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且放白鹿青崖间 (第3/4页)
清云上下却须全体奉召,排香案,出大门跪接,接待迎送,忙得人仰马翻。 人人心中皆有凛意,这七道圣旨,完全可以只于二三道旨内一起还,且每宽赦追免一人,必加前缀“宜宽有罪,使得自新”隐隐仍有戒持之意。这等络绎不绝,继继续续,分明是故意为之,立一下马威。 这一天传旨下来,清云多数还诰封品级,父母均受追还,只有慧姨,从头至尾未被提起。 黄昏时分,又有圣旨。快马先来报:“许丞相携旨来颁!”众人相顾骇然,这许丞相,正是清云此次上京,最忌最防之人,他和清云两下里势同水火,怎会前来颁旨? 片言间许丞相车驾已到,这一道旨异常简单:“宣杨若华、文锦云、彭文焕、宗质潜趋朝觐见。钦此!” 我还未起身,一只手搭上手腕,正是宣旨那个声音:“文小姐,请起!” 我微微一惊,这只手伸过来,事先没半点征兆,我竟躲不开。抬头看到对方形貌,出其不意,心内骇得突突直跳。 这人紫袍相雕,正是当朝具“佩剑上殿,入朝不趋”无上尊荣之极品大员。中等身材,不过比我略高数寸,身姿挺拔纤秀,如光看后影,必会错觉是一矫矫男儿。但他一张脸反写了另一种极端,可怖之甚,两颊各一大片乌赤记印,横七竖八十余道疤痕,眼角略眦,眼珠突出,下颔无须,一眼看去,既丑怪,又凶蛮。 我自听慧姨说到粤猊“人见人爱”始,想当然把他在外貌俊秀如玉,心若豺狼的那一类定了位,哪知民间相传“大花面”这三个字,丝毫不虚。我定了定神,说:“许大人,小女子有礼。”趁势想把手缩回,他五指随之一紧,上下一打量,笑嘻嘻道:“果然是冰雪神剑的后人。文小姐,幸会幸会。” 他的声音温文柔和,低沉动听,和相貌真是天差地别。我虽知他多半是经过了毁容销形,只不敢再瞧第二眼。杨若华在旁笑道:“劳许大人亲来宣旨,清云受宠若惊,惭惶无地。”有意无意的,在我肩上轻轻一拂,她却向后退了两步,许瑞龙呵呵大笑,仍旧拉着我,亲亲热热地道:“秀苓郡主客套了。下官与清云前有微节,向来着实后悔。见皇上今日宣诏宣得热闹,免不得也讨一道诏来,以期早会郡主,一心一意重修旧好。” 这个“重修旧好”说得异常暧昧,杨若华脸色一变。我道:“如此大人请花厅待茶,容我等穿戴往见。”再度轻挣,总算他这一次放开我,笑咪咪直点头:“好,好,文小姐,下官在此相候。” 退入后堂,质潜翻开我的衣袖来看,手腕上赫然一道青紫,杨若华也吃一惊:“这是我的罪过,与其对一掌,反倒牵累了云儿。” 文焕忍不住问:“若姨,那个人…那个人,便是当年里应外合,串通令我父兵败之人?!” 杨若华点了点头,但脸色凝重:“文焕,你要记得出前帮主嘱咐,咱们没到和他翻脸的地步,你且稍忍。” “可是他、他这样无礼――”文焕怒不可遏的大声嚷了半句,见杨若华不断使眼色,终生生忍住。 我有点出神,想起那只手,修长的、白皙的、软绵绵的手指搭在手腕上,却是一道华美的铁箍。 魔障中朱若兰所说的话,再一次响于耳边:“粤猊,我亲亲的郎君,前一天和我山盟海誓,约同生死,居然…就在一眼之中变了心。”便是为此一言,我极不喜听到慧姨提起他时,再三重申,此人对我并无恶意。 方才话音余韵,处处说明了这一点。他的声音,温润极处宛转诱人,他的欢喜,他的笑容,确系内心出。 一种屈辱,无以复加的屈辱,涌上心来。 “云?” 我募然一省,质潜焦虑地看着我,我重重抓着他,指甲竟尔深深嵌入他掌心,我受惊的缩回来:“对不起…” 质潜轻轻拍着我的肩。 当下各按品级妆饰,四人之中,除杨若华已复秀苓郡主册封,质潜承袭以外,我和文焕都还只算是平民。 再见许瑞龙,我懔懔留意,不再让他近身,质潜挡在我前面。他倒也仅是远远立着,只笑着注目在我身上,道:“文小姐原来还在守孝?” 我答道:“是。” 他道:“玉琢冰雕,只多几分春风。” 这话不伦不类,我只得不置一辞。他移目文焕,笑道:“下官贫微出身,不谙世情大防。乍见故人之后,惊喜之间,多有‘失礼’,彭少将军,莫怪,莫怪。” 他故意着重突出“失礼”二字,在后堂文焕确曾斥其无礼,这是有意,还是无心?文焕只重重哼了一声,闭口不答。 我们自东华门入,到了文德殿。 地面铺着金线织就的深红色地毯,行走其上绵软无声。殿上执起明灯。三跪九叩后起立,九龙盘金朱漆御座之上,身着明黄色龙袍的皇帝高高在上坐着。深黑色的眼睛里,明利的目光一一在我们身上扫过,端详周全,露出一丝笑意:“清云久违,朕心急召见,不会介意在这个时刻进宫吧?” 杨若华道:“圣上见召,是在下等荣幸。” 皇帝呵呵笑了起来,道:“皇妹,你还是和以前一样的称谓,一样的脾气,连容貌,也是和以前分毫无差呢。” 皇帝是杨皇后的儿子,杨若华是杨皇后侄女,算来两人是极亲近的表兄妹,可杨若华十三岁逃婚出京,加入一帮派以后,无论对帝后、长辈,总是以江湖人士自居。 皇帝的目光又落到我身上,道:“朕与晋国夫人曾有数面之缘,今日欣逢其后,真乃可喜可贺。” 我裣衽施礼,我父亲是前朝兵部尚书,可是无论在当时,还是直到如今两人逝去已久,我母亲的声望之隆向非父亲可比,而成宣帝单提我母亲倒非故意。父亲为保先皇而死,他当然不乐意提及。他接着说道: “晋国夫人美慧多才,朕可惜她红颜早夭。文小姐是她唯一后人,朕就赐你――袭承母诰,并赐九?钗冠,五色安车,明珠百颗。” 袭承母诰,我心里早有准备,但估计多半会先封其它,后行加封,哪知他因“美慧多才,红颜早夭”八个字,不但让我立即袭了晋国夫人的封诰,冠饰九?,五色安车,都是国朝皇妃才有资格享用的,尊荣无极。我深为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