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_卷二十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二十七 (第7/8页)

 攻城破邑,这出于皇上规划;斩将搴旗,出自皇上的神略。

    像穿甲扛戈这事,征讨很辛苦;至于镇守安定国家,要以宿卫为重。

    两者都是按成算行事,而不是专擅一己之能。

    留守京都和随从征战事情是相同的,功劳应该等同看待。

    皇太子以下,实际上有守御宗庙的功劳。

    过去萧何留守京师,分封时先于平阳;穆之居中守御,死后犹蒙特别的奖赏。

    不胜管见,奉表以闻。”于是留守京都的官员都加了级。

    隋高祖受禅后,柳彧累有升迁,到当尚书虞部侍郎,因遭母丧而离职。

    不久,让他重新任职,当屯田侍郎。

    他坚持辞让,但皇上不同意。

    当时的制度是,三品以上官员,门口都有人持戟站岗。

    左仆射高赹的儿子高弘德,封为应国公,也申请列戟。

    柳彧批示说:“仆射的儿子又没有另外居住,父亲的戟已经列在门外了。

    尊长有压卑下之义,儿子有避父之礼,怎能够外门既已设戟,内阁又去施戟?”列戟之事最后没办成。

    高赹知道了,叹服不已。

    柳彧后来当治书侍御史,在朝廷上容色严正,很为百官敬畏。

    皇上嘉奖他的正直,对柳彧说:“大丈夫应当立名于世,不要庸庸碌碌而已。”赐他钱十万,米百石。

    那时,刺史多由武将担任,一般都不称职。

    柳彧上表说:“如今天下太平,四海安宁,治理百姓,应任用这方面的人才。

    过去汉光武帝为一代明哲,起自布衣,备知人情,与二十八将,披荆斩棘,平定天下,到功成之后,这些武将都没有什么职务。

    我见诏书,以上柱国和干子为杞州刺史,其人年近八十,如钟鸣漏尽,垂垂老矣。

    他此前任职于赵州,不知职务,政务由一群小人决定,公开贿赂,百姓感叹,歌谣满道。

    老百姓说:‘老禾不早杀,余种秽良田。’古人说:‘耕田要问男奴,织布要问女婢。’这是说各有所长。

    和干子弯弓骑马,是其所长;治理百姓,不是他所能理解的。

    皇上想治理天下,不要忘记了兴废之事。

    如说是优待老臣,崇尚长者,自可多赐金帛;如让当州郡长官,所带来的损失就很大了。

    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怎敢不尽忠竭力?”皇上认为很好,和干子最后被免除刺史之职。

    应州刺史唐君明,正为母亲服丧,却在服丧期间娶了雍州长史库狄士文的堂妹。

    柳彧弹劾他说:“我听说,天地之位分开,夫妇之礼这才清楚,君亲之义这才明白,尊卑之教这才设立。

    因此孝是人性的根本,礼是立身的基础,从国到家,都是这样的。

    我以为,敬爱父母的感情,至重至切;丧父丧母,是人伦中最大的事情。

    唐君明虽然不再过野蛮生活了,但是在文明社会里却也没多大变化。

    他忽视母亲死去的悲痛,成就燕尔新婚,穿着守丧的衣服,又去穿美丽的婚服。

    不义者无人亲近,《春秋》上说他将灭亡;无礼无仪,诗人愿他快死。

    库狄士文既在我神州为官,而且又名位通显,应整齐风俗教化,让四方人以为准则。

    他却抛弃两姓之间重视婚配的传统,违背了六礼的有关规定,请求将其禁锢终身,永不录用,以惩戒风俗。”两人因此得罪。

    隋朝承丧乱之后,风俗颓坏,柳彧多有矫正,皇上很赞赏他。

    柳彧又见高祖勤于听政,百官奏请,多有烦杂琐碎之事,因此上奏疏劝谏道:“我听说自古以来的圣明帝王,没有超过尧舜的。

    他们效法天地,施政教化,不作琐碎之事,这就叫圣明。

    有这样的话:‘苍天又说了什么呢?四季自然交替。’因此知道君王做事下令,务戒烦碎。

    因此舜帝任用五臣,尧帝咨询四岳,设官位,分职务,各有所司。

    君王垂手拱手,无须具体作什么,天下因而大治。

    这就是所谓的辛辛苦苦求取贤人,安安逸逸让他们干事。

    又说:‘天子和平静穆,诸侯很繁忙。’这是说君臣上下,各有分别。

    近来四海一家,天下统一,皇上日理万机,事无大小,都由皇上处理。

    陛下应该留心治国之大道,不要惮竭精力,过于疲劳。

    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因为百官怕得罪,不能自己决断,因此都由皇上决定。

    奏闻太多了,以至营造房子之类的小事,给多少东西这类问题,皇上都要处理。

    一日之中,酬答百官,以至废寝忘食。

    动不动就要亲自用文簿,这太劳累皇上了。

    伏请皇上想想我的肺腑之言,稍稍减一点琐碎事情,以怡养精神为要意,想想周武王安乐长寿的事情,周文王勤劳忧虑短寿的道理。

    若是经国安邦的大事,不是臣下所能决断的,那还是要请您详细决断。

    此外的小事,责成有关部门办理。

    那么,圣上就会尽无疆之寿,臣下就会承受养育的恩赐。”皇上看了奏章,很赞赏他。

    后因忤逆圣旨,被免职。

    不久,又让他出来管事,因此对柳彧说:“不要改变你的心志。”因他家里穷,令有关部门为他修筑住房。

    皇上说:“柳彧是正直人士,是国家的宝贵人才。”他就是这样的被看重。

    右仆射杨素当权显贵,百官都怕他,没有敢违逆他的。

    杨素曾因出了点问题,皇上下令把他送到南台处置。

    杨素依仗自己官高爵大,坐在柳彧的床上。

    柳彧从外面进来,见杨素这样,就在台阶下面拿着笏,整整衣冠,对杨素说:“奉圣旨给你治罪。”杨素马上下床。

    柳彧据案而坐,让杨素站在庭下,审问他的一些事情。

    杨素因此怀恨在心。

    但柳彧当时正为皇上所信任,所以杨素无法中伤他。

    柳彧见近代以来,都市的百姓们每到正月十五日,都要作各种游戏,互相夸耀比赛,以至于浪费了财力,于是上奏,请求禁止。

    奏章上说:“我听说往日的明主圣君训民治国,都是按法度、照礼典来做的。

    不合法度的,就不作;不合礼典的,就不行。

    道路不相同,男女各有别,是要防止他们邪僻,让他们各行正道。

    我看从京都到外地,每到正月十五日夜,人们都要充塞街道和道路,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