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_卷二十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二十七 (第8/8页)

在一起游玩戏乐。

    鼓声震天,火炬照地,人戴兽面,男穿女服,演戏杂耍,奇形怪状。

    以秽。。为欢娱,以粗野为欢乐,男女都看,不相回避。

    高大的栅子横跨在路上,广大的帷幕像天空中的云彩,人们服饰鲜艳,车马堵塞了道路。

    美味佳肴全都摆了上来,丝竹等各种乐器一起演奏,倾家荡产,都是要在这一时比个输赢。

    全体出动,不分贵贱,男女混杂,黑白不分。

    丑行因此而发生,盗贼由此而兴起。

    这种情况形成了风俗,实有由来,老是这个坏风气,以前尚未觉察到。

    这种风气,无益于教化,有损于百姓。

    请颁行天下,全部立即禁止。

    《雅》、《颂》非常好啊,足以表现美好的功德,一边走路一边唱歌,自可表达无为的至乐。

    胆敢有违犯的,请以故意违抗罪处理。”下诏同意他的奏章。

    这一年,柳彧持节巡视黄河以北的五十二个州,上奏朝廷后,免除了那些贪污的、不称职的官吏两百多人,州县肃然,莫不震惧。

    皇上嘉奖他,赐他绢布二百匹,毡三十领,授他为仪同三司。

    过了一年多,又提升他为员外散骑常侍,仍旧任治书。

    仁寿初年,他又持节巡视了太原道十九州。

    回京后,赐绢一百五十匹。

    柳彧曾得到博陵人李文博所写的《治道集》十卷,蜀王杨秀派人来求这部书。

    柳彧把书送给杨秀,杨秀又赐给他奴婢十口。

    杨秀得罪被废后,杨素上奏说柳彧以朝中大臣身份交结诸侯,结果柳彧被除名为民,发配到怀远镇戍边。

    他走到高阳时,有诏书调他回京。

    他回走到晋阳,碰上汉王杨谅造反,汉王派人召他,将与他商议事情。

    柳彧被汉王使者逼迫,加上起初并不知杨谅谋反,于是只得到晋阳城里去。

    但他将要入城时,杨谅的反叛形迹就已显露出来,柳彧估计无法躲过这一灾难,于是诈称中风了,不吃东西,还自称快死了。

    杨谅发怒,囚禁了他。

    杨谅失败后,杨素上奏说柳彧心怀两端,以等候事情的变化,其形迹虽未谋反,但其心与反叛无异。

    柳彧因此被流放到敦煌。

    杨素死后,柳彧才自己申辩情由。

    有诏调他回京师,他死在回京的半路上。

    有儿子叫柳绍,任介休县县令。

    ○赵绰

    赵绰,河东人。

    生性质直刚毅。

    在北周时,起初当天官府史,因他恭谨勤勉,提升为夏官府下士,渐渐以聪明能干被人知晓,累次升迁,到转任内史中士。

    遭父丧,离职守丧,悲哀太过,以至骨瘦如柴,世人称其孝。

    守丧满期后,又当掌教中士。

    隋高祖为北周丞相后,知道他清白正直,引他任录事参军。

    继而升任掌朝大夫,随行军总管是云晖打击背叛的蛮人,因其军功拜授仪同三司,赐缣采上千段。

    隋高祖受北周禅让后,授赵绰为大理丞。

    他执法公平,考绩连年最优,转任大理正。

    继而升任尚书都官侍郎,不久转任刑部侍郎。

    因处理梁士彦等人的问题,皇上赐他缣采三百段、奴婢十口、马二十匹。

    每次有上奏、议事,他都神色严正,侃侃而谈,皇上很赞赏他,他渐渐被亲近重用。

    皇上因为盗贼禁止不住,将要加重其法。

    赵绰进谏说:“陛下推行尧舜的仁道,多存宽宥。

    何况法律,是天下的大信,怎能失信呢?”皇上非常高兴地采纳了他的建议,因便对赵绰说:“如另有闻见,应该一条条陈述清楚。”任大理少卿。

    过去陈国的将领萧摩诃,因他的儿子萧世略在江南造反作乱,摩诃应当坐罪。

    皇上说:“世略年纪不满二十岁,又能干什么呢?无非因他是名将的儿子,被人逼迫罢了。”因此赦免了萧摩诃。

    赵绰固谏,以为不可赦免萧摩诃。

    皇上不可迫使他,想让赵绰退下去后,再赦免萧摩诃,因此让赵绰退下回去吃饭。

    赵绰说:“我上奏的案件没有处理,不敢退朝。”皇上说:“大理,你就为我特赦萧摩诃吧。”因此命令左右放了摩诃。

    刑部侍郎辛。。,曾穿绯衤军,俗称“利于官”,皇上认为他这是在搞厌蛊,将杀他。

    赵绰说:“按照法律,他不该被处死,我不敢奉诏。”皇上气极了,对赵绰说:“你爱惜辛。。,而不爱惜你自己吗?”命左仆射高赹把赵绰杀了。

    赵绰说:“我宁可让陛下杀我,也不让您杀辛。。”到了朝堂,解开衣服,就要开斩了,皇上派人对赵绰说:“到底怎么样?”赵绰回答说:“执法一心,不敢惜死。”皇上拂衣而入,过了好久,才放了他。

    次日,皇上向赵绰道歉,慰劳勉励他,赐他缣采三百段。

    当时,皇上禁止流通恶钱。

    有两个人在大街上用恶钱换好钱,武侯抓了报告皇上,皇上下令全杀掉。

    赵绰进谏说:“按法律,他们该受杖刑,杀他们非法。”皇上说:“不关你的事。”赵绰说:“陛下既然不以我为愚蠢昏暗,把我安排在司法部门,您想随便杀人,怎不关我的事?”皇上说:“摇不动大树的,应退下。”赵绰说:“我想感动苍天的心,岂只是撼动大树!”皇上又说:“吃羹的人,认为太热了,就先放在一边。

    天子威严,你还想挫败吗?”赵绰下拜,更加上前。

    皇上呵他退下,他不肯退。

    皇上于是退了进去。

    这时,治书侍御史柳。。也上前切谏,皇上才作罢。

    皇上因赵绰有诚实正直之心,常把他带到后宫去,有时碰到皇上与皇后同榻,就叫赵绰坐下来,一起讨论为政的得失。

    前后给他的赏赐数以万计。

    此后赵绰升任开府,又追赠他父亲为蔡州刺史。

    当时,河东人薛胄任大理卿,与赵绰都有执法公平宽容的名声。

    但薛胄处理案件凭感情用事,而赵绰严格守法,两人都很称职。

    皇上常对赵绰说:“我对你,并不吝惜官爵,只因你的骨相不该富贵罢了。”仁寿中(601~604),赵绰在官任上去世,时年六十三岁。

    皇上为之伤心流泪,派宫中使者去吊口言祭悼,让鸿胪监护丧事。

    有两个儿子,赵元方、赵元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