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_卷六十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六十五 (第3/3页)

道;但却又从容颐养观望,不提出处事纲纪,士大夫们又以此轻视他。大历六年(771)三月死。

    韦元甫,年少时学习严格,才思敏捷。原来任滑州白马尉,以吏术出名,主管此地域的采访使韦涉非常器重他,奏请担任支使,与同幕判官锡一同出名。元甫擅长文书,锡擅长咨询,韦涉对他们以诚相待,在当时有“员推韦状”的说法。元甫有才能,具有声望,多次升为苏州刺史、浙江西道都团练观察等使。大历初年(766),宰臣杜鸿渐第一个推荐他,征诏任尚书右丞。当时淮南节度使缺人,鸿渐又推荐他能堪当重任,于是授予扬州长史、兼御史大夫、淮南节度观察等使。在扬州任职三年,政事还没有混乱,事务也大致被料理。大历六年(771)八月,病死于职位上。

    魏少游,巨鹿人。早年以吏才出名,担任过朔方水陆转运副使。肃宗幸驾到灵武,杜鸿渐等候奉迎,留下少游主管留后,准备宫室的清理事务。少游认为肃宗远离皇宫,刚到边藩,所以用丰盛的供品以博肃宗的欢心。肃宗快到灵武,少游率领整齐有序的骑兵一千多人,干戈在阳光下夺目耀眼,在灵武南面边界鸣沙县奉迎,伴以威严仪仗和雄伟的军队进城。肃宗到达灵武,各种殿宇房屋,如同皇宫一样,各王侯公主各住其院,进献的各种物品,将其水陆交通堵塞。肃宗说:“我到此地来是想完成伟大事业,怎么需要如此做法!”命令有司稍略去除一些。多次升为卫尉卿。乾元二年(759)十月,朝廷商议朝臣一律以马资助军队,少游和汉中郡王王禹阻止其议,皇上知道后,将其贬为渠州长史。后来任京兆尹,奏请中书门下以及两省五品以上、尚书省四品以上、各司正员三品以上、各王、驸马中期周以上亲属以及其女婿外甥,不能担任京兆府判、畿令、赤县丞簿尉,皇上下敕令同意了。升为刑部侍郎。

    大历二年(767)四月,出朝任洪州刺史,兼任御史大夫,充任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等使。四年(769)六月,封为赵国公。贾明观,是万年县的捕贼小官,侍奉刘希暹,依仗鱼朝恩的权势,恣意凶残,毒于豺狼。朝恩、希暹被杀后,元载当权,采纳明观的jianian计,并且纵容他,特令派他去江西做事。明观还没有出城,数以万计的老百姓聚集在城外,都拿着砖石等候他,以期投掷击打他为快。载听说后,特令当地官吏将百姓赶入城内,明观才免于被打。在洪州二年,少游任观察使,秉承元载的旨意容忍他。等到路嗣恭替代少游,一到洪州,当天便将明观处死,有见识的人因此贬损魏少游的名声,称赞路嗣恭的政绩。大历六年(771)三月己未在其官位死去,赠予太师。

    少游身居其职,凭借机遇完成其事务,具有规检,善于用人,在众多事务中处理果断。前后四次担任京兆尹,虽然没有显赫功名,却也小心拘谨,很多人都称道他。

    卫伯玉,具有体力,幼时习武,天宝(742)年间驻守安西,凭多次战功升为员外诸卫将军。肃宗即位,举兵平定国难,伯玉满怀激愤,一心想立功求名,从安西回到长安。开始任神策军兵马使出征。乾元二年(759)十月,叛贼史思明派将领李归仁率三千名铁骑进犯,伯玉以数百名骑兵在疆子坂将其打败,尸横遍野,获得战马六百匹,归仁和其残部向东逃走。以战功升为右羽林军大将军,熟知军事。转为四镇、北庭行营节度使。向京城贡献俘虏一百多人,皇上诏令解缚赦免他们,伯玉升任神策军节度。上元二年(761)二月,史思明率领众兵西下图谋长安,史朝义率领其军夜袭陕州。伯玉领兵抗击,在永宁大破敌军。贼军退走,晋位特进,封为东郡公。

    广德元年(763)冬天,吐蕃进犯京师,皇上幸驾陕州。认为伯玉有才略,可当重任,于是升为江陵尹,兼任御史大夫,充当荆南节度观察等使。不久加授检校工部尚书,封为城阳郡王。大历初年(766),遇上母亲丧事,朝廷以王昂替代其职,伯玉暗中劝将吏不接受诏令,不久又起用本官任荆南节度等使,受到当时人们的憎恶,大历十一年(776)二月觐见皇上,病死于京师。

    李承,赵郡高邑人,吏部侍郎至远的孙子,国子司业籴田的第二个儿子。承幼小时父亲死去,哥哥晔抚养他,长大以后,以侍奉其兄闻名。在朝廷荐选当中属高层次人才,多次升任大理评事,充当河南采访使郭纳的判官。尹子奇围困汴州,落入贼手,将他拘押到洛阳,承在贼廷中,侍从jianian计,多次受到称道。两京收复后,照惯例被贬为抚州临川尉。数月后任德清令,十天后升为监察御史。淮南节度使崔圆请他留下充任判官,多次升为检校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圆死后,任抚州、江州两地刺史,功绩显著。升为检校考功郎中兼任江州刺史,征诏任吏部郎中。不久任淮南西道黜陟使,上奏在楚州修置常丰堰以抵御海潮冲击,在贫瘠的土地上屯田,每年收获的粮食为以前的十倍,至今仍然在受益。

    当时梁崇义纵恣傲慢,朝廷准备讨伐他。李希烈知道此事后,上奏列数崇义的罪过,请求率先讨伐。皇上很高兴,常常在朝臣面前称赞希烈忠诚。承完成黜陟回朝,对此事上奏说:“希烈率兵讨伐,肯定会立小功,可是担心他在立功之后骄横跋扈,不遵守法令,肯定要派军队向他问罪。”皇上开始还不相信他的话,没过多久,希烈平定崇义,果然表现出对上不顺的迹象,皇上想起承所说的话,因而马上加授官职。建中二年(781)七月,升为同州刺史、河中尹、晋绛都防御观察使。九月,转为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观察监铁等使。希烈已经击败崇义,在襄州拥兵,占据其地域。朝廷担心他不接受命令,想让禁兵护送承,承请求一个人径直前往。到了以后,希烈将承安置在外馆,千方百计地胁迫他,承从容自若,誓死为皇上效忠。希烈不能使他屈服,于是将全境的东西抢掠一空离去,襄、汉由此一无所有。承治理一年,又使其基本得到完复。

    当初,希烈虽然归到蔡州,但留下将校等官兵在襄州看守所抢得的财帛什物,后来出使襄、汉两地,来往不断。承也派心腹臧叔雅在许、蔡之间来往,与希烈的心腹周会、王玢、姚忄詹等人结为厚交。后来会等人谋杀希烈,率众归朝廷,这都是承首先谋略的。多次赐予密诏表彰他。承不久升为检校工部尚书,兼任潭州刺史、湖南都团练观察使。建中四年(783)七月,在职位死去,终年六十二岁,赠予吏部尚书。承年少时便有很高的志向,等到他任命为官,以其忠贞廉洁的才能受到当时人们的高度称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