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醉乾坤_第二百一十五章最佳导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五章最佳导游 (第3/3页)

行,看着这些古老的城楼,仿佛又回到了那种战火纷飞的年代了。

    外城内西南有一大型寺院,寺门东西长约130米,南北宽约85米,占地约1万平方米,由山门、庭院、讲经堂、藏经楼、大殿、僧房等组成。

    林飞扬走进古寺之中,听着清凉禅音,和那舒缓的敲击之声,钟声寂然,给人一种心灵上的抚慰。

    大殿内尚残存壁画痕迹。唐代高僧玄奘西游取经,于贞观二年(628年)春,曾到高昌国讲经一月余,据即在此寺内。寺院附近,还残存手工作坊和集市遗址。外城内东南部有一小型寺院,残存的壁画较上述大寺完美。

    林飞扬看着这些壁画,心中不禁对当时的历史充满了绝对的期待和向往,一颗心飘向远方。

    三人一路行走,一路拍照,留下了许多历史的精华,不知觉间,也欣赏完了高昌古城,走出古城的那一刹那,林飞扬似乎感觉自己在历史的漩涡中行走了一圈似的。

    “我相信我自己也会被历史记住的。”林飞扬轻轻的在心中默念。

    于是,三人又驱车奔向下一个景点…坎儿井。

    坎儿井…一个能与著名的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列为三大中国古代工程之一。

    坎儿井是劳动人民为了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根据本地气候、水文特点等生态条件,创造出来的一种地下水道工程。

    坎儿井是一种结构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统,它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一种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竖井的深度和井与井之间的距离,一般都是愈向上游竖井愈深,间距愈长,约有30至70米,愈往下游竖进愈浅,间距也愈短,约有10米到20米。竖井是为了通风和挖掘、修理坎儿井时提土之用的。竖井最深的在90米以上。

    林飞扬知道了这种灌溉原理之后,对于古代的劳动人民越来越佩服起来,都说劳动人民可以推动历史发展,此话果然不假。

    坎儿井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就已经出现雏形,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逐渐向西传到中亚和波斯。

    汉代在今陕西关中就有挖掘地下窖井技术的创造,称“井渠法”

    传说汉通西域后,塞外乏水且沙土较松易崩,就将“井渠法”取水方法传授给了当地人民,后经各族人民的辛勤劳作,逐渐趋于完善,发展为适合新疆条件的坎儿井。

    王军是一个口才极佳的人,一路行走,一路说话,一点都不感觉到累,直说得口沫横飞。

    林飞扬静静的听着,一方面对王军的博学表示佩服,另一方面又对这个地方的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感到骄傲。

    后来,三人又陆续去了吐鲁番郡王府,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吐峪沟等地方,三人玩得十分开心,相机电池换了N块之后,终于在林飞扬的提议下,决定再走一个地方就回去休息。

    于是,三人就开始了他们一日之中最后的一次旅行地…艾丁湖。

    艾丁湖为吐鲁番盆地的“盆底儿”南距吐鲁番市约40公里。

    王军长期在新疆这片土地上行走,熟悉路径,而且驾驶技术也是一流,很快便到了艾丁湖。

    湖盆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8公里,面积约152平方公里。

    湖面低于黄海海平面米,仅次于约旦的死海(391米),被称为世界第二陆上低地。

    远在千万年以前,艾丁湖还是一个面积比现在的湖水面积大1000倍的淡水湖泊。

    而今日艾丁湖,除西南部还残存很浅的湖水外,大部分是皱褶如波的干涸湖底,触目皆是银白晶莹的盐结晶体和盐壳,阳光映照下,闪闪发光。

    当地维吾尔人称之为"月光湖"。在艾丁湖边,人们很容易被海市蜃楼和湖面干涸的假象迷惑,因而往往陷入泥淖。

    这里四周望不见游鱼飞鸟,唯有不时掠过的成群小飞虫和偶尔在脚下窜过的野兔、小鼠。

    林飞扬听说会有海市蜃楼出现,心中奇痒,意欲感受一下被海市蜃楼迷惑的感觉,但是在那里呆了那么久还是没有任何奇迹出现,有些失望,但不落寞。

    毕竟是看了这么多的美景。

    艾丁湖湖区气候极端干旱,湖区景观极度荒凉,地表盐壳发育独特,构成了一幅未开垦的壮观的原始画面,从而对旅游者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对于这些特殊的魅力,吸引了大批旅游者前来观看,自然林飞扬也是其中一员,赶紧拿出相机拍摄了许多珍贵的照片。

    游览完艾丁湖之后,三人意犹未尽,但是还是不得不按照原定的计划,回归住处。

    酒店,豪华的。

    “今日,我们的旅游很成功。”林飞扬笑着说道,举了举手中的高脚杯。

    “恩,是的,跟着先生,我玩得非常的开心自在,为此,我们干杯,好吗?”王军和林飞扬有了一天的接触之后,发现林飞扬是一个很随意和气之人,非常好交往,当下说话也不顾及在领导面前的术语了。

    “OK,为我们今天的旅行干杯。”林飞扬微笑举杯。

    三只酒杯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之声。

    一天的旅行,以快乐收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