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四 (第5/5页)
里?”原来正是盛氏。盛氏见了两泪交流,哽咽不语。正是: 大海横风生紫澜,绿萍飘泊信波翻, 谁知一夕洪涛息,重聚南洋第一滩。 半晌才道:“自你去后,媳妇怪我说她手松,故意不卖与人。叫她松时,她又故意贱卖。再说她时,她叫我自管店,她却日日到徐婆家。我说了她几声,要等你回来对你说。不料她与徐婆暗地将我卖到这章家。已料今生没有见你的日子,不期天可怜见,又得撞见。不是你见我时,我被她借小姑病重赚我来时,眼目已气昏了,也未必能见你。” 于伦道:“我回时,她也说小姑家接去。我随到小姑家,说不曾到。又向各亲眷家寻,又没踪影。不知小贱人合老虔婆用这等计策。” 盛氏又道:“我与媳妇不投,料难合伙,又被媳妇卖在此间做小伏低,也没嘴脸回去见人。但只你念我养育你与守你的恩,可时来看我一看。死后把我的这把骨殖带回苏州,与你父亲一处罢了。”言讫,母子大痛。 周于伦此时他主意已定了。身边拿出几钱银子,付与母亲,道:“母亲且收着在此盘缠。半月之间,我定接妳回去。”两边含泪分手。 周于伦也就不做生意,收拾了竟回。心里想道:“我在此赎母亲,这地老虎决不肯信;回家去必竟要处置妇人,也伤体面。我只将她来换了去,叫她也受受苦。”算计了。 回到家,照旧待掌珠。掌珠自没了阿婆,又把这污名去讥诮丈夫,越没些忌惮了。见他货物不大卖去,又回得快,便问他是什缘故。 于伦道:“一来生意迟钝,二来想妳独自在家,故此便回。” 掌珠道:“我原叫你不要出去。若在家中,你娘也不得跟人走了。”于伦也不回她。 过了三日,道:“我当初做生意时,曾许祠山一个香愿。想不曾还得,故此生意不利。后日与妳去同还,何如?” 掌珠道:“我小时随亲娘去烧香后,直到如今。便同你去。” 到第二日,催于伦买香烛,于伦道:“山边买,只带些银子去罢了。”那掌珠巴明不晓。 第二日,梳头洗脸,穿了件时新玄色花绸袄,灯红裙,黑髻玉簪,斜插了一枝小翠花儿。打扮端正时,于伦却又出去未回。 等得半日,把扇儿打着牙齿斜立,见周于伦来,道:“有这等钝货!早去早回。” 于伦道:“船已在河下了。”掌珠便别了杨三嫂、李二娘、徐亲娘,吩咐阿寿照管门户。两个起身。 过了盘门,出五龙桥,竟走太湖,掌珠见了,道:“我小时曾走,不曾见这大湖。” 于伦笑道:“妳来时年纪小,忘了。这是必由之路。”到岸,于伦先去,道:“我去叫轿来。”竟到章家。老者不在,只他儿子二郎在家。 出来相见,周于伦道:“前月令尊在苏州娶一女人回来,是卑人家母。是贱累听信邻人,暗地将她卖来的。我如今特带她来换去,望二郎方便。” 二郎道:“这事我老父做的,我怎好自专。” 于伦道:“一个换一个,小的换老的,有什不便宜?” 章二郎点头道:“倒也是。” 一边叫他母亲出来。见了儿子,道:“我料你孝顺,决不丢我在此处。只是如今怎生赎我?” 于伦道:“如今我将不贤妇来换母亲回去。” 盛氏道:“这等,你没了家婆怎处?” 于伦道:“这不贤妇要她何用!” 须臾,看的人悄地回复二郎道:“且是标致,值五七十两。”二郎满心欢喜,假意道:“令堂在这厢,且是勤谨和气,一家相得,来的不知何如,恐难换。” 于伦再三恳求,二郎道:“这等,且写了婚书。”于伦写了,依旧复到船中去领掌珠。 掌珠正在船中等得一个不耐烦,道:“有你这样人?一去竟不回。” 于伦道:“没有轿,扶着妳去罢!”便把一手搭在于伦臂上,把鞋跟扯一扯上,上了岸。 走了半晌,到章家门首,盛氏与章二郎都立在门前。二郎一见,欢喜得无极。 掌珠见了盛氏,遍身麻木,双膝跪下道:“前日却是徐亲娘做的事,不关我事。” 盛氏正待发作,于伦道:“母亲不必动气。” 对掌珠道:“好事,新人!我今日不告官府,留妳性命,也是夫妻一场。”掌珠又惊又苦,再待哀求同回时,于伦已扶了母亲,别了二郎去了。 乌乌切深情,闺帏谊自轻, 隋珠还合浦,和璧碎连城。 掌珠只可望着流泪,骂上几声‘黑心贼’。 二郎道:“罢!妳回去反有口舌,不如在我家这厢安静。”一把扯了进去。 于伦母子自回。一到家中,徐婆正在自家门首,看见她母子同回,吃了一惊,道:“早晨是夫妻去,怎到如今母子回?禁不得是盛氏告在那衙门,故此反留下掌珠,给还他母亲,后来必定要连累我。”一惊一忧,竟成了病。 盛氏走进自房中,打开箱子一看,细软都无,道:“她当初把女儿病骗我出门,一些不带得,不知她去藏在哪边?” 于伦道:“她也被我把烧香骗去,料也不带得。”到房中看,母亲的细软一一俱在,她自己的房奁也在。外有一锭多些逼火,想是桐乡人讨盛氏的身银,如今却做了自己的身银。于伦又向邻人前告诉徐婆调拨他妻,把阿婆卖与人家做奶母。前时邻人知道盛氏不见了,也有笑盛氏,道守了多年,毕竟守不过;也有的笑周于伦,道是个小乌龟。如今都称赞周于伦,唾骂徐婆,要行公呈。一急,把徐婆急死了。 于伦又到丈人家,把前把事一说,道:“告官恐伤两家体面,我故此把来换了,留她残生。” 钱望濠道:“你只赎了母亲罢,怎又把我女儿送在那边?怎这等薄情!”终是没理,却也不敢来说。他后边自到桐乡去望时,掌珠遭章二郎妻子妒忌,百般凌辱,苦不可言。见了父亲,只是流泪。父亲要去赎她,又为晚妻阻挡,不得去。究竟被凌辱不过,一年而死。 这边周于伦,有个三考出身做县丞的仲德闻他行孝,就把一个女儿与他。 里递要举他孝子,他道:“是孝子,不是义夫。”抵死不肯。后来也纳一个三考,做了个府经历。夫妻两个奉事母亲终身,至今人都称他是个孝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