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御弟_第222章朱能恶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2章朱能恶讯 (第4/4页)

怪自己,为什么要留朱隶一天,过段时间慢慢告诉朱隶这件事,朱隶也不会被突然伤

    这样想着,永乐帝忽然两步走到御书案前,拿起奏折看着呈奏人的姓名,这个时候上这种奏折,找死。

    那个可怜的官员倒是没死,却怎么也想不到是因为奉上司之命,将早已定下的封赏写成奏折。就惹下了如此大祸。被贬到边关的一个小镇当蛮夷副长官。他不明白那个奏折到底错在什么地方了,每一个封赏不都是事先定好的吗?

    朱隶吐血的事很快传了出去,那个命令官员写奏折的上司听闻此事,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深怕皇帝继续追究。提心吊胆地又做了半个月官后,终于辞官回家。

    朱隶觉得浑身一股暖流在流动,非常舒服,睁开眼睛,是燕飞关切的面孔,燕飞的手正握着朱隶的脉关,真气源源输入。“感觉怎么样?”

    “没事。”朱隶笑了一下。

    看见朱隶从马车上下来,燕飞吓了一跳,不过一个月没见,朱隶瘦了一圈,脸色苍白,面容憔悴,知道徐皇后的死对他打击很大,却没想到会这么大。

    “燕飞,朱能

    “我知道了。”燕飞回来的第三天,张辅上门看他时,就告诉了燕飞这件事。燕飞当时也很震惊,朱能走得太突然了,让大家都无法接受。

    “朱能身体一向很好,我不相信你以后找机会查查。”朱隶的声音很轻。

    燕飞点点头,他也不相信,细细地问了张辅好几遍,却没找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关键是,朱能去世的时候。张辅并不在朱能身边张辅赶到时,朱能已经死了四、五个时辰了。

    “困了,想睡会,我没事,你回去吧。”朱隶闭上眼睛,低声说道。

    “好,你睡吧,我走了。”燕飞起身走出去,将门轻轻带上。

    听着燕飞脚步声远了,朱隶起身下地。悄悄打开门,一躬身上了房顶,几个起伏后出了京王府,向城南掠去。在他身后,一个人影不远不近地跟着。

    成国公府的下人清早起来扫院子,见供奉着成国公朱能牌位的祠堂门开着,里面坐着一个人,吓得尖叫起来。霎时召来了不少人。大家走进祠堂,才发现坐在里面的那个人竟然是一个月前从西洋回来的京王爷。

    几个老人知道自家老爷成国公朱能跟京王爷朱隶感情很深,见京王爷一个人在祠堂里坐了一夜,为了表示自己的忠诚,硬挤出几滴眼泪,干嚎了几声,朱隶厌恶地皱皱眉头,站起来一句话没说,径直走出了成国公府。

    一直坐在屋顶上看着朱隶的那个人影也跳了下来,几步追上了朱隶。

    “你还是跟来了,吹了一夜的风不冷啊?”

    “夜风拂面,很舒服。”

    “就这么不放心我?”

    “你拿个镜子照照,让我怎么放心你。”

    “几天就能养过来了,用得着这么大惊小怪吗?”

    “刚吐了血,内息还不稳,就在祠堂里坐了一夜,你这样养法,一个月也养不过来。”

    “我就是想看看他。”

    “我明白。

    “饿了。”

    “小芸准备好早餐了,好久没有吃小芸做的早餐了,快些走吧,我也饿了。”

    “你不用回去吗?”

    “一夜没回去小路此时肯定带着孩子在你的王府呢。”

    “哎,你们快看,那个两个人,好帅气哦。”

    “你不认识吗?那是京王爷和贤国公。”

    “他们还是那么年轻,京王爷看上去好像有些憔悴。”

    “当然,他的jiejie徐皇后刚殁了不久。听说他们姐弟感情很深。”

    “京王爷不是姓朱吗?”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京王爷徐王府徐老太太的干儿子。”

    几天后,海盗王陈祖义当着各国使者的面被斩首。

    随后,永乐五年十月,郑和单独率领近三万人船队再次下西洋,这次的主要任务是护送部分来京师朝拜的各国国王回国,将各国预定的货物送去,另外永乐帝还暗暗给郑和了一个特殊的任务,寻找定颜丹。

    徐皇后的遗体已经用特殊方法封存,但只能保存两年,两年后遗体还会**,如果能搂到定颜丹,就可以永荐容颜。

    两年的时间很紧张,因而郑和回来后方一个月,又带着船队起航。

    朱隶和燕飞都没有去。朱隶下西洋前就计哉好了,回来就会尽快北上,筹建紫禁城。

    燕飞将在一年后南下,有三件事等着燕飞去办:第一件是当年用自己的生命换了燕飞一条命的阿婆小临终前寻找儿子的嘱托燕飞还有做到;第二件是朱能的死因,燕飞还想在查一查;第三件是朱隶做为各苗的千年使者,不能多年不去。燕飞也要去替朱隶四处看看。

    博伦跟着郑和回去了,亿伦和阿杰留了下来。

    从永乐三年六月到永乐十九年正耳,近二十年里,郑和带着船队连续下了六次西洋,最远之处,到了肯尼亚的蒙巴萨。

    最后一次下西洋,是宣德五年六月九日旧刃年6月出日,距第六次下西洋相隔了八年,这一次郑和到达了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然而他却没有能回到祖国,永远留在了古里国。那里的国王叫郑和三哥。

    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中国航海使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一个壮举。

    据说,那两条鲸鱼,每次都会为郑和的船队护航,但再也没有跟任何人嬉闹过。

    第三部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