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恶阴谋_第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4/5页)

盯住。

    一个男人的声音问道:“你要干什么,基尔克?我们一夜没睡着。我们得睡觉。”

    “我把钱送来了。”摩兰回答。“三十万美元。每个十万。这是说好的。”

    楼梯平台处站着的那个男人哈哈地笑起来。

    “这是创下新记录了?”他连打了三下榧子。“二十四小时内干掉三个?”

    在美美地睡了一觉之后,我刚过中午不久便乘车到联邦调查局总部去了。

    满城都是警笛在鸣叫。这实际上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不过今天阵阵刺耳的号叫似乎是从四面八方迫不及待地蜂拥而至。

    在去我们头儿办公室的路上我遇到了史蒂夫-迪拉吉奥。我问他有没有什么新闻。

    “哈莱姆有sao动。”他简短地回答。

    菲尔在海先生的门口等着我。通常在每次行动结束以后,头儿都坚持要求每一个参与行动的特工都亲自作一个汇报。

    “看见你们都安然无恙我非常高兴。”海先生一边说一边用手示意让我们在他的写字台前的沙发里坐下。“斯科特-斯特拉顿捎话来向你们表示感谢。是他办公室来的电话。他由于在哈莱姆要采取大行动而不能亲自前来。”

    “史蒂夫说‘sao动’。难道比常见的情况更严重吗,先生?”

    “看起来的确如此。市警察局已经要求所有休班的警官立即回到各自的派出所去。”

    “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先生?”

    “两个姑娘被杀害了。第二个姑娘是哈莱姆区的一个黑人。谋杀者似乎对自己的罪行感到病态的骄傲。他希望出现种种关于他本人和他所作所为的报导。他跟‘每日纽约’电视台的一名女记者建立了联系,并向她提供信息。她和电视台都不愿意错过这个制造轰动的机会,于是就加足马力干起来了。自此,谋杀案件就成了他们节目中的头版头条。今天早晨,女记者声称,她认为杀手是一个白人。这一宣布就足以把大批好斗的黑人鼓动到街上去,更何况一些带头的人,特别是甘波果罗兄弟,还在那里煽风点火。甘波果罗兄弟通过哈莱姆地方台不断发表煽动性演说。”

    “我们都知道,甘波果罗化名久苏阿-哈德,滥用他‘黑色兄弟’的身份,实际上干着贩卖毒品、组织卖yin、敲诈保护金等等勾当。哈莱姆三分之二的地区都在他的控制之下。”

    “清理计划的实施剪截了他的几个利爪。”海先生继续说道“这就是为什么他千方百计要在他的地盘内煽起sao乱的原因。他认为警方会因而疲于奔命,顾不上管他和他的街头毒品小贩以及保护金收款员。”

    头儿开始用圆珠笔在写字台上敲打着某个节拍,这说明他正在聚精会神地思索着。

    几分钟以后,他抓起电话,摁了一下直通市警察局总部的号码键,要求与谋杀调查处处长谈话。当布赖恩-佩斯上尉自报姓名以后,海先生便打开会议扩音器,让菲尔和我也能同时听到谈话。

    “我是约翰-德-海。”我们的头儿说道“你好,布赖恩!”

    “你好,约翰!”佩斯有着一副深沉的低音嗓子。他是第一个从片警干起,被迅速擢升到一处之长的黑人警官。“斯科特-斯特拉顿对与联邦调查局的合作赞不绝口。什么时候你们也为我干点事啊?”

    “布赖恩,从昨天起您的人就得忙乎着处理那个好出风头的杀手的案子,这家伙居然让电视台报导自己的罪行。”

    “约翰,这种事我们还从来没有遇到过!”佩斯低声说道“他把这名女记者打发到作案现场,同时又向她宣布下一次谋杀,而他也真干了,该死的。”

    “如果您同意,布赖恩,联邦调查局也想参与此案的调查。”

    “有人来减轻我们的工作负担,有什么可反对的。您转告您的伙计们,让他们跟中士侦探肖恩-麦克洛恩联系!他眼下正在为三起谋杀案cao劳呢。”

    “两起”海纠正道。

    “不,三起,约翰!这个狗仔子宣称他想创个新记录,他真这么干了。”

    从第二个谋杀案起,尤其是从这起谋杀在哈莱姆引起sao动开始“每日纽约”的收视率直线上升,这是建台以来从没有过的事,而范希-赫维什又是编辑部的主要成员。她因而被提供了一个专用的录制棚和三名助手,这样她就有可能在躺在一个长沙长上沉入熟睡之前再做上两套节目。

    将近下午三点的时候她醒过来。她头疼嘴干,四肢发酸。

    她摇摇晃晃地从休息室走近录制棚。这里人们忙得像开锅似的。不断有关于抢劫、斗殴和暴力的报导从外勤队源源传来,需要及时在这里加工、剪辑、评论,做好一切播放的准备。

    “重新投入战斗,范希”制片人莱德-佩拉招呼她说“快去化妆,休息一下!我要你作个声明。不断有人打电话来问什么时候又能见到你。人们对一个杀手信赖的女人怎么也看不够怎么也听不够。”

    “他并不是信赖我,而是利用我。”

    “都一样,宝贝。观众们想看到你。”

    “我撑不住了,莱德!我要死了。”

    佩拉咧嘴笑了。

    经过二十年纽约之夜的报导生涯,他比饥肠辘辘的鳄鱼更不会轻易动感情。

    “别的姑娘会死,惟独你不会。抓住你眼前的机遇,范希!你是市场上最紧俏的女人。只要是你打头阵作的报导,就连那些大电视台也采用我们的材料。”

    “我支撑不住了。”女记者叹息着“你知不知道,我已经马不停蹄地干了四十小时了?两小时的睡眠根本不顶事。”

    他从衣袋里掏出一个小金属盒,啪地一声打开。“这个顶用,”他说“拿上一丁点儿!”

    记者和编辑在艰苦甚至残酷的传媒营生中,为了顶住紧张的压力,常常使用可卡因,这对范希-赫维什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她在手背上撒了一些水晶似的白粉末,然后用鼻子吸了进去。

    仅仅过了几分钟,她便感到了效果。头疼好像被一口气吹得烟消云散,压抑的心情也骤然改变。她感到精神抖擞,浑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