后,他融合新旧部署又招贤纳士,使得马良、潘濬、陈震、廖立、宗预、辅匡、殷观、张存、习祯等荆州士人投效其麾下。刘备甚至“上表朝廷”表奏孙权为车骑将军、领徐州牧,意思很明确——北伐曹cao的事你去办,至于西面就别做打算啦! 江东周瑜、鲁肃乃至甘宁早就有沿江而上进取蜀地的战略设想,岂能接受这样的分工?为了扭转被动局面,江东接二连三派使者交涉借道征蜀之事,无奈给刘备地盘时是爷爷,再找他办事就成了孙子。刘备推三阻四就是不允,最后还是孙权亲自写了一信,掰开揉碎道:“米贼张鲁居王巴汉,为曹cao耳目,规图益州,刘璋不能自守。若cao得蜀,则荆州危矣。今欲先攻取璋,进讨张鲁,首尾相连,一统吴楚,虽有十cao,无所忧也。”又承诺两家共图蜀中,日后得地再行划分,刘备这才勉强应允。 在这期间周瑜一直驻兵江陵,亲眼目睹了刘备的反复,胸中早就堵了口恶气。得到交涉妥当的消息,他立刻赶回江东面见孙权,详述了用兵计划,然后风风火火折返江陵准备调兵。可刚走到巴丘,又从前方传来消息,刘备再次变卦,口口声声说自己与刘璋同属汉室宗亲,不容他人征伐,并在长江沿岸加派人马,摆出一副拦路阻兵的架势。 赤壁之战江东诸将历经磨难,到头来只得到半个江夏郡和南郡的一座江陵城,荆州大部分地区被刘备强占,还堵死了西进之路,一场辛苦为谁忙?周瑜欲战,却恐曹cao坐收渔利,就此罢兵又委屈,愤恨交加因而病倒。原以为在巴丘休养几日会好,哪知病势越来越重,只半个月工夫,这位名扬天下的美周郎已步入弥留之际。 其实病根早落下了,自他临危受命以来无半日清闲,赤壁鏖战,追击曹cao,攻打江陵,一直劳碌奔忙。加之荆州正闹瘟疫,他劳碌奔忙早已感染,不过是凭着一股开疆辟业的热忱硬顶过来。如今这热情已燃烧殆尽,生命之火也将随之熄灭… 初冬的江畔一片肃杀之气,天空灰蒙蒙的,两岸芦苇皆已枯萎,在阵阵寒风中沙沙作响。周瑜身裹裘氅倚在一张胡床上,默默注视着凄凉的江岸——病魔的困扰使他越发地白皙清癯,甚至有几分病态美,再加上这身雪白的裘皮,简直宛如天人。病入膏肓之人是禁不住这种天气的,但周瑜执意要来,他想在生命最后一刻再看看他为之奋斗且引以为傲的长江。 宋谦、公孙阳等小将就侍立在他身边,皆是一脸愁容;连周瑜的小童都眼圈红红的,不知偷偷哭过多少次了。而周瑜却一动都不动,默默忍受着这最后的痛苦。 茫茫江上出现了一条小船,虽逆流而上却箭打似的一样快,不多时就停靠到众人面前。武烈都尉凌统从船篷中一跃而出,跪倒在周瑜面前,急道:“都督稍待几日,主公已招丹阳太守孙瑜,不日就将赶到巴丘接替您领兵。”孙瑜乃孙权叔父孙静之子,为人稳重识大体。 周瑜轻轻叹了口气:“恐怕我熬不到了…童儿,准备吧…” 还未出来前小童已知道他要写遗书,这会儿听周瑜吩咐,也顾不上难过了,赶紧将笔墨帛书准备好。周瑜强打精神,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述说道: 瑜以凡才,昔受讨逆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荣任,统御兵马,志执鞭弭,自效戎行。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凭赖威灵,谓若在握。至以不谨,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日加无损。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方今曹公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