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5章尴尬的蓟原政府 (第2/4页)
,兴许会给他一张几万元现金的支付卡,这样,他这个春节拜年就不用自己掏钱了。而且,这样做即使出点儿纰漏,以后孔骥书记也会顶着。一举几得的事儿,何乐而不为也? 研讨会说开就开;由于吃住在“花花世界”里,客人们玩得开心,吃得高兴,在研讨会上也就情绪高昂,对蓟原打了棚改第一枪表示了极大的尊重和赞扬之情。最后,省建设厅一位退休了的调研员要做总结发言,特意强调:蓟原棚改工作是在中央考核组提示下,在省委领导的支持下,在相关方面配合下,由蓟原市委⌒政府亲自组织的一项德政工程,这是落实党中央以人为本执政方针的具体行动,是改善投资环境,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孔骥听到这儿,非常兴奋,告诉省报记者,要在报纸显著位置全文发表这段话。为了保险起见,特意给记者塞了两份纪念品大礼包。 会议之后,人们普遍提出一个要求,要到棚改工地参观,看一下这项伟大工程进展中热火朝天的场面。孔骥毫不含糊,亲自指示办公厅出了两台崭新的大巴车,把与会代表拉到了最先开工的卧地沟工地。但是,这一次,不去还好,一去,人们一下子傻眼了…卧地沟工地上。刚刚开工时的火热景象没有了。像是突然间遭了什么变故,工地上人员无声,机械不转。冷冷清清,让人一看心里就凉了半截。 “怎么回事儿?”孔骥一看,怒吼起来。 “这还看不出来?停工了呗!”一个民工正在一堆碎砖前半躺着晒太阳,看到书记大惊小敝的,懒洋洋地回答了一句。 “怎么停工了?找你们经理来!”吕强顿时挂不住脸了;停工这么大的事儿,竟没人向他汇报。现在,守着全省的领导,看到这么一副冷清清的局面,让他太没面子了。 “吕…吕市长,你,你来了。”听到市领导翻,羊芏子一路小跑儿赶了过来。 “为什么停工?” “没…没有料了。” “没料。去买呀!” “这几天,红砖一个劲儿涨,我们买不起了呀!”羊芏子哭丧着脸,一肚子委屈。 这时,哐宕一声巨响,远处一家工地上的搅拌机转动起来。 “买不起?怎么那边还在干?”吕强瞅了瞅机器转动的地方,火气小了一些。 “敢情他们行。他们‘北方建筑’公司有钱啊,听他们庾总说,材料再贵也得买,绝对不能影响工期。 “是啊,‘北方建筑’有实力,敢吃高价呀。”孔骥喃喃地说着“其它企业,可就受不了喽。” 正说着,一阵尖锐的急刹车声响起,孙区长、白雪急三火四地赶来了。 “老孙,红砖涨价,是怎么回事儿?”孔骥一看他们着急的样子,就知道了他们的来意。 “有人在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孙区长气愤地说:“幕后人物…就是你们政府的公务员。” “你怎么知道?”吕强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嘴上却继续装糊涂。 “那个带头涨价的宏宇公司,就是国土地规划局审批处长的老公开的。如果不是他老婆撑腰,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你看,怎么办好?”孔骥问他。 “干脆,通知工商局,吊销他的营业执照。” “这不行。非因法定事宜,营业执照不可以随便吊销。”吕强提醒他。 “喂,对了,市长,政府不是有物价局吗,”孙区长看到吕强,提了个建议“你告诉物价局,把砖价降下来,不就行了吗?” “建筑材料的价格随行就市,在一定范围内涨落是允许的。这种事儿,政府只能引导,不能强行干预。”吕强开始解释政策了。 “难道就眼看着他们这么胡闹?”孙区长听了吕强的解释,急得出了一身汗“如果允许开这个头儿,水泥、钢筋、木材,都跟着涨。中标的企业岂不都得亏进去!” 就在这时,吕强的手机响了。他接听了一下,马上把手机递给了孔书记。 “你好你好…庾明同志。”孔书记拿过了手机,一下子听出了对方的声音“我和吕强正在卧地沟工地上。什么?全省性的…链锁反应?噢!好好,我们一定把这事儿处理好。” “这事儿,闹大了。”孔书记告诉吕强“刚才是庾明的电话。他说,建筑材料涨价的事儿惊动了省长。” “省长说什么?”吕强连忙问道。 “省长说,咱这儿墙体材料一涨价,滨海、长白几个城市也跟着涨上来了。”孔书记皱了皱眉头“省长批评说,‘棚改’,我们带了好头儿;涨价,却开了坏头儿。他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住这股苗头儿。” “是啊,此风当刹!”吕强听了省长的话,随声附和,马上建议孔书记“一会儿,我们下去分头走一走。晚上商讨对策。” 吕强与孔骥对涨价的事和拿出了什么好办法,不得而知。但是,就在他们在工地上正为丢了自己的面子感到尴尬时,庾明将孙区长从工地上约来,一齐来到了蓟原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华光红砖厂。 他们乘坐的黑色轿车开进了厂院。厂长站立在办公室门口,恭敬地等待着。 “欢迎庾总、孙区长。”车子停下来,厂长急忙打起了招呼。“听说,你上了一条新生产线?”孙区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