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1/5页)
第一章 (1) 庚午年十一月初三,午夜。 隐身于群山大壑之中的云梦谷正静静沉睡在浓雾之中。清寒四溢,湿冷的潮气凝成水珠,从门廊上的檐顶上滴落下来,仿佛下雨般地滴哒作响。 蔡宣从自己的诊室走到庭中,伸了伸懒腰,忽然吟了一句: “风静夜潮满,山高寒气昏。” 脑后立即有个人“嗤”地一声笑了起来,道:“老弟近来频频改诗,这‘城’字几时变成了‘山’字?” 不用猜身后的那个人便是陈策。 “这里哪里有城?明明只有山嘛。”蔡宣打了几下拳,伸了伸胳臂,道:“连你也出来了,谁在里面顶着?” “还有谁?当然是先生。他叫我出来转一转。你晓得,那一屋子难闻的气味,从昨晚开始我就觉得头昏脑涨,差一点接错了一根经脉。” “吴大夫大约还守在那里。”蔡宣踢了踢腿,道。 “只要先生在,她的精神总是特别好。呵呵,熬了三天两夜,连眼睛都不眨一下。”陈策近来特别喜欢打趣吴悠。 “我总觉得她到现在还不肯嫁人,是存心让先生难受。”蔡宣小声地道。 “你小子平日做事还算果断,怎么到了关键时刻却不知道多用点儿心?白白地让人家‘坐卧闲房春草深’?”明知蔡宣意属吴悠多年,陈策故意挖苦道。 “我用的心还不够么?”蔡宣苦笑。大家都知道蔡宣有事没事就去吴悠的新居“微雪阁”她的正堂上却偏偏挂着让蔡宣听得分外刺耳的几句: “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闲房春草深。” 无论蔡宣如何热忱,吴悠对他只有加倍的客气。他想了想,垂下头来,不觉大为沮丧。 陈策见他真的难过起来,倒有些不忍,便拉着他道:“我们回去罢。诊室里也不能总让先生一个人顶着。我看他也累得够戗,这么大的雾,只怕他的风湿又要犯了。” 诊室的薰笼里静静地燃着红炭,空气窒闷。 那一缕在鹤形香炉上飘浮着的沉香早已被一股刺鼻的药气和病人呕吐的怪味所掩盖。 床上的病人似乎沉沉地昏睡了过去。 慕容无风刚刚做完手术,脸色苍白地坐在轮椅上。他已象这样僵硬地坐了三天两夜,虽然炉火就摆在不远处,却是特意为病人而设。一股炽热的炭气升腾而出,愈发让他感到头昏。 看见蔡宣与陈策同时走进来,慕容无风淡淡道:“手术我已做完了,病人的状况却很难说,我们只怕还要再守一会儿。” 蔡宣连忙道:“先生,这里交给我们,您还是…回去歇着罢。” 这里坐着的全是大夫,谁都看得出来慕容无风的脸色不好,连说话的嗓音都有些嘶哑。 他摆了摆手:“你们看着他,我到隔壁坐一会儿。有什么事情叫我。” 他不愿意离开,却也知道自己一定要到抱厦里松弛一下,至少动一动,让僵硬得几乎快要失去知觉的身躯活过来。 说罢,他微一欠身,倒转轮椅,退出诊室。 一阵细碎的脚步尾随其后,吴悠跟了出来。 “先生,我给您泡杯茶。”她轻声道。 他想拦住她,一抬眼,见她目光殷切,只好忍住。何况,她已飞快地拿出了茶碾,将两勺顾渚紫笋放入茶铛内碾成细末。在风炉里撒了一把橄榄核后,将水方里的生水倒入釜中。点好水,三沸之后,将茶水分入一只慕容无风常用的青瓷茶盏内。 她端起茶盏,在手中试了试,待略凉下来,可以入口,这才放入茶托,恭恭敬敬地捧到慕容无风的手中。 吴悠深喑茶道,却素性高傲,谷里除了几个与她相好的女友之外,慕容无风是唯一的一个能时时喝上她亲手泡制的绿茶的人。 他接过,品了一口,道:“多谢。…这是惠山的泉水?” 她有些羞赧地笑了,道:“一个病人前几天送的。得了三瓮,送了两瓮到竹梧院,先生莫非忘了?” 他不禁微微发窘,荷衣不会烹茶,大约就是用这珍贵的泉水烹了,他也喝不出来。只好替她掩饰:“只怕荷衣还没有开封。” “夫人的茶艺想必也好。”吴悠有点不服气地道。 慕容无风淡淡一笑,不置一辞。 平日只要他身体还好,在家中烹茶的那个人一定是自己。荷衣每次都是牛饮鲸吸般地一口喝光,然后递给他一个空碗,道:“再来一杯…无风,你泡的茶比路边上卖的歇马茶要好喝多啦!” 七八道手续认认真真泡来的茶只换来这样一句评价,他只有愕然失笑。 不过,难得她喜欢,他时时都泡给她,几乎成了她的茶僮。 吴悠将风炉移到他的身侧,看了他一眼,道:“外面很大的雾,潮气很重。你…不冷么?” 室内空气炙闷难当,他只穿了两件单衣。 “不冷。”他淡淡地道:“你去瞧病人罢。” 她还是给他拿过去一块方毯,却不好意思给他盖上。 他将方毯放到一边。 他说不冷,就是不冷。 她默默地看了一眼他单弱的身子,还有…那愈发空虚的下身。泪水忍不住涌了出来,怕他看见,只好垂下头,那一滴泪便正好滴在茶炉的炽炭上。 “哧”的一声轻响,慕容无风还以为是茶壶里的水沸了出来。扭头一看,炉上空无一物,只有烧得鲜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